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北京王府井的記憶:美食味道最能勾起人的回憶

都說味道最能勾起人的回憶,建益餐廳、餛飩侯、光明食品店(早些年叫法國麵包房)、春明食品店、祥泰義,還有東單那邊的擔擔面和同仁西院門前的四川涼面,上海飯館都讓人難以忘記。

今兒,小編想跟您聊聊王府井那一片的吃食。

大家夥兒都知道現在的新東安就是過去的東安市場。您說擱過去,不出東安市場就能吃到多少好吃的。這裡有咱老北京的東來順,還有江蘇風味的森隆餐館,等等等等。

原先在東安市場北門那有一家名叫豐盛公的小吃店。甜香味美的核桃酪、冰涼軟嫩的杏仁豆腐、江浙風味的栗子肉粽。尤其是他家的奶油炸糕那叫一個絕!

1966年那會東安市場因一些原因改名為東風市場。五芳齋的大包子您還記得麽?真正的薄皮大餡兒!一個大包子下肚,包您半天不餓。

把熱騰騰的包子捧在手裡,趕緊咬上一大口那是現在的吃法,放過去可不捨得這麽吃,要不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要不就先吃皮兒,然後再慢慢的吃裡面的餡兒,等都吃完了還得且咂摸味兒那。現在淨是老店重開,不知道在未來能不能再吃上一次這記憶裡的大包子!

在過去還有這麽一個流程,去吉祥戲院看電影前,得先去買個包子吃。當然啦,那時候家庭條件都太不好,也不是每次看電影都能吃到。

過去的東單可不只有這點吃食。早在民國時期,這裡就聚集了十幾家西餐館子。

過去,在北京的西餐派系有英、法、俄、德。東單地區的西餐館基本上都是英法式的,一流的要說北京飯店、六國飯店、西紳總會(解放後叫國際俱樂部)。在東單的孝順胡同還有一家美國風格的“美星總會”,它家的菜品不多,湯和菜也說不上多好吃,但它家的“烤雞”做得特別好,在當時的北京也算是獨一身份。

除了西餐館子,東單三條的“墨蝶林”,外交部街“王家飯店”,還有東單裱褙胡同的“亞細亞”,這三家是當時比較高級又地道的俄式餐館。來這下館子的人基本上都是奔著“牛肉罐”和“紅湯”去的。

這些西餐館子在解放後基本上就都歇業了,只剩下東單三條東口的西餐館一直營業到八十年代建協和醫院研究所院大樓之前才停止營業。

解放後的東單大約有十家左右的中餐館子,裡面最有名的就要數東單飯館了,老北京愛叫它東單食堂。每天早上六點多,這裡便開始熱鬧起來,人那叫一個多,經常被擠得都轉不過身,好多人買完早點就只能站著吃。

那時,在東單菜市場北邊有家名叫“星月樓”的清真餐廳,這裡的炸糕特好吃。從東單菜市場出來,都愛上這兒來買個炸糕。

開在東單新開路西口的康樂餐廳在當時頗有名氣,它家以江南風味為主,店內只有三張桌子,英國《泰晤士報》稱它為“三桌飯店”。餐館創始人之一的特級女廚師常靜所製作的桃花泛、炸瓜棗、過橋面、汽鍋雞、翡翠羹、香菇肉餅、蘭花大蝦、紅糟雞丁,還被譽為該店“八大名菜”。

早年間,在米市大街路東,東單“金山照相館”的北邊有家益康川菜館。它家的招牌菜是回鍋肉,“螞蟻上樹”也是這裡的特色。像什麽怪味雞、鹽煎肉也都做得川味十足。

在東單菜市場東門北邊(東單北大街南端西側)的華宮冷飲店賣春卷的小店,您還有印象麽?聽說這家的春卷特別好吃,尤其是剛出鍋的時候,外酥裡嫩,鹹淡適中,我想它應該是很多人記憶裡的味道吧!

這些年記憶裡的味道越來越少了,時光飛逝,我最喜歡的還是喜歡過去的東單!

作者老北京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