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平樂》庭院深深深幾許,北宋繁華盡在晏殊歐陽修詞中

《清平樂》慢慢悠悠播了七集,真好。

對於本人這樣的歷史盲來說,歷史真相不重要,它似乎就是慢慢展開的大宋繁華。

“正午陽光”的認真,還有這種慢,在這兩年《老酒館》、《新世界》、《激蕩》、《諜戰深海之驚蟄》、《安家》、《如果歲月可回頭》這樣的破爛玩意兒充斥的電視市場,尤為難得。

這幾天翻來覆去把這幾集《清平樂》循環播放了好幾遍,清雅、平和、安樂,跟明清劇完全不同的感覺。

你可以把那些看作殘酷的奮鬥或者是創業,而《清平樂》這種,是嚮往的生活。

想起一首劇中人物蘇舜欽的詩——“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蔭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石榴在中國的栽培史已有兩千多年,最早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雖然不是中國的原生物種,但那紅紅的花紅紅的果,早已塗上了一抹中國紅。石榴花很漂亮,農歷五月花開,似火如霞,故五月又有“榴月”之稱。

這首《夏意》,是宋人蘇舜欽的詩,無意中卻記錄下了一種古老的生活方式——

庭院深深,樹蔭滿地,竹席躺椅,清風鳥啼,置三兩家常小菜,飲幾杯粗茶淡酒……此等意境,我們曾經熟悉,卻是現代人很難享受到的了,只能從古詩詞中感受一二。

晏殊的《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陽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歐陽修的《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多年後,李清照填了一首《臨江仙》,卻已是別樣心情: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歐陽公作《蝶戀花》 ,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 。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

宋室南渡,夫君離世,流離失所,孤苦無依,李清照後期的詞中,庭院深深,淒涼滿滿。

北宋繁華,留在了晏歐詞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