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紫牛頭條】南大女博士放棄200萬年薪,回村養蚯蚓,為的是把大棚種成森林

51歲的法月萍老家在山東淄博,自小在城市長大,在東南大學讀本科,在南京大學讀博士,前後跨了四個專業,但都與農業沒有關係。然而7年前,她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辭去年薪200萬的穩定工作,在山東農村養起了蚯蚓。她的目標是,利用蚯蚓改善土壤質量,節約農戶成本,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也能讓大家的餐桌更“綠色”。目前,法月萍團隊去年的營收已經超過一千萬元。她的個人創業故事還被人民日報和央視報導過。

法月萍的努力也得到了農戶認可,逢年過節,她常常收到各地農戶為了表達感謝給她寄的農產品。5月25日,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法月萍說:“把大棚種成了森林,把西紅柿種成了樹,這是別人給我最好的評價。”

51歲博士放棄200萬年薪

回村養蚯蚓

今年51歲的法月萍從南京大學博士畢業後,一直在南京做培訓講師和企業谘詢顧問,講課費最貴達6萬元一天,一年有近200萬元的收入。

然而在七年前,44歲的她卻做出一個重大決定,辭去了長期以來穩定的高薪工作,拿出200萬元的積蓄,引進10噸紅蚯蚓,回到山東老家,在高青縣承包了400多畝的土地做起“蚯蚓養殖“的工作。2020年,法月萍團隊的營收已經超過一千萬。

法月萍

5月25日,在接受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法月萍回想當時的決定,依然用堅定的語氣說:“從來沒有後悔過,我不是頭腦一熱,而是經過了慎重的思考。”

記者了解到,2013年,法月萍在山東大學攻讀博士後,在此期間,她接了一個谘詢項目,幫助客戶規劃濟南的一個山區,發展生態旅遊。討論如何處理廢棄物時,有人提到了蚯蚓,這讓法月萍產生了好奇。她在網上買來了蚯蚓有關的書,讀了六百多篇學術文獻,了解到蚯蚓渾身上下都是寶。

法月萍展示蚯蚓土

“蚯蚓死掉後,身體溶解的蛋白有機質還可以回到土壤裡,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養分,所以說整個大自然的循環就是一個微生物的發酵床。”基於這種理念,法月萍與田地裡蠕動的蚯蚓結下了緣分,此後她踏上蚯蚓養殖與深加工研究之路,用蚯蚓糞和蚯蚓活性酶多肽液改善種植土壤,節約農戶成本,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也能讓大家的餐桌更“綠色”。

小小的蚯蚓怎麽造福農作物生產?法月萍舉例說,以西紅柿種植為例,用蚯蚓研發出的葉面製劑,可以讓普通西紅柿的產量提高四五倍。

創業之路困難重重

有時“偏執狂才能成功”

法月萍的老家在山東淄博,自小在城市長大,從本科到博士後跨了四個專業,但都與農業沒有關係,“我當時相當於一個農業‘小白’,到完全陌生的鄉村創業,起初大家並不認可我。”

從一位農業“小白”,到現在被村民接納認可,這一路都是靠著自己摸索。當時她不清楚一個農民一天可以拔多少草,去地裡拔了7個小時,創業初期這些知識都是靠自己實踐,慢慢積累起來的。

做農業,最怕多變的氣象。2015年,一場冰雹曾讓她兩年的心血付之東流,損失接近40萬。因為不敢面對光禿禿的土地,她曾連續三個月都沒有去現場。同年父親的突然離世差一點再一次擊潰她,“父親到去世還在為我擔心。”

“經濟上的損失是其次的,主要是心理層面的打擊。就像小燕銜泥一樣,一點一點建設出來的東西,一夕之間就全部毀掉了。”法月萍一度想要放棄。就在這時,她收到消息,獲知自己成功入圍了淄博英才計劃,並且是當年唯一入選的農業企業,這份榮譽給了她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法月萍

