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前期,中醫辨證分型

糖尿病前期,中醫最古老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有較為系統論述。《素問·奇病論》指出:「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為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意思就是說,「脾癉」的典型表現是口甘,即口中甜膩,常由多食甘美肥厚之物所致,長期嗜食甘美,可使形體肥胖,甘肥厚味蘊而為熱,內聚陳氣阻滯氣機,不加以注意,進一步發展可轉為消渴,治療可用蘭草除其陳氣。這裡說的「脾癉」很類似於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前期,即胰島素抵抗引起的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受損,防治不及時,進而發展為消渴,即臨床期糖尿病。

辯證分型

1,脾胃濕熱證:臨床表現為胸脘腹脹,或食後飽滿,頭身困重,腰腿酸困,四肢倦怠,小便黃赤,大便不爽,婦女帶下量多,色黃有味,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祛濕,行氣調中,中成藥可用二妙丸、四妙丸或配合葛根芩連微丸。

該證多發生於太陰脾虛體質之人,與過食肥甘醇酒有關。若脾虛癥狀突出,腹滿便溏,體形虛胖者,可配合參苓白朮散加味,或用中成藥參苓白朮丸治療。皮膚瘙癢,或婦女外陰炎者,可加用慈航婦科洗劑水煎外洗。

2,胃腸結熱證:臨床表現為食慾亢進,大便乾結,渴喜冷飲,口乾口臭,畏熱喜涼,小便黃赤,舌紅苔黃厚,脈滑數,或滑實有力。

治法:清泄結熱,通便化滯,中成藥可用功勞去火片、三黃片或新清寧治療。

該證多見於陽明體質之人,或有長期過食辛辣、燒烤、醇酒、厚味史。食積不化,多食,食後脘腹脹滿,舌苔厚膩,脈滑者,可加用中成藥加味保和丸消食。

3,肝經鬱熱證:臨床表現為頭暈,咽乾,口苦,心煩抑鬱,胸脅苦滿,善太息,噯氣,舌紅,舌苔薄黃有沫,脈弦或兼數。

治法:清解鬱熱,疏肝行氣,中成藥可用加味逍遙丸、龍膽瀉肝丸(新方)等。

該證多見於少陽肝鬱體質之人,長期情緒不穩定、五志化火是其常見誘因。治療重在理氣解鬱。單純氣鬱為主者,治法當舒肝理氣,可用逍遙丸、越鞠丸等調治。

4,痰火內結證:臨床表現為形體肥胖,心胸煩悶,失眠多夢,頭暈,肢體困重,舌紅,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治法:當清熱化痰,行氣調中,中成藥可用小柴胡顆粒、牛黃清心丸、礞石滾痰丸等。

該證多見於少陽肝鬱體質之人,氣鬱生痰化火,肝經鬱熱夾痰為病者。

5,脾虛痰濕內生證,臨床表現為形體肥胖,神疲多睡,胸悶痰多,頭暈,肢體困重,舌苔白膩,脈象滑。治法當化痰行氣,祛濕化滯,成藥可用指迷茯苓丸、白金丸、二陳丸等。

6,陰虛肝旺證: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頭痛,顏面潮紅,烘熱汗出,性急易怒,咽乾口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心煩失眠,多夢,舌紅,舌苔薄黃,脈弦或細弦。

治法:平肝潛陽,中成藥可用天麻鉤藤顆粒、牛黃降壓片等。

該證多見於厥陰陰虛肝旺體質之人,加以情緒波動所致,多為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病患者。若陰虛證突出,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耳聾,性急易怒,咽乾口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紅,舌苔薄黃或苔少,脈弦細者,治當滋陰為主,兼以潛陽,中成藥可用杞菊地黃丸、耳聾左慈丸、磁朱丸等。若兼氣陰兩虛,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咽乾口燥,倦怠乏力,氣短懶言,五心煩熱,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紅少津液,苔薄或華剝,脈細數無力,或沉細者,治當益氣養陰,平肝潛陽,中成藥可給予生脈膠囊、玉泉丸、避風降壓片、天麻鉤藤顆粒等。

總的說來,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前期癥狀繁多,脾胃肝腎功能失調是其根本,濕熱、痰火、鬱熱、結熱是其重要病理因素,要發展為糖尿病,總不離內熱傷陰耗氣的病機。所以治療也就無外乎清熱,或清化濕熱,或清化痰火,或清泄結熱,或清解鬱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