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獨角獸們跑步回國,密集開會15天爭當第一人

“獨角獸IPO新政”或將在今年讓A股迎來第一波科技公司上市潮。不過,創業者和投資人仍要面對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兩堵高牆——盈利指標和股權結構。

文| AI財經社 孫靜

編輯 | 趙豔秋

AI財經社是中國新經濟領域最有腔調的深度媒體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兩會上被媒體“逮住”,追問如何評判“獨角獸”企業名單。這是2月28日曝出針對“獨角獸”企業將開啟A股上市綠色通道消息後,創業者們關注的大事。

青雲QingCloud CEO黃允松記得,自己是在密密匝匝的來電與會議中,度過了2月最後一天的。他與投資人、FA、財務和法務,反覆論證一件公司大事——IPO。

當天,資本市場擲出爆炸性消息:富士康IPO特批後,證監會對部分券商做出指導:四類新經濟“獨角獸”IPO,可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四新”分別包括雲計算、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高端製造。

傳聞雖未經證監部門確認,但市場普遍相信,這並非空穴來風。與之相佐證的是,新華社動情喊話:中國資本市場的“BAT夢”該圓了!

對黃允松的創業公司而言,這是個重大利好。作為雲計算公司,青雲去年6月剛完成10.8億元D輪融資,恰好處於IPO前夜。

聽聞消息後,同樣不得閑的還有Broadlink CEO劉宗孺、優必選CEO周劍、匯醫慧影聯合創始人唐海瑞以及他們背後的投資人。其中,唐海瑞是被三名投資人緊急招喚過去,會議核心只有一個——A股IPO。

時間變得緊迫起來。就像起跑線上突然響起發令槍,正做熱身準備的選手們,瞬間切換到加速奔跑模式。

某獨角獸公司高管直言,“今年非常關鍵,我們要爭取第一批申報IPO”。

爭分奪秒

“看一下這個消息。”投資人熱心地將“獨角獸IPO新政”的新聞轉發給Broadlink CEO劉宗孺。Broadlink是一家智能家居平台創業企業。事實上,劉宗孺比他們更早注意到這則新聞。

富士康A股IPO獲特批,從招股書申報到3月8日過會,用36天,便走完了其他企業要等一兩年的流程。

據媒體報導,在富士康之外,監管部門已對三類企業的快速上市給予過方向指導:一是支持已經在境外上市、有戰略價值的大型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證券;二是支持尚未在境內外上市,但已經搭建了VIE架構、市值在百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直接在A股上市;三是支持注冊地在境內、未上市且具備行業發展價值的“四新”企業,盡快在A股上市。

外界普遍認為,前兩類針對的是BAT、TMD、小米等大中型科技企業。對於優必選、青雲QingCloud 、Broadlink等初創公司而言,最有希望沾邊的便是“四新企業”這一概念。

“盡快做好準備總是有好處的。” Broadlink CEO劉宗孺對AI財經社說,公司原計劃把上市輔導延後一兩個月,但“獨角獸IPO新政”消息一出,這項工作當下就要啟動。至於何時申報,還要看證監會政策落地情況。

在兩會期間,證監會稱“已專門成立關於四新類企業創新型經濟業態的專家委員會”,現已著手研究,進行把關。而在今天,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也對媒體回應稱,如何判斷“獨角獸”企業名單,需要多個部委共同篩選,科技部、工信部有技術參數,需達到標準。

BroadLink今年2月剛宣布完成 3.43 億元D輪融資,並正式啟動 IPO 進程,目標A 股創業板。彼時,劉宗孺預計,IPO時間最快9個月、最慢1年多。不過照目前趨勢,這一時間有望撥快。

但對於新政策的落地情況,劉宗孺明顯持保守態度。 “畢竟現在都是傳聞,不一定像媒體說得那麽快。富士康是特殊案例,不能跟‘獨角獸’快速通道這件事掛鉤。”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這對於投資人是個鼓勵,對創投圈是絕對利好。資本逐利,退出即收割,正好落袋為安。但對創業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做事。劉宗孺保持著創業者的警醒:當下還是要自己做好、自己做強。