“創業經歷過失敗,但也有值得借鑒的經驗,比如說我在注冊公司之初,就已經做好了未來5年的整體規劃。”法月萍說,確立目標後,堅持也是她認為最為關鍵的部分,“認準了一個目標後,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不會輕言放棄,有時真的覺得‘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

“這是一個小眾的領域,行業中還沒有真正的一個主流研發團隊和組織,有時遇到困難很難找到別人去交流。”她告訴記者,在2018年國際固體廢棄物峰會上,自己是代表國內該產業唯一的發言者。

女兒去讀大學了

44歲的她要為自己而活,要創業

創業之路不僅困難重重,法月萍感慨,“這其實還是一條非常孤獨的道路。”蚯蚓養殖是一個比較小眾的領域,有時遇到了一些困難,都找不到人去討論,全都靠自己去摸索。

所幸,家人的理解與支持給了她莫大的安慰與溫暖。

法月萍有兩個漂亮優秀的女兒,她們常常把媽媽在種植基地工作的樣子記錄下來,做成既搞怪又溫情的小短片,“看到了女兒們做的這些小短片,感到特別溫暖,可以衝刷一天的疲憊。”

談起兩個女兒,法月萍語氣裡透露著滿滿的溫情和驕傲,但她同時覺得有些愧疚。

法月萍因為平常工作忙,常常沒有太多的時間與家人們相處,“時常覺得愧對自己的孩子,我常常對女兒說,媽媽是一個拙劣的平衡木運動員,經常平衡不好,從上面掉下來,只能再爬上去繼續努力平衡。”

法月萍說自己選擇在44歲創業,也是因為那一年女兒正要去讀大學,“我覺得可以為自己活了,就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也是認為身教重於言教了吧,做好自己,也可以為女兒做榜樣。”她也時常感到非常幸運,先生和女兒都特別支持她。

法月萍的女兒告訴記者, “這是她想做的事情,我非常理解和支持。這其實也是她對我的教育理念,媽媽一直都支持我去做想做的事情,所以她有了自己特別想要實現的夢想,我應該全力支持她。”

創業經歷被央級媒體報導

“農戶的認可是前進的動力”

對法月萍來說,堅持的另一個動力來源於各地農戶的認可。在法月萍看來,他們不僅是自己團隊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也是檢驗者,更是她創業路上的精神支柱。

在創業之初,法月萍創建了一個教學群,以便於推廣科學的農產品種植技術。她會在群裡免費為各地農戶解疑答惑,有時還會直接發起直播,面對面地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如今群裡的人早已滿員,“現在蚯蚓研究基地每天都會有農戶過來谘詢。”

法月萍在向農戶展示土壤

法月萍說,剛開始為了獲得農戶的信任,讓他們願意利用蚯蚓糞種植農作物,費了不少心血,“因為那時候沒有人相信‘不施肥就能種出好的農作物’,我就挨個跑研究基地周圍的田地,給農戶看我們培養的土壤,看實驗農作物的根系。”

法月萍團隊研發的蚯蚓糞和蚯蚓活性酶多肽液慢慢在全國範圍受到歡迎,她的個人創業故事也被人民日報、CCTV7等央級媒體跟進報導。

除了獲得大量的關注以外,法月萍的努力也得到了農戶的反饋。他們在運用蚯蚓糞解決農作物種植問題後,還會特意將自己種植的農產品特產郵寄到法月萍家裡,以示對她的感謝,“逢年過節,我會收到大量的農產品快遞,有雞蛋、豬肉等,有的都不知道是誰寄來的,只知道他們是從我這裡學到了種植技術,或者是用了蚯蚓糞。”

“把大棚種成了森林,把西紅柿種成了樹。”有農戶在使用了他們的蚯蚓糞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短短的一句話,一直留在了法月萍的心裡,“我覺得這句話是最好的評價,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農民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生產質量,幫助農戶致富。”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笪越 孫慶雲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