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娃哈哈退股疑雲:到底是股權再分配還是謀上市?

劃重點

日前,業內風傳娃哈哈正在收回員工持股,以此為上市鋪路。

新京報記者自4月11日起,先後在娃哈哈下沙基地、樂維基地及公司總部進行探訪。據部分老員工透露,娃哈哈在今年春節過後即啟動了員工股權回購,但新的股權分配方案尚未形成。

4月14日,娃哈哈方面獨家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其收回員工股份並非為了上市,而是要“更科學地分配股份”。然而在專業人士看來,收回股權後,娃哈哈員工持股額不變,但股東數量或發生變化,仍不排除上市可能。

疑問1:

收回股權員工不知原因?

2018春節剛過,在娃哈哈有著十幾年年資的張慧(化名)剛回到下沙基地上班,就聽到公司要回購員工股份的消息。不久,公司正式開會宣布了這一決議。按照1:2.6的價格折算後,張慧最終拿到了8萬多元的股權資金。

作為娃哈哈的一名老員工,隨著幾年間股權的購買調整,張慧此前持有娃哈哈約2萬股,每年股份分紅可達2萬多元,她很知足。對於回購原因,張慧並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這是公司的決定,要收回就收回了,我們也沒辦法,還是要服從公司的安排。聽說其他公司有不同意的,但最終都給解決了。”

而在娃哈哈樂維基地有著8年年資的周明(化名),也憑借手上持有的5萬股公司股權,在退股後拿到了10餘萬元股權資金。周明同樣對公司回購股權的原因不甚了解,“聽說是為了上市,還有的說是為了科學分配,說什麽的都有。”

4月11日中午,在杭州市秋濤北路128-1號的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醫藥保健品基地,新京報記者問及娃哈哈收回股權一事,多位外出就餐的員工顯得謹慎,不願透露細節,稱自己什麽都不清楚。

針對外界的種種猜測,娃哈哈方面4月14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收回員工持股是“為了更好地激勵員工工作”。此前由於同一崗位因工作年限不同造成持股額相差較多,收入相差也較大,由此帶來新的“大鍋飯”問題。“本次股份收回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自願收回,尚沒有收到員工意見。”

疑問2:

股權再分配還是謀上市?

娃哈哈還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稱,在員工持股全部收回後,每年分紅總額不會變,而是作為乾股重新根據崗位、表現進行評定。具體是:按原來職工持股額作為乾股重新分配,分配體現多勞多得原則,乾股分紅金額與原來保持不變,而且在企業效益增長的情況下會有提升。

但在娃哈哈員工張慧看來,目前公司再分股方式還在討論中,她心裡依然沒底,“感覺有點吃虧,未來再次分配也不知道自己每年還能不能拿到這麽多分紅。”

儘管娃哈哈否認回購員工股份是為上市鋪路,但在業內看來,其以股權再分配名義回購股權並不能站住腳。

“企業股份分配的周期很長,後來者肯定和先到者不同,所以不存在所謂更科學的分配。”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回購股份的困難在於回購價格,再分配股份的困難在於分配方案。企業回購已分配的股份,基本上都是為了清理現有股權結構為上市做準備。

“雖然按照娃哈哈的回應,表面上員工持股額不會發生變化,但或許娃哈哈就是為了清理那些位高權重、持股多、貢獻沒以前那麽大的‘老臣子’的股權。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限制股東數量。而一旦確認股權回收是為了上市,由於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無論回購還是再分配都會引起更大的討價還價。” 沈萌說。

公開資料顯示,娃哈哈自1993年起推行員工持股,一度擁有15000名股東。分析認為,根據上市規則,公司股東數量需限制在200個以內,且法人股東要追溯到自然人。娃哈哈由15000名股東組建一家公司,股東整合難度較大。如果上市,這將是娃哈哈面臨的一大障礙。

事實上,娃哈哈謀求上市並非無跡可循。早在去年娃哈哈30周年慶典上,一直對外聲稱“不差錢不上市”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突然松口,表示“在適當的時候考慮上市”。而在2017年4月,宗慶後獨女宗馥莉實際控制的恆楓香精香料(香港)有限公司計劃收購中國糖果50%股權失敗,外界猜測其收購目的正是為了借殼上市。

不過當新京報記者提及上市的打算時,4月14日,娃哈哈方面隻簡單地回應稱,目前公司“尚未將上市正式提上議程”。

疑問3:

轉型保健品領域優勢何在?

娃哈哈位於杭州市清泰街160號的集團總部,其主樓門前掛著“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等字樣的橫幅。轉型,已成為這一老牌食品巨頭的當務之急。

30年來,娃哈哈從一家校辦經銷部成長為飲料行業巨頭,但在品牌老化和食品謠言的夾擊下,近幾年業績持續下降,跨界奶粉、零售、白酒行業也收效甚微。分析認為,通過上市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或許是娃哈哈選擇上市的主要原因。

全國工商聯此前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顯示,2015年娃哈哈營業收入為494億元,排名民營企業500強中的第70位,相較於2014年收入暴跌226億元。在《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娃哈哈2016年營收為455.92億元,排在104名。

與此同時,娃哈哈暢銷的明星產品銷售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據報導,娃哈哈營養快線2014年銷售額達到153.6億元高峰,2015年、2016年則分別下滑到115.4億元、84.2億元,幾近腰斬。

行銷專家路勝貞認為,娃哈哈自2013年後開始進入“戰略無機會”通道,主要靠延續飲料食品的慣性在市場上競爭。目前市場成熟度和環境已發生變化,依靠原來的戰略結構已很難支撐娃哈哈的千億營收目標。

面對困境,娃哈哈近幾年頻繁跨界,先是在2010年推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愛迪生”,隨後在2012年開設首家娃歐商場。2013年,娃哈哈高調進入白酒行業,但效果都不理想。自2017年開始,娃哈哈就將開發中老年保健品、中醫食療產品作為下一個突破口,目前其智能化提取工廠已在籌建階段。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目前來看,無人售貨等智能製造與娃哈哈的契合度比較高,也符合目前銷售領域的發展方向。雖然娃哈哈靠保健品起家,但隔行如隔山,其前期積累的優勢已經不複存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