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明朝皇帝多昏庸,清朝皇帝最勤政?

從影視上了解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朝似乎無道昏君很多,而清朝皇帝似乎個個勵精圖治,“堯舜禹湯”。然而,有人可能會問:這符合歷史事實嗎?今天看鑒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相。

明清昏君對比

實際上,如果把要求卡的嚴一些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乾隆晚年好大喜功,大把大把的花錢,導致大清財政日益緊張;嘉慶很平庸,沒有什麽大的作為,應對白蓮教大起義時手足無措;道光、鹹豐及以後的清朝皇帝在面對外辱時更是昏聵無能

例如《清史稿》中記載,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道光皇帝曾特意在奏折裡提到,希望大臣姚瑩代他詢問英軍戰俘幾個問題:首先,英國的具體位置,有哪些藩屬國?居民有多少人?哪些藩屬國比較強大,不好控制?英國的鄰國有哪些?和俄羅斯是否接壤等等…其,對世界的了解甚至還不如清初。

無知程度令人震驚

其實之所以會造成大多數人印象中,清朝皇帝比明朝能乾的原因,多半來源於勤於政事的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在位時間都很長,因此加深了人們的好印象。

而明朝幾個公認勵精圖治的皇帝,比如洪熙、宣德、弘治等,

享國時間都不長

。相反,好幾個看起來“昏庸”的皇帝卻都在位很長時間,如正德、嘉靖、萬歷等,這就很容易給人造成明朝皇帝大多昏庸無能的假象了。

體制差異

清宮戲給我們帶來的另一個偏見是——皇帝聖明則國家安康,然而,這是一種對政治不了解的無知思維。

表面看上去,明朝皇帝中“放飛自我”的人很多,煉丹的煉丹,懶政的懶政,做木匠活的做木匠活,還有幾十年不上朝的,其實,這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明朝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

明朝有內閣和宦官相互掣肘,再加上嚴密的特務制度,就算皇帝們個個奇葩,國家依舊可以運轉,不至於癱瘓。

但是到了清朝,中央集權得到了空前加強,清朝皇帝們沒有什麽秘書機構,也沒人幫自己批閱奏折,事事都要親力親為,別說是玩了,身體不太好的恐怕都會被累死(例如雍正)。

因此,明朝皇帝可以懶政,而清朝皇帝是不得不勤政,這是由客觀的政治制度所決定的,並非他們天生就是昏君和明君。

文字獄的影響

明代言官以受廷仗為榮,敢於犯言直諫,因此有明一代,文人言官對皇帝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以至於常常罵聲不絕。

例如明世宗朱厚熜被罵成“嘉靖,家家淨也”,萬歷皇帝朱翊鈞被罵“酒色財氣”,而且明代文人擅長野史,什麽明仁宗朱高熾死於后宮爭寵啦;正德皇帝建豹房秘采民女荒淫不止啦;萬貴妃在萬歷皇帝后宮大殺四方啦等。

總之,寫的是聲色俱佳,如同本人親眼目睹一般,於是這幾位皇帝便紛紛被扣上了“昏君”的大帽子,想摘都摘不掉了。

而到了清朝,統治者大興文字獄,一句“清風不識字”就鬧得人頭滾滾,上面那些在明朝的常規操作,在清朝基本就是墳頭蹦迪了。如果有誰罵一句“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那恐怕就要被誅九族了。

因此,清朝皇帝的所謂“明君”形象其實也是自我粉飾和嚴格管控輿論的產物。用法國劇作家博馬捨的《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名言來說,那就是“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綜上所述,“明朝多昏君,而清朝鮮有昏君”的說法只是人們的一種主觀印象而已,並非歷史事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