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籍修複師:在快與慢中較量

他們像是匠人,蕙質蘭心,用雙手化腐朽為神奇;又像是醫生,望聞問切,體悟紙壽千年。他們還是一個充滿矛盾的群體,一面要拚命搶時間拯救古籍,一面又要耐心做好修複。

他們是連接歷史與現代,喚醒長達千年文明的古籍修複師。

古籍《工段營造錄》修複前。圖片由吉林大學圖書館提供

打開無影燈,拿起小刀和鑷子,張華屏住呼吸,小心查看眼前的“傷口”,米粒大小卻需要她花費大量精力。

她的“病人”是清朝光緒年間的《大足縣志》,泛黃的書頁老化、蟲蛀嚴重,千瘡百孔的形態像是在“垂死掙扎”。張華心裡急,手卻一如尋常的穩。

“拯救古籍必須慢工出細活。”張華說話時眼神堅定,下手每個動作都萬般小心,因為毫米之間就是成百上千年的文明傳承。

在吉林大學圖書館的古籍修複室裡,42歲的張華從事古籍修復工作已經9年。

古籍《工段營造錄》修複後。圖片由吉林大學圖書館提供

拆線、編號、整理、補書、折頁、剪頁、噴水、壓平、捶書……修複一部破損古籍,要經歷20余道工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看似煩悶,張華卻甘之如飴。

“每本古籍都獨一無二,‘病症’也不同,所對應的修複方案也不一樣。”張華說,“很多人覺得修複古籍機械枯燥,但這是一個需要動腦筋的工作。”

修補古籍的原則是“修舊如舊”,修複的古籍盡量要保持原來舊貌,其中大有學問。

為了盡可能還原古籍原貌,張華既要“通古”,用古人的工藝製作漿糊、選紙、染紙、染線、裝線;還要“用今”,掌握現代技術,對紙張進行脫酸處理、紙漿補書、紙張纖維測試和紙張酸鹼度測試。她需要謹慎細微處理破損碎片,也要鉚足勁用二三十斤的大石頭壓平木板間修複的書頁。

張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修復工作,是處理一本民國二十年排印的《工段營造錄》。這本書酸化非常嚴重,一翻就掉渣,很多頁已經是碎片狀態,她心疼得不知道怎麽辦好,只好向國家圖書館的老師求助。最後在老師的建議下,她用薄綿紙從正面加固以後再分解,就像給骨折病人打鋼板一樣,一頁就需要花費兩天時間。

同學們現場觀看古籍修複的流程。圖片由吉林大學圖書館提供

和張華並肩作戰的,是50歲的張奇和35歲的任欣欣。“我們是‘戰友’,但大部分時候都各自沉浸在工作裡,再一抬頭,一天就過去了。”張華說。

由於經年累月低頭修複,三人都有頸椎病,近視度數也在增加。但張華從未後悔。

“入了這行,就徹底愛上這行,更不願意走出來。”她說。

按規定,書寫或印刷於1912年以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的書籍,皆可稱為古籍。吉大圖書館的古籍藏書近40萬冊,包括6000余部善本書,其中有大量破損古籍仍待修複,這是張華和前後輩們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中國於2007年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國家主持開展的全國性古籍保護工程。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曾經表示,包括民國時期線裝書在內,中國的古籍大約5000多萬冊,最關鍵的2000多萬冊已經妥善保護,但任務仍十分艱巨。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復工作,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各地都會舉辦相應活動。今年,張華等人將現場進行傳統古籍修複的示範和講解,與讀者互動。

“從全國現有的破損古籍和修複人員的比例上來算,修完所有古籍大約需要800年。”張華說,“這是一場快與慢的較量,我的人生是幾十年,我不會停下來。”

來源:新華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