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煲紅豆湯祛濕好嗎?赤小豆和紅豆區別要分清

夏天來臨,廣州的氣候又濕又熱,很多市民又開始用紅豆煲湯祛濕了。然而民間稱為紅豆的有好多種,並不是都可以食用。

專家:並非所有紅豆都能食用

比如前不久海關查獲劇毒的紅豆手鏈,實為雞母珠手鏈,其子一半紅一半黑,也稱相思豆,但此紅豆有劇毒不能食用,若嚼碎2—3粒咽食,即可致死。一旦誤食,可引起、、、腸絞痛等癥狀,數日後出現溶血現象,有呼吸困難、紫紺、脈搏細弱、心跳乏力等;嚴重者可因昏迷、呼吸和循環衰竭、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而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一詩中所指的紅豆是海紅豆,也稱相思子,其種子全紅,有微毒,也不可食用,但其毒沒有雞母珠那麼強。

食用和入葯的紅豆,其實有赤小豆和紅豆兩種。二者顏色相同,但是形狀不同。紅豆比較圓,表面為暗棕紅色,個頭稍大;赤小豆是細長的,稍扁。煮完之後,紅豆會變軟,但是赤小豆即便泡過之後再煮,也煮不爛,吃著比較硬。

紅豆, 又叫紅飯豆,有祛濕作用。其澱粉含量高,經常與大米一起做粥;紅豆磨成麵粉後可做各式糕點,還可以用來做豆沙。

如何正確食用赤小豆?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也稱為紅豆。其味甘、酸,有行血補血、利水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之效;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小乾豆,對心臟病和腎臟病患者特別有益。此豆還有「久食瘦人」的說法,有一定的減肥效用。赤小豆做粥、做餡、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腫,而且可以健脾胃。

赤小豆與紅豆儘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葯多用赤小豆,而紅豆則隻供一般食用。

食用注意:赤小豆質地堅硬,難於煮爛,如果要與粳米同煲,則應該先把赤小豆煮爛後,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但不宜放鹽,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各種水腫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效果更好;同時產後缺奶和產後水腫的婦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用。而尿多者不宜,陰虛而無濕熱者忌食赤小豆。

葯膳推薦:

1、赤小豆鯉魚湯

原料:赤小豆500克,活鯉魚1條,蔥、薑、鹽適量。

製法:將赤小豆洗凈,活鯉魚宰殺乾淨,加水、蔥、薑、鹽燉熟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補虛消腫。適宜腎性水腫患者食用。

2、赤小豆冬瓜飲

原料:赤小豆250克,冬瓜2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赤小豆洗凈煲至開花,加冬瓜煲熟,起鍋加糖適量。

功效:清熱祛濕解暑。是一道健康甜湯,脾虛者不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