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習慣性動作,讓他差點癱瘓!這個錯,你也經常犯

做仰臥起坐時,很多人習慣做以手抱頭的姿勢。

但小編今天要告訴你,這樣做是錯的!

新聞回顧:年輕小夥險致癱

台灣電視台TVBS曾報導,一名25歲男子做了10個仰臥起坐後,感覺頸部以下全身無力,緊急就診。送到醫院時,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

醫生初步分析,原因是該男子做仰臥起坐時抱頭用力過猛,頸椎內血管爆裂、血塊壓迫神經。

一個習慣性動作,讓他差點癱瘓!這個錯,你也經常犯




仰臥起坐太傷身,遭多國叫停

日本籃球協會在培養運動指導者時,明確把仰臥起坐運動歸為「不推薦的訓練方法」之一。

美國海軍已明確發布禁令,停止海軍體能測試中的仰臥起坐項目。

加拿大軍方已經從士兵訓練目錄中取消仰臥起坐項目,改用舉44磅(約為20公斤)重的沙袋鍛煉身體。

萬萬沒想到,仰臥起坐這個學生時代體能測試的經典項目,最近的是非接二連三。

一個習慣性動作,讓他差點癱瘓!這個錯,你也經常犯


除了學生娃,那些期望虐出腹肌、人魚線的健身黨,這下都後怕了:當真危害這麼大?還能不能繼續做了?

為此,我們採訪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宋斌博士。


致癱,錯在「抱頭」

看到「仰臥起坐有致癱風險」,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

宋斌博士表示,問題並不在仰臥起坐本身,而是做的姿勢不正確。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對仰臥起坐的動作要求是:「受試者仰臥於軟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兩手手指交叉貼於腦後」。

「兩手手指交叉貼於腦後」 ,本是為了固定頭部、保護頸背,多年來卻被普遍理解為「雙手抱頭」。

實際操作中,人們往往是靠抱頭的雙手發力,來帶動頸部。

宋斌指出,雙手抱頭,將頭猛地一下往上拉,會極大地增加頸椎受力

一個習慣性動作,讓他差點癱瘓!這個錯,你也經常犯


頸椎不單有肌肉、骨骼,更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叢。一旦遭受巨大壓力,就可能引發一系列運動損傷,甚至導致頸椎脫位,危及生命。

尤其是本身腰腹部核心肌群力量不夠,或者頸腰椎部位有基礎病的人,這麼做很危險。


做好仰臥起坐,改良三點

●改姿勢,重點在手

仰臥起坐的隱患在於「抱頭」,手放別處,就可避免傷害。比如,抱平舉,放胸前,扶耳邊,或者乾脆閑置都可以。

●調方案,多分組

想通過仰臥起坐健身,也有訣竅——做前要熱身,做完後要拉伸,最好分組練習,少量多次。

分組多次訓練,比單次達到極限的訓練,效果更好。

一個習慣性動作,讓他差點癱瘓!這個錯,你也經常犯


●控制身體幅度

做仰臥起坐時,並不是身體幅度越大,效果就越好。

頭部和上半身離開地板30度到40度即可,還要注意控制節奏,緩起緩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