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6月3日,由江蘇省教育廳、揚子晚報主辦的“‘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江蘇中小學踐行‘適合的教育’專題研討會”在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舉行。來自省內的高校、高中、初中及小學校長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及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共同探討了如何踐行“適合的教育”——

  通訊員 項生 實習生 黃文耀 張婧雲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晨 楊甜子 蔡蘊琦 張琳

  “適合的教育”需要適合的課程來支撐

  朱焱(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

  “適合的教育”是對教育本真的追尋,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追求幸福的一生,教育必須是適合每一個人的。我認為“適合”一是選擇適合的學校,二是學校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可選擇的適合的課程。

  以金中河西分校小學部本著“面向兒童、培養兒童、發展兒童”的立場,整體構建的“小精靈幸福魔術方塊”課程為例:“運動與健體”“明德與知禮”“旅行與觀察”“閱讀與講演”“實踐與創想”“數學與生活”,每一面代表學生的一類素養,每一種顏色對應一種課程。各面獨具特色,六面組成了一個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整體,就像魔術方塊的六個面,千變萬化,為每個孩子提供成長和發展的無限可能。

  “小精靈幸福魔術方塊課程”還涵蓋了富有特色的“六個一”課程:“穿過一座城”“爬過一座山”“宿過一次營”“種過一次地” “歷過一次險”“開過一家店”。舉個例子,“開過一家店”,就是我們的“財商”課程。

  “適合的教育”以適合的課程為依托,通過這種路徑,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發現自己的美好和能量,這樣他們就發現了世界,發現了未來,找到了“最適合的教育”。

  “適合的教育”不是放任自由的教育

  周婷(南京市漢口路小學校長 正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

  “適合的教育”是“人性”與“人學”意義中的教育研究,它努力“關注每一個,發展每一個,幸福每一個”。簡言之,“適合的教育”力顯“每一個兒童都重要”的理念。為此,我們漢口路小學:一是拓展學習場域。設計閱讀、科技、民俗、足球等主題區域,努力讓課堂學習語境和課餘生活語境交融、靜態學習太空和動態學習太空交融,使每一個兒童發現鮮活而富有個性的自己,體現獨一無二的“這一個”。二是創建“師生同構”的學習制度。共享式課堂生活、自主式德育生活、協同式班級生活……三是創生學習載體。“適合的教育”不是放任自由的教育,它有其規定性。如何對既定的國家課程標準和統一的教材進行“合適的教育”,學習方式變革尤為重要。四是創設特色課程。基於我校比鄰南大的地理優勢,設定了“大師課程”“大學生課程”“小學·大學”微型課程等。

  教育要給學生勇於嘗試的機會

  石鑫(江蘇省海門中學校長)

  海門中學有個傳統,畢業出去的校友,畢業20周年或是30周年總要回來聚會。通過這些校友的發展,我們也在不斷探索和總結,找出他們的成長規律。我們認為,“適合的教育”首先要適合孩子的成長規律。高中階段正是形成“三觀”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選擇性、批判性思維或能力的重要時期。適合的教育就是要給學生嘗試的機會,讓他們尋找自己的興趣點,發現自己的特長,從而逐步尋覓“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一個人一生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那是最幸福的事,也是最易成就。

  舉個例子,我們曾經有一位學生,如今已經是南京某高校的校長官了。他當年是以數學競賽傑出人士生的身份保送進入我們學校的,但他特別喜歡體育,當年保送上大學時,在中文、數學和體育三個專業裡讓他挑一個,結果他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了體育專業,當初我很驚訝,然而他自己喜歡。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他發展得非常好,不僅成為了大學教師,還是國家級裁判,獲得了很多榮譽。

  部分學生考大學,選擇專業時,他們不會選擇,往往都是父母代勞,就是因為高中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平台來了解大學的這些專業,沒有給他們足夠發現和挖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的機會!“選擇”並不是一種賭博,而是一種能力,需要慢慢地去培養,教育就是要給學生勇於嘗試的機會。

  紅色德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耿懷青(淮安市周恩來紅軍中學校長)

  我們學校是2014年經過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批準的,全國第一所紅軍中學。學生的父母親大多在外打工,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由家中的老人帶大,隔代教育不僅是家庭教育嚴重的缺失,而且使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形成了嚴重的問題。根據學校的實際,我們制定了紅軍中學學生習慣養成細則,從生活和學習的兩個方面給學生提出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師帶領學生們學習,並督促他們的行為習慣;形成自主管理,由學生幹部每天根據學生細則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通過一個學期的突擊訓練,每個學生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課堂表現、作業完成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學校充分利用本地的得天獨厚的紅色德育教育資源的優勢,以傳承恩來和紅軍精神為核心,努力打造紅色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理想信念、團結奮鬥愛國愛民的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家庭教育要和學校教育高度統一

  袁越(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高一學生家長)

  我認為“適合的教育”應該是具有“正反饋”意義的教育,能夠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正面的激勵,比如說能夠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到品行端正;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做到勤奮好學。作為家長,我認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要注意這麽幾點:

  家庭教育需要和學校教育高度統一,產生合力;教育孩子應該以鼓勵為主,包括老師的鼓勵和家長的鼓勵,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相信孩子;要善於聆聽和關注孩子,孩子在學校學習之外,回到家還需要和家長溝通交流,這時家長應該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溝通,不應該“高高在上”。對於孩子的興趣,家長也應該保持尊重。

  我的孩子在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學習快一年了,應該說得到了“適合的教育”。金中河西的辦學理念是“為一生奠基”。學校不僅教授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不僅關注孩子的現在,更關注孩子的未來。

  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

  郭萬牛(南京工業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

  從高校來講,“適合的教育”就是不要千篇一律,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特長和發展方向。然而,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學校的過程中還存在不理性的現象。比如高考填志願,一半家長是盲從的,看到大家都在填某個專業,就跟風填那個專業。這就好比去飯館吃飯,明明不喜歡吃川菜,看到排長隊,就也去排隊。這就是從眾心理導致的,把填志願當成項目運作,卡著分填志願,一分不願浪費。

  關於選學校,我舉個例子,一個學生,特別熱愛化工。首選清華和南工。高考分數出來,沒達到清華的要求,雖然還有選擇,衝著專業,他最終選擇了南工。這個孩子入校後的學習成績出類拔萃。我認為,大學應該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從事最合適他們的工作。比如南工大就有轉專業的機制,學生大一時可以申請轉專業。對於非常優秀的學生,學校還提供高配版的“英才計劃”,完全跟國際接軌,配二級教授導師,跟著導師下實驗室,定製培養計劃。

  “適合的教育”已有很多成功的實踐案例

  徐子敏(江蘇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徐子敏認為,推進“適合的教育”在我省教育系統已經形成廣泛共識。顯著體現在,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都認為“適合的教育”,主要須把握這三個方面,要適合學生個性發展,有助於學生終身發展和成長;要遵循教育教學自身的規律;要順應時代和未來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當前“適合的教育”在江蘇已經推開了廣泛的實踐,勢如星火燎原。一大批中小學校長和教育工作者,潛心鑽研探索“適合的教育”,呈現了很多成功、鮮活的案例。“適合的教育沒有統一模式,必須因地因校製宜,這本身給教育工作者實踐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太空和平台。”他說,通過幾年努力,“適合的教育”一定會呈現更多更精彩的成果。

  期望新聞媒體協同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宣傳好“適合的教育”的科學理念和實踐成果,推動全社會加深認識和理解,突破“最後一公里”,讓“適合的教育”成為全社會共識,成為家長和學生的自覺選擇,共同營造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生態和輿論氛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