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病忌口食物,小心發物會讓病情加重

在生病的時候,有些病人在醫生的要求下,會控制些飲食,在不同人不同體質下,有不同的食物要求,下面就來看看針對不同體質會有什麼忌口食物呢?

1.形體虛寒,大便溏薄,胃痛喜溫,四肢發冷者:西瓜、雪梨、香蕉等涼性食物應忌口;

2.面目紅赤,發熱口渴,失眠心煩,痔瘡下血者:生薑、辣椒、白酒、大蒜等熱性食物應忌口;

3.患有蕁麻疹、各種皮炎、濕疹、酒渣鼻、痤瘡的人:一切有刺激性食物都需忌口;

4.有的哮喘病人,平時可以無所顧忌地隨便吃喝,而在哮喘發作期間,蛋、牛奶、魚蝦等高蛋白食物會加重病情,理當忌口;

5.急性肝炎、濕熱重(如舌苔黃厚而膩、胸腹脹滿、小便黃赤):應忌吃油膩食物和滋補燥熱之品;

6.肚腹脹氣的患者:應忌豆類、山芋、土豆等;

7.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應忌肥肉、奶油、動物內臟、骨髓等。

古代人民由於科技水準的限制,很難分析出患者病情變化與食物是否有因果關係、與個人體質、食物加工不當、不乾凈等問題是否有關。

而如果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解釋的話,「發」的癥狀類似於機體出現變態反應(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食物對疾病的影響是現代醫學研究的熱點,而發物理論能否為臨床營養及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我們還需客觀對待。

眾所周知,規範的腸內營養治療是可以降低克羅恩病的炎症反應。全腸內營養以腸內營養製劑作為唯一的飲食來源,是使兒童急性期克羅恩病緩解的最好治療。

有研究表明,全腸內營養能夠使85%的新確診克羅恩病患兒緩解病情,且療效確切。也就是說,腸內營養是營養治療的主要手段,它不僅是支持,更是治療。

反之亦然,曾有一位腫瘤術後患者,聽說發物對病情不利,絞盡腦汁收集了各種版本的發物名單後,每天能吃的只有骨頭湯、米飯、蘿蔔、白菜、鹽和水,最終變得骨瘦如柴,提前進入「惡病質」狀態,喪失了術後放化、治療的好時機。

發物分類

按其來源可分為以下幾類。

1、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海腥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於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蔬菜類

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果品類

主要有桃子、杏、銀杏、花生、芒果、楊梅、櫻桃、荔枝、甜瓜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5、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鴨蛋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物品成分

發物中如雞、蛋類、豬頭肉等對人體而言為異體蛋白,這種異體蛋白就可構成過敏源而導致人體發病。

魚、蝦、蟹類本身就含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致了機體變態反應,即過敏反應,誘發皮膚病,如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發熱等。

有的高敏病人,甚至對大米、小麥、玉米等都可產生過敏反應。酒、蔥、蒜等可通過酒精或揮發刺激物質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病情遷延。

(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