同樣有IPO計劃的雲計算公司青雲,其市場副總裁劉靚最近頻頻聽到業內感慨:雲計算行業要迎來好時候了。

“四新”行業中,另外三類企業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製造,也都離不開雲計算的支撐。此外,雲計算還涉及數據安全,屬於國家戰略級創新領域,這些都是利好。

劉靚說,2018年對青雲極為關鍵。“本來覺得有漫長的排隊路,可以慢悠悠做事;現在財務報表要加快準備,今年業績也比較關鍵。CEO給全公司開會時強調過,要保證今年的既定業績目標完成。”

機器人公司優必選的CEO周劍,也緊繃著一根弦。他在密切關注監管部門政策落地的消息。他曾希望優必選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機器人公司。

2017年C輪融資後,優必選估值達到40億美元,開始啟動IPO進程。此前有媒體曝出,優必選C輪獲騰訊4000萬美元投資,但周劍告訴AI財經社,“遠遠不止這個數字,會適時公布。” 公司目前已經開始委託中介機構做IPO輔導。

媒體報導,證監會在兩會期間向與會代表透露,目前在國內獨角獸企業中,資產10億美元的100家左右,20億美元的不超過50家,接下來準備分批推進A股上市。

而“獨角獸”們現在也個個厲兵秣馬,要衝刺IPO。

兩堵高牆

在“好事”即將到來之時,不差錢的優必選,近來卻為花錢發愁。

“目前的IPO政策不改變,我們有錢也不敢花。”優必選CEO周劍對AI財經社解釋稱,A股上市對公司盈利有著嚴格要求,為防止支出過高,導致無法滿足IPO盈利指標要求,公司账面上趴著的幾十億元,他們不敢輕易動。

根據現行IPO規定,在主機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業,其淨利潤需在最近3個會計年度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創業板則要求企業最近兩年盈利,這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且淨利潤不少於500萬元。

其次是不允許VIE架構在A股直接上市。VIE指上市實體注冊在境外,實際業務發生在境內,境外上市實體通過協定方式對境內業務實體進行控制的股權結構。

某科技公司高管曾調侃,“A股上市是全球最難”。盈利指標和股權結構,就像橫亙在初創科技企業面前的兩堵高牆。

很多高速成長中的科技企業,特別是如今火熱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企業,都離不開研發、基礎設施和人才儲備等方面的高額投入,公司也勢必會有一個持續虧損的階段,自然也就不符合A股的盈利指標。

比如優必選,每年研發投入要數億元,約佔總支出的45%。為了達到上市要求,一下要收緊口袋,換誰都會頭疼。“如果要收縮支出,就像一輛在高速公路上加滿油門的汽車,突然必須要踩刹車。倘若政策發生變化,對我們而言,就是太大的好事了。”

這也是過去科技創業公司選擇境外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但海外資本市場相對較為寬鬆。

一個頻頻被創業者引述、幾近奉為聖經的案例,便是亞馬遜上市。這家傳奇的美國科技公司,持續虧損近20年後才實現盈利。但前期虧損,實為布局未來,比如燒錢的雲計算業務AWS,後來成為亞馬遜的主要利潤來源,貢獻佔比超8成。資本市場的優秀表現,讓創始人貝索斯超越比爾蓋茨,成為新首富。

優必選早期出於“不得已”,也觀望過美國納斯達克或港股上市機會。當時公司雖然提前解決了VIE架構問題,但在拿美元基金時,曾開過很多期權池,但後期公司估值上升太快,三四年間就從1億美元漲到40億美元,回購員工股權的支出曾造成公司虧損。

