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年換了7個CEO,如今大規模關店,順豐優選到底怎麽了?

曾計劃2-3年內開上萬家線下店,現在看來很難實現了。

天下網商記者 張文政

近日,順豐優選在上海、武漢、青島、西安等地的門市開始清倉。有媒體報導,順豐優選內部已決定停止該項目。

順豐優選回應:近日對部分線下門市的經營區域進行了調整,目的在於集中資源提升門市服務能力及客戶體驗,同時加大華南及北京地區投入,尤其擴大華南市場規模及城市布局密度。

順豐稱,順豐優選2018年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利潤率提升超過40%,單店日均訂單增長達50%以上,華南有門市盈利。

記者在杭州多家順豐優選門市看到,店內一半貨架都已售空,余下商品正以“滿200減100”的促銷方式清倉。這些門市最快會在4月3日關閉。

一位店員表示,“線上已經成熟了嘛,線下運營成本會有點大,所以線下的關掉,現在隻做線上。”

該店員否認生意差,“現在其實還可以的,畢竟這麽多年了,老客人還是有不少的,但是光一家店做得好沒有用呀,可能有一半的店不那麽理想,真正賺錢的那部分不夠去填虧損的,所以就全部都關掉了。”

外觀上,順豐優選門市和便利店並無不同,面積普遍15平米左右,SKU500多個,以酒水飲料、餅乾糕點、生鮮和凍品為主,進口商品佔70%以上。地址在1.5公里範圍內,且線下購滿一定金額,可由店員送貨上門,但也有門市不提供這項服務。

另外,從“順豐優選”線上商城或者App下單,包裹從北京出庫運抵杭州,用戶可在次日收到。上述店員說,杭州先前也設有倉庫,不過後來撤銷了。

這些跡象表明,順豐優選這個大筆投入的“明星項目”開始收縮。

順豐因通達系的阻擊而焦慮,於是,2010年做起電商。順豐創始人王衛後來說過,順豐過去10年的盈利靠物流,未來10年將靠商業。

從2010年起,順豐先後推出順豐E商圈、順豐優選、嘿客、豐趣海淘、無人貨架等,大多不溫不火。

社區店嘿客,提供快遞物流和虛擬購物服務,被諷為零售界反面教材:店內不放任何實體商品,只有一牆二維碼——違背了社區消費講求效率的本質。

因大舉在線下鋪設嘿客門市,順豐2013年-2015年3年共虧損16億元。順豐優選和嘿客同屬商業板塊,順豐上市時,這一板塊被剝離。

2015年嘿客更名“順豐家”,2016年又更名“順豐優選”,與2012年上線的“順豐優選”統一,後者先是主打中高端生鮮電商,後又瞄上跨境商品。

2018年9月,在沃爾瑪、屈臣氏等企業任過高管的全國珊就任順豐商業CEO,成為順豐優選成立6年裡的第7任負責人。高管頻頻更換,業務本身沒有起色。相反,順豐在順豐優選上沒少砸錢,盈利卻堪憂。

順豐控股2018年實現營收909.4億元,同比增長27.6%,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為上市以來首次下滑。順豐把原因歸為“除成本上漲的影響外,公司主動應對市場需求,對新業務進行了開拓性投入,以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

中國物流協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說,“順豐似乎追求自建全生態體系,構築商業、金融、電商等生態護城河,而丟掉與天貓等諸多合作機會……但河道不夠寬,河床不夠深,不能稱之為護城河,而只是很容易被跨過的 ‘護城溝’。”

順豐優選曾計劃2018年線下店達到4500家,2-3年內達到上萬家,但現在看來很難實現了。(本文由天下網商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編輯 杜博奇

專注互聯網商業的權威新聞媒體,記錄互聯網商業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貓和淘寶商家集培訓、行銷、實戰於一體的系統化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