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文讀懂同仁堂“過期蜂蜜”始末:股價暴跌 多款產品下架

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的同仁堂(600085),已風雨歷程300余年,是全國著名的中藥老字號品牌。同仁堂有古訓:“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然而,如今這一400億市值(同仁堂A股市值)的百年老店,卻遭遇了信任危機。

【事件背景】同仁堂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

12月15日晚,江蘇廣電總台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發布影片,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鹽城金蜂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

企業此前宣稱的是“退給蜂農養蜜蜂”,但影片卻直指,回收後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庫,同時生產商還存在更改產品標簽日期等行為。

12月16日上午,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緊急發布致歉聲明。企業稱自身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已通知鹽城金蜂在調查期間暫停其受託加工生產活動:

我公司於今年8月與鹽城金蜂簽訂了退貨處理的相關合約,在合約中明確規定從退貨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於養蜂基地進行餵養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

經初步調查,由於我公司現場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的問題,目前未發現這些蜂蜜進入生產用原料庫的情形,對此我公司將進一步深入調查核實。

同日下午,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就鹽城金蜂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一事,大興區食藥監管部門已開展調查,如發現北京企業從事或參與相關違法行為,將依法嚴肅查處。

12月17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登錄天貓平台上的同仁堂蜂業旗艦店發現,店鋪首頁推薦的一款售價為139元“同仁堂蜂蜜農家自產蜂巢天然單花楊洋槐蜂蜜350g”產品已經下架,其產地就包括了江蘇省鹽城市。同時,一款標注了產地為江蘇省鹽城市的北京同仁堂蜂巢蜜產品也已經下架。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了6款“源蜜”產品上。但根據客服的回復口徑,如果商品已下架,代表當前已賣完售罄。

12月15日晚

江蘇廣電總台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發布影片,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

12月16日上午

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緊急發布致歉聲明。企業稱自身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已通知鹽城金蜂在調查期間暫停其受託加工生產活動。但尚未發現這些蜂蜜進入生產用原料庫的情形,將進一步深入調查核實。

12月16日下午

據報導,針對媒體報導的鹽城金蜂公司涉嫌使用回收食品原料為北京企業代加工蜂蜜及虛假標注生產日期問題,大興區食藥監管部門已前往北京委託方開展調查,如發現北京企業從事或參與相關違法行為,將依法嚴肅查處。

12月17日下午

同仁堂蜂業在同仁堂的經營業績中佔比非常小,對公司財務影響甚微;同時表示,公司已經啟動對該事件的深入現場調查,並將在第一時間向公眾通報調查結果。

【影響】12月17日同仁堂股價暴跌41隻基金躺槍

12月17日,受“過期蜂蜜事件”影響,同仁堂(600085.SH)在本周首個工作日開盤後股價下跌4.33%,隨後小幅震蕩,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29.31元,下跌2.33%,總市值停留在402.0億元;同仁堂國藥(03613.HK)下跌2.90%,股價報12.72港元,總市值106.5億港元;同仁堂科技(01666.HK)下跌1.09%,股價報10.90港元,總市值139.6億港元。

據同仁堂蜂業母公司同仁堂公告,公司持有同仁堂蜂業51.29%股權,同仁堂蜂業2017 年度營業收入為 2.8 億元,淨利潤為 268 萬元,其營業收 入佔本公司 2017 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 133.76 億元的 2.09%,淨利潤佔本公司 2017 年度經審計淨利潤 17.42 億元的 0.15%。

而今年前9月,子公司同仁堂蜂業營業收入為1.97億元,淨利潤為-87.3萬元,營業收入佔同仁堂同期營業收入的1.88%。因此同仁堂表示,本次事件對公司收入利潤等財務方面影響甚微。

值得注意的是,同仁堂主營業務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不過,兩類主營業務在去年毛利率都出現下滑,醫藥工業毛利率同比減少0.36個百分點,醫藥商業毛利率同比減少0.04個百分點。

總體來說,蜂蜜事件對同仁堂業績的影響是很小的。

在A股市場,同仁堂是重要的中成藥龍頭股,最新市值為412億元。三季度末,41隻偏股基金持有同仁堂5489.88萬股,持倉市值17.43億元。實際上,不只是公募基金,保險、社保、券商等機構也持倉不少同仁堂。

【起底】同仁堂投資百餘家企業 屢上黑榜

創建於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的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至今已有349年歷史,為國有獨資企業。

目前,北京同仁堂已形成六個二級集團(含三個上市公司),包括股份集團、科技發展集團、國藥(香港)集團、健康藥業集團、商業投資集團、藥材參茸投資集團;三個院(研究院、中醫醫院、教育學院);五個直屬子公司(製藥公司、投資公司、生物製品公司、文化傳媒、中藥配方顆粒投資)的主體架構。

截至2017年末,同仁堂集團擁有藥品、保健食品等六大類產品2600余種,36個生產基地,105條現代化生產線,一個國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集團系統共有零售終端2121家(其中,海外140家);醫療服務終端(含中醫醫院、診所)488家(其中,海外80家)。

同仁堂龐大的品牌矩陣,在海通證券上海機構總監瞿時尹看來,是其品牌運營能力見長的體現,不過也隨之而來品質監控的隱患。

此次“蜂蜜門”事件的主體是隸屬於同仁堂公司投資下屬子公司。而在“蜂蜜門”之前,同仁堂品牌就多次被曝光存在生產品質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一年,因各種品質問題,同仁堂旗下企業超過10次被曝光,涉及的企業分別為同仁堂銀川藥店有限公司、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藥業(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慶建新藥店公司,其中,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上“黑榜”次數鋼彈7次。

【最新進展】

同仁堂回應:調查小組已進入鹽城金蜂 等待最終結果

【網友質疑】

如何看待同仁堂大量回收“過期蜂蜜”一事?網友質疑報導暗藏漏洞

【起底同仁堂】

同仁堂“信任危機”背後:手持三家上市公司,投資百餘家企業

同仁堂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涉事子公司前三季虧損87萬

【信譽危機】

同仁堂再曝品質問題 百年老店有多少信譽可供揮霍?

起底同仁堂這些年“駭人聽聞”的大事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