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雞娃”雞出個啥未來

在“雞娃”成為熱詞之前,“家長退群”是更早一段時間的梗王。而在兩者之上,教育內卷這個大詞,把一切焦慮更深入地引向了社會學的討論範疇。

教育從屬於社會,是社會表達價值觀的一種方式,也是社會傳遞價值觀的一種方式。我們討論雞娃,根本上是尋求一種焦慮共鳴。

1

教育“軍備競賽”

“沒有升學壓力,誰想雞娃?小孩受苦,大人受罪!”

“我不想雞娃,但周圍親戚朋友都在雞娃,我不雞,孩子以後會不會怪我?”

“國外純玩兒的森林課是好,但首先你得有一片森林……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層次的雞娃?”

雞娃,釋義是家長給孩子打雞血,是以孩子能考上更好的學校為目標、督促孩子去拚搏、帶娃一路狂奔的家長們的專屬名詞。教育內卷背景下,雞娃被看作是對抗焦慮的處方,教育也因此切換為“軍備競賽”模式——學歷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考上985、211還要讀研、讀博,國內讀完國外讀,拿了第一學位再拿第二學位,還要拿各種資格證書。十八般才藝最好樣樣精通,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素質教育搞不好,就用應試教育的方式繼續搞。

即便如願以償進入好大學、拿下各項證書,也只是進入了雞娃2.0階段。如今,雞娃的戰線已經被越拉越長,接下來要比的除了考試成績,還有論文數量、實習經歷,以及大城市的光鮮亮麗的工作、職位、編制、收入、獎金……說白了,就是眾人眼中的“成功”因子,都可以拿來雞娃,順便雞自己。

全球化大浪潮中,與成功、財富相關的外部環境、評價體系也在深刻影響著國內。以進入投行、律所、谘詢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等頂尖機構工作為目標,西方精英階層所謂的職業標準、成功學濫觴,正在影響著中國高校的選拔,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中國家長對於“人上人”的預期。

但再怎麽變,人們向上流動的預期和邏輯並沒有改變——低收入人群在教育中有實現平等的訴求,中等收入人群要向上晉升並防止地位下滑,高收入群體則要維護鞏固自身利益。群眾的這些訴求在教育場域中展開激烈博弈。

於是,教育的功能和價值發生變異,雞娃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手段,家長希冀通過有限的家庭資源,撬動更多的可用資源,以孩子的成績和成就作為籌碼來實現階層躍升或逆襲,在教育投資中獲利。通俗地講,雞娃的言下之意是:“我對孩子投入那麽大,孩子怎能比我差。”

2

“加杠杆”的惡果

按照向上流動的邏輯,或許你在財富、事業、社會地位上,的確超過了你的父輩。但你的孩子超過你的幾率,或許並沒有那麽高。尤其在學歷放水的當下,高學歷人才逐年遞增,人才的增速遠遠超過人口增加的速度,逆襲的難度系數呈指數級遞增。

這樣的生態倒逼家長們不斷“加杠杆”:你的孩子晚上10點睡,我的孩子11點睡,他的孩子12點睡;你上2個補習班,我上4個,他上8個;你的物理提前學1遍,我要提前學3遍;你刷100道題熟練掌握,我就要刷成“一看就會、一做就對”的生理反應……

以此為代價,最近幾年,中國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近視率、脊柱側彎率、學習時間等各項指標嚴重不達標;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頻發,學業負擔過重導致的抑鬱症並不少見。

一項更為權威的調查顯示:中國學生的學業成績,多是用過長的學習時間、透支身體健康換取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是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關於各個國家15歲青少年的數學、閱讀和科學成績的調查測試。在2012年的PISA測試中,上海學生作為中國隊的代表獲得了世界第一的成績。但上海學生還獲得了另外一個世界第一,就是學習時間最長。

一旦被卷入雞娃的惡性競爭中,家長便不得不投入過多的精力,影響自己事業的同時,也會因過度倚重孩子學業而減少了親子交流時間,導致家庭關係淡漠、緊張。家長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更不能讓孩子累死在起跑線。

當雞娃異化為社會利益分配的工具、階層逆襲的杠杆,教育是否會滑向“脫實向虛”的賽道,對孩子的教育支出提出“快變現”的要求,用短線思維去衡量孩子個性化的“慢成長”,並最終導致教育篩選功能與育人功能的完全脫節?

3

尋找增量

教育內卷還有一個更為重大的時代背景。

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生活的當下,所有東西都在不斷升級。很多行業、企業正在進入更高形態的“無人區”。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消費場景、新的技術方向……所有東西都“正在”或“將要”被創造出來。“無例可循”或“無人之境”是目前乃至未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常態。

這是一個更好的新世界,也是流動、開放、駁雜的世界。過去的遊戲規則發生了變化,面對所有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我們不應在存量中絞盡腦汁“切蛋糕”,而應在增量中“做蛋糕”,這是大勢所趨。對人才的需求也會變得豐富與不可捉摸。就像如今,沒有人敢稱自己是人工智能專家、區塊鏈專家,很多人懂技術,但沒有人是專家。畢竟與30年後的自己相比,現在的我們一無所知。

既有知識顯然已經不夠用了,需要打開一片新的天地。那些靠單一維度嚴格篩選出來的人才,即便優秀,也會因過度同質化而“貶值”甚至“滯銷”。究竟什麽樣的人能夠在未來社會立足?值得每一個父母深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