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部長的「壓力山大」,正是社會需要的責任擔當

文/馬進彪

3月3日下午,2019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於人民大會堂北大廳開啟。對於大家關心的環保問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乾傑在部長通道中介紹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環保攻堅戰開局良好,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明顯改善。不過,當前的形勢依然相當嚴峻。 李乾傑表示,生態環境部也是深感責任重大,可以說是壓力山大,天天神經緊繃,時時心存忐忑,絕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央視新聞3月4日)

這些年,環保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從很大程度來說,生態環境部也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其中每一次治理的進步,都會引發社會的點贊,然而,社會在點贊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取得的成績還並不穩定,人們可以看到,每過一段時間,一些地方的霧霾就會捲土重來。而此時,生態環境部又會被人們詬病,可見,生態環境部的壓力也是起起伏伏,從未消失。

但客觀的數字可以說明一切,有目共睹的是,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了9.3%。其中,北京下降了12.1%,這是在2017年基礎上又下降了12.1%。如果加上前幾年的數據,用曲線表示的話,其走向當然是可喜的,這表明的是一種持續性的進步,說明這些年來的環保工作正在從小的突破,走向更大的突圍。

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乾傑在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責任重大,壓力山大。應當說,環保問題確實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汙染的防範與治理,並不完全取決於一個部門,它是一個多部門聯動的交織過程,而其中又存在著地方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以及淘汰落後產能等跨省區的宏觀問題。可想而知,這是一個頭緒繁多的社會綜合工程,很難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但環保工作一定會由生態環境部來做主體擔當,其中所有的事情也都會由它來深度協調。而與此同時,人們要求的是每一次治理都要好於過往的效果,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即使阻力再大,困難在多,都不能退回到上次的台階,換言之,只能是一次次的進步,而不能有哪怕一點點的退縮。可以說,生態環境部在社會的呼聲中,面對的是一條只可進不可退的單行線。

因此,生態環境部部長李乾傑在兩會上,一方面壓力山大,另一方面卻信心十足,他同時表示,面對嚴峻挑戰,下一步重點將聚焦打好七場戰役,不能放寬放鬆、更不能走回頭路。這是一盤胸有成竹的棋,而棋中的舉措,則來自於作為部長的「壓力山大」。

心裡有責任,才會感到身負重壓,有壓力才能面對挑戰,有壓力才能突破阻力戰勝困難。因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乾傑的「壓力山大」,實際上是一種責任擔當的表示,也是使環保工作方方面面更上一層樓所需要的現實狀態。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