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皇帝責罰下屬 為何太后要皇帝跪著向下屬道歉?

清代皇室家法特嚴,尤其重視皇子的教育,加上清朝不立太子,皇子兄弟間存在互相競爭關係,因此皇子成年繼位後,素質普遍都較高。總體上來看,清朝皇帝的整體素質要高於前朝,沒有出現過特別荒淫無道的昏君。

清朝皇帝整體素質較高,不過還是有賢不肖之分。其中資質最差,能力最低的,當數晚清時期的同治皇帝。

同治是鹹豐的獨子,因鹹豐去世時,無其他皇子繼位,因此同治6歲登基,成年以前由兩宮太后,即慈安和慈禧垂簾聽政。

兩個太后的本意,是打算學習清初孝莊皇太后,按培養康熙的套路來培養同治,讓他成為中興之主。不料最終教育的結果非常失敗,同治不但無心處理政務,還染上了不良愛好,年紀輕輕便丟了性命。

為什麽說同治的政治能力低下呢,從一件事情上,與他的祖先康熙做個對比,便高下立判了。

和同治類似,康熙也是衝齡繼位的皇帝。小皇帝登基有一個缺點,就是不掌握實權,雖然名義上是天子,但權柄實際上在別人手中。如果遇上霍光、諸葛亮這樣的忠臣,固然是好事,而如果碰到王莽、趙匡胤之流,便有江山不保之虞。

康熙小時候,就遇到了這個難題,當時鼇拜權勢熏天,很多事務不請示皇帝,便獨斷專行,尤其是借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最讓康熙感到威脅。

不過,康熙表面上不動聲色,而是找了一群小太監每天練習摔跤,而且對鼇拜畢恭畢敬。鼇拜看在眼裡,以為康熙不務正業,放下了防備。誰料康熙正是利用這些小摔跤手,在召見鼇拜時一舉將其拿下,既奪回了權柄,又樹立了威信,為康熙後來帝王霸業中第一場打的漂亮的仗。

同治當皇帝時,也遇到了這個情況。前面我們說到,同治時期是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不過太后畢竟長期在深宮中養尊處優,對很多具體的政務並不曉暢,所以政府具體的運作靠的是恭親王奕訢。

恭親王是同治的親叔叔,要說他弄權,其實也說不上,但因為兩件事情,同治和恭親王產生了矛盾。

第一件是重修圓明園一事。同治考慮到要給兩位太后“盡孝”,不顧國庫空虛的事實,強行推進重修圓明園工程,而恭親王作為領班軍機大臣,不得不表示反對。第二件則是同治喜歡出宮“冶遊”,經常去一些燈紅酒綠的地方放縱自己,恭王也出言勸諫,結果觸怒了同治。

從事件的起末來看,本身是同治皇帝有錯在先。不過,即便不考慮這一層因素,假如同治要以對上不尊為由懲罰恭親王,應該怎麽做呢?

如果要徹底扳倒恭親王,康熙擒鼇拜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首先隱忍不發,待時機成熟一擊即中,不給對方反噬的機會。如果只是想給恭王一個下馬威,那更可以直接請教自己老媽。因為慈禧曾經用蔡壽祺彈劾的奏折大做文章,狠狠教訓過恭親王。

不過,同治似乎並不知道政治遊戲的規則,以為自己名義上是皇帝,便可以隨意發號施令。同治和身邊的小太監們商量之下,直接以自己名義發了一道諭旨,說恭親王專橫跋扈,離間母子,要將其貶為庶人,還要革盡所有軍機大臣的職務。

這種近乎兒戲的做法,自然不會取得什麽好的效果,不僅群臣聯名反對,連兩宮太后也不支持。為了寬慰恭親王,慈安和慈禧太后命同治跪在列祖列宗靈前,給恭親王道歉。同治魯莽的行為,不僅沒有打擊到恭王,反而讓自己顏面盡失。此後同治徹底對政事失去興趣,終日流連於煙花之地,最終染病而死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