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袁世凱死後沒人能接替他北洋共主的位置

今天的問題如下:

為什麽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成了各大軍閥,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回答如下: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北洋軍是怎麽來的,袁世凱又是怎麽帶隊伍的。

如果貼百度百科,肯定要從小站練兵說起,其實那就遠了,真正北洋軍的成型,是清朝北洋新軍六鎮的編練。

袁世凱掌握北洋新軍的權力來源,在於他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練兵大臣等等官方身份,在這一點上,他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帶舊軍沒什麽不同。

而對於北洋軍是袁氏“私兵”的錯覺,其實是一系列“文學性”歷史書寫的結果,比如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官兵領餉時高呼“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一直是很多人對於袁氏“掌控”北洋軍的“鐵證”。

其實,無論是喊口號,還是北洋軍日常的“忠義教育”,在團練舊軍中都不是什麽新花樣,湘軍也一樣“教以忠義”,後來的吳佩孚北洋第3師也是時時以忠孝節義自況,張作霖甚至在軍中搞傳統文化為宗旨的結社組黨,可惜如果白花花的銀子不到,全都沒有什麽卵用。

此類軍隊的忠誠,隻對一個“錢”字,而袁世凱恰恰是弄錢的高手,相對於清朝的其他官僚,他又“知兵”,這種“兩頭佔”的素質才讓他在體制內脫穎而出。

不過,這也意味著他根本不是一個“軍人”,而像李鴻章一樣,軍隊本身只是他進入政權高層的梯子,而不是他行為的基點,所以,嚴格來說,他根本不是一個“軍閥”,而是一個政客。

在清朝官僚體制順利運作的情況下,他這樣“兩頭佔”的政客可謂左右逢源。

他編練北洋新軍的費用,一部分由直隸財政支出,另外一大部分來自於清朝中央政府劃撥的“協餉”,也就是說,部隊好像是他一手建起來的,錢,卻是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湊出來的。

所以,北洋新軍的整個成軍過程非常有意思,由袁世凱統一外購軍械,編練各鎮,任命各鎮將領之後,由其自行招兵、訓練,官兵訓練合格後,正式成軍,按照編制統一發放軍餉。

需要注意的是,鎮統一級的將官在這個編練過程中實際上是“承包”的角色,選任基層軍官、招募和訓練士兵,乃至於後續發放軍餉,都基本由“承包者”說了算。

由於北洋新軍的“高薪製”,其一年養兵的費用幾乎與一鎮的裝備費用持平,日常養兵比建軍還貴。

也就是說,袁世凱對於北洋新軍的管理,一是統一軍械供應,二是管理高級軍官,三是大包乾按編制發軍餉。

儘管北洋新軍的編制是他一手制定的,還開創性地草擬了步兵操典等等制度規範,整支軍隊的行走坐臥都打上了他的“袁氏烙印”,但是在各鎮成軍之後,對軍隊真正的管理權力,已經下移到了他選任的將領手中,他唯一可以羈縻對方的,只是“按時打錢”。

事實上,北洋新軍並沒有統一的後勤管理制度,中國近代軍隊統一軍需的鼻祖是張作霖的“奉軍”,哪怕是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也要瞠乎其後。

問題是,正是這種松散的管理制度,讓袁世凱在第一次失權之後,輕而易舉地被清政府拿走了北洋軍,隻不過,當時主政的攝政王載灃兄弟對於老北洋的舊人並不賞識,反而對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留學生青眼有加,大肆提拔安插,殊不知,這些人有不少乾脆就是革命黨,比如藍天蔚、吳祿貞等人,可以說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也正是因為清朝皇族內閣連誰是“自己人”都分不清,才讓袁世凱有了複起的機會,事實上,哪怕是馮國璋這個受袁世凱恩重的“北洋三傑”,被清政府封爵之後也是一腦門子的忠孝節義,如果清廷執政者的權術智慧有慈禧太后的一半,恐怕也就沒有袁世凱的“借雞生蛋”了。

哪怕是如此的背景,當袁世凱二次複起時,對於北洋軍的掌握也已大不如前,只能通過各種縱橫捭闔的手段,借力打力、連哄帶騙,完成了自己逼清廷退位,取而代之的大規劃,真的“如臂使指”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說得直白點,他如果對北洋軍有蔣介石日後對於黨軍第一軍的掌控力,也就不必南北議和了,直接搞清帝禪讓都可以了。

至於當時怎呼得歡的國民黨(同盟會)也好,蔡鍔的護國軍也好,相對於仍然是龐然大物的北洋集團,其實根本不值得一提。

袁世凱的危機,自始至終出在“核心團隊”身上,北洋軍也從來不是他家的“私軍”,他本人對於北洋集團,也並非以軍事統帥的身份而受尊崇,而是作為這個集團的“政治代表”和“經濟支柱”,因為袁世凱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中央政府對國內行使權力,保障對北洋軍的供養,同時,可以很好地與英國為代表的列強周旋,獲得外交支持以及貸款。

這樣的角色,也就意味著必須有一個“國家”存在,如果各省的官僚組織眾叛親離,英美日等列強全都不予承認,袁世凱的“代表身份”自然就會動搖,而這一切,都在他稱帝之後現實發生,他的“兩頭佔”手法,終於因為天平的一端失重而跌落在地。

對於這種現實,袁世凱當然不無警覺,所以,他才在北洋軍舊部之外,讓自己的“大太子”袁克定,掌握保定軍校,組織模範軍,建立自己的真正嫡系部隊,卻也受到了明晰其目的的眾將的抵製,最終不了了之。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集團並沒有立刻分裂,而是經歷了段祺瑞的“繼承”之後,才走向了軍閥混戰,而我們看段政權的興衰,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版”的袁世凱,以中央政府號令群雄,卻遭遇了“府院之爭”,推倒了黎元洪和國會,自廢了“代表身份”,只能編練“參戰軍”抓自家的嫡系武力,最後在北洋其他派系的聯合絞殺下垮台。

之後曹錕、吳佩孚為代表的直系,則連這個“共主”虛名都擔不起,鬧到北洋旁系張作霖接盤,更是連“大總統”都當不得了,只能搞出個“安國軍政府大元帥”搞諸侯聯盟。

而駐扎各省的北洋軍則自顧自走向軍餉自籌,自行擴軍的防區體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小獨立王國,直到被用蘇俄新思想組織武裝起來的北伐軍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歸根結底,袁世凱死後沒人能夠接盤北洋集團,不是什麽權術問題,而是北洋軍的制度底子就是舊時代的,沒了大清朝,只能是惡性循環,換誰來,都沒戲。

- E N 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