直到2017年,參照銷量、利潤等數據指標,周劍意識到公司有了滿足A股上市條件的可能性,由此開始進擊。

VIE股權架構的限制則有歷史因素。人民幣基金快速崛起是近三五年的事,此前國內私募股權投資仍以美元基金為主。

“當時沒得選。”青雲市場副總裁劉靚記得,公司2012年創建時,前兩輪融資均是美元基金。至2016年初,青雲開始拆除VIE架構,並在2016年8月啟動人民幣基金融資。

青雲在此之前已經捕捉到一系列市場環境的變化:“雙創”滲透進各個領域,人民幣基金及有國資背景的產業基金相繼成立,高科技領域成為投資熱點。

至今年,輪到監管部門放大招。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今年兩會上表態,國內沒有享受到新經濟企業增長的成果和經營的利潤,“是一個歷史遺憾”。如今這個遺憾不能再發生了。

劉士余透露,為加強對新經濟企業支持力度,在法律框架內會創造很多工具,或設定相應的制度安排,但是要讓企業自己選擇,而不是政府規定。

此前有媒體報導,上交所已形成了一套以服務“BAT” 類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對象的服務方案。但並非所有符合 “四新”獨角獸標準的企業都能走綠色通道。

現行上市標準會不會鬆動,成為創業者研究最多的話題。劉靚說,“我們理解的只是減少排隊時間。”

但也有業內人士推測,接下來關於“四新”企業的盈利指標、VIE架構、期權支付成本、200人股東限制等規定,可能均會有所調整。

富士康突破證監會規定後,東興證券投行部成傑發現,準備IPO的客戶信心大增,原來有“小瑕疵”而遲疑的,現在只要業務過硬,就開始催著申報。

成傑估計,針對“獨角獸”企業上市,有關部門可能會制定另一套不同指標。畢竟此前標準參照2006年《證券法》施行,至今已有12年。這些年,以資訊化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取代傳統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獨角獸”整體投資回報率為7倍

這正是富士康光速上市的標誌性意義。“大秀”時間最快在下個月。屆時,富士康股份將登陸A股,成為第一家募資額超200億元的科技企業。

“客觀地說,在中國製造業裡,能比富士康做得更好的沒有幾家。”一名通信行業專家告訴AI財經社,富士康是工業互聯網的代表。

該專家曾遍訪廣東電子製造企業。在同中小企業主的交流中,他發現,很多企業主,嘴上總提智能製造,但實際行動中卻缺乏改進動力。有些是迫於成本,有些則不願花時間。

提高製造效率,其實是一件投入極大但效益不會立即顯現出來的事。有時效率由98%提升到99%,但增長變化難以察覺。以手機行業為例,各廠商重視研發、設計,但很容易把產業鏈的最後一環——生產忽略掉。很少有公司像蘋果那樣對製造環節要求嚴苛。“但有時技術變革就產生在效率提高1%的過程中。”

該專家分析,監管部門鼓勵高端製造企業A股上市,等於開辟了融資管道,讓企業獲得更多資金,有動力進行智能改造,並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的產業更新,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

這種聯動效應也直接反應在股市上。以估值超千億美元的小米為例,自從傳出小米有望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的猜測後,普路通、共達電聲、卓翼科技等小米產業鏈概念股集體受益,其中普路通連續三日漲停。

優必選CEO周劍也計劃,未來上市後,從二級市場籌得的部分資金,用於投資並購上下遊企業,進一步整合機器人產業鏈。

儘管一些主營業務在海外,對海外管道及品牌建設有需求的企業,願意選擇在海外上市,但很多科技企業有意願在A股上市,因為估值和股價對企業更為有利。

像360公司2016年美股退市時,市值折合人民幣不足600億元。借殼回歸A股後,3月15日總市值近3300億元,估值增長超過5倍。

據風投機構CB Insights測算,目前“獨角獸”的整體投資回報率為7倍,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獨角獸”投資回報率達10倍。

如前述傳言屬實,符合條件的四類新經濟“獨角獸”登陸A股市場,從申報到審批可縮短至3個月。這意味著,今年下半年A股或將迎來第一波“獨角獸”科技公司上市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