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月份銀行理財收益排名 這三類銀行要首先排除

  來源:融360

  3月份銀行理財收益排名 這三類銀行要首先排除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8%,較上個月下降了0.03個百分點,終止六連漲趨勢,也是近18個月以來首次下跌。

  不過融360理財分析師認為這只是短暫的回調,短期來看市場流動性比較寬鬆,但是長期來看資金利率仍然看漲,所以銀行理財收益持續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從不同類型理財產品來看,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35%、4.37%、5.15%。非保本理財比保本理財收益高出約0.8個百分點,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保本理財的收益率跟貨幣基金差不多,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融360理財分析師還是建議大家購買非保本理財。

  想要買到收益高的銀行理財,第一步不是選產品而是選銀行,那到底哪些銀行的收益更高呢?融360理財分析師對3月份發行量在30款以上的銀行進行收益排名,結果如下:

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導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導

  注:3月產品發行量少於30款的銀行未納入排名

  至於為什麽隻統計了月發行量在30款以上的銀行,是因為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太少的話,客戶的選擇余地就少,理財產品到期之後可能選不到適合自己的銜接產品,從而造成資金站崗問題,所以產品數量還是多一點比較好。

  不過以上榜單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並不是說平均收益率越高就越好,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數據顯示,3月份匯豐銀行(中國)的理財平均收益率為6.23%,蟬聯榜首位置,不過仔細查看產品資訊之後發現,匯豐銀行發行的全是結構性理財,這些產品都100%保本,但是收益率確實浮動的,比如有的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為9%,但是這是最理想的狀況,達到的概率較低,投資者拿到手的收益有可能會很低。

  此外,中信銀行(601998,股吧)、交通銀行(601328,股吧)發行的結構性理財也比較多。

  融360數據顯示,3月份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中,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09%,平均到期收益率為3.90%,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7%,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64%。

  這說明了什麽問題呢?結構性理財的預期收益率比非結構性理財高,但是到期收益率卻更低,總體來看,還是購買非結構性理財更劃算。

  我們再來看看排名第三的東亞銀行(中國),這也是一家外資銀行,東亞銀行的理財平均收益率是5.76%,而且大多是非結構性理財,但是高收益理財產品具有兩個特徵:一是期限太長,在1年以上,個別產品達到3年;二是風險等級為3級,想要高收益就要承擔高風險,高收益也未必能拿得到。

  榜單上大部分都是城商行或農商行,區域屬性很強,大部分都只在當地銷售,另外還有一些國有大行雖然發行的理財產品很多,每個月都有幾百款,但實際上也有一部分產品是區域性理財產品。

  所以,即使你看到某個銀行的某個理財產品收益很高,也有可能買不到。

  融360理財分析師總結一下,以上榜單中收益普遍較高,但是投資者要學會剔除掉一部分銀行,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結構性理財發行比例較高的銀行(外資銀行、國有銀行、部分股份製銀行發行比例較高);

  2、中高風險理財、私銀客戶/高淨值客戶專屬理財發行比例較高的銀行,風險和門檻都比較高;

  3、不在當地的其它區域性銀行,尤其是城商行和農商行。

  那麽投資者如何挑選銀行呢?很簡單,第一步是看你所在城市都有哪些銀行,別的銀行收益再高,不在你所在的城市也沒辦法買;第二部是比較當地這些銀行的理財收益高低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