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大數據,以“聚變”引“巨變

通過大數據政務服務平台,所有政務服務可以在網上輕鬆辦理,讓您一趟都不跑、一次就辦成;依托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所有的重點區域、重點人員信息都盡在掌握,讓社會更安全、生活更安心;運用司法大數據資源共享平台,司法數據能被充分地流通利用,讓審判更智慧、公正更可感……

智慧政府、智慧安防、智慧司法,在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中國電科依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社會安全風險感知與防控大數據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大數據司法研究院等平台的實踐成果,讓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與行業大數據碰撞,使數據“聚變”引發“巨變,創造美好。

“大數據+政府治理”,讓城市管理更便捷

數據時代,人人都是傳感器,時時都在產生數據。

中國電科深知,大數據的目的並不在於收集和整合數據,更要挖掘大數據價值,激發大數據潛能,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應用,即便有再多的數據也無濟於事。為了讓政務數據真正融通激活、服務於人民,中國電科依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精心打造了智慧施政體系。

“智慧施政體系可以看作是‘政府治理+AI’,是對政府施政過程的重塑”,專家介紹,智慧施政體系包含“數據資源”、“智能算法”、“智慧治理場景”、“落地支撐”四大板塊。四大板塊互相關聯、共同作用,從底層技術到上層服務、從功能組件到綜合應用、從基礎服務到解決方案,構建起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的體系架構。

現場,中國電科還以產品應用+建設實效方式,帶來未來政務服務智慧體驗。

多款產品,吸睛滿滿。知文智用綜合性政策法規服務平台,能向公職人員、社會組織、企業、民眾,提供政策法規語義搜索、精準推送、可視化圖譜互動合析、答能比對、智能標引、政策態勢統計等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知識服務;“一網通辦”大數據政務服務平台,聚焦政務服務不便、不快、不優等“痛點”,實現“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權力監督系統,實現面向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大數據監控,助力“陽光型”政府建設;智慧督查督辦平台,實現政府事項督查督辦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建設“效能型”政府建設;“大數據+精準扶貧”平台系統,通過對蔬菜價格預測和蔬菜輿情分析,進行智慧種植推薦,避免盲目種植;安全風險指數和態勢系統,為政府開展網絡社會治理提供可視化數據分析,為政府防控重大網絡風險提供思路和方向參考,推動網信事業發展。

應用效果,數據說話。中國電科還展示了支撐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和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建設的成果。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和資源,為提高政府風險預警和動態監測能力、監管全面覆蓋能力、聯合監管能力提供信息化支撐,促進公正監管,優化營商環境。中國電科承擔了國家互聯網監管平台建設,上線了監管事項目錄系統和聯合監管系統、大數據平台,能為各部委、各地方政府提供快速、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通過構建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體系,實現政務服務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全國“一網通辦”。目前,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已連接77個試點部門的在線服務,接入1013個高頻熱點服務,1765項政務服務事項,79萬條事項實施清單,5862萬條用戶信息,匯聚5.3億條證照信息,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大數據+社會安全”,讓城市生活更安心

打造智慧城市,不僅需要智慧的政務服務,也需要智慧的安全防控體系。

本屆展會上,中國電科系統展出了社會安全風險感知與防控大數據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最新成果——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托信息化技術手段,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可疑線索,使城市治安風險從被動處置向主動預防轉變。

據介紹,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涵蓋太赫茲綜合安檢系統、視頻結構化分析系統、三維人像數據門系統、人證比對系統、三維地理信息系統、視頻匯聚指揮系統、本地數據匯聚系統,X立方系列產品和大數據共享平台,能使感知更透徹、預警更精準、指揮更高效、防範更安全,極大提升“輔助決策、預警聯動和指揮處置”能力。

為了進一步闡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場,中國電科還展出了三維人像綜合數據門、X立方系列產品兩型典型產品。

三維人像綜合數據門能在不影響人員正常通行的情況下,自動、實時完成人臉圖像采集、金屬探測、身份采集,完成人員信息的快速建庫,依托已建立的數據庫模型進行快速比對;X立方系列產品包含聚立方、研立方、智立方、視立方、車立方,聚立方能解決數據資源匯聚難、標準欠缺、質量不明、整合弱、共享差、應用少等問題;研立方是面向智慧新警務的算法模型智能應用服務平台,能提供全息檔案、深度研判、異常發現等常態化算法模型;智立方是面向社會大眾與領域用戶等用戶的開放知識平台、開源應用平台、共享研發平台、智能服務平台;視立方能實現人臉屬性檢測和識別、行人屬性檢測和識別、行人再識別、車輛屬性檢測和識別、人群屬性檢測和識別、異常行為識別等功能;車立方利用物聯網、GIS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能實現對車輛定位、跟蹤、預警、司機身份識別等功能,實現對車輛的精細化管理。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能全面提升對流動人員、重點人員的管理,對重點場所的防護、智慧安防建設意義重大”,項目專家表示,該系統已在G20峰會、亞歐博覽會等重大活動安保及社會安全事件偵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數據+司法”,讓司法公正更貼近

與如火如荼的智慧政務、智慧安防發展同步,“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的智慧司法建設,也在全國各地穩步推進。本屆展覽,中國電科展示了中國大數據司法研究院最新實踐成果——司法大數據資源共享平台。

據悉,司法大數據資源共享平台以全球最大的司法數據資源池做支撐,針對法院內部數據分散、割裂,無法共享和深度利用的問題,搭建數據統一存儲、數據統一標準、數據統一服務平台,實現數據在法院之間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的共享利用,徹底解決司法數據一體化問題,為司法數據的集中治理、深度挖掘、宏觀分析、管理決策等提供有力支撐。

“司法大數據資源共享平台能夠實現法院本級共享、法院上下級縱向共享、司法領域的共享、其他部委及企業的外部共享,為用戶提供數據治理、數據管理、共享交換等數據服務。”據專家介紹,司法大數據資源共享平台在開發實施過程中,已梳理、沉澱出《法研院數據標準1.0版》,完成民事、刑事、執行等類型,20大類、75小類案件數據梳理,規範數據表2400余個,涉及規範數據項29000余項。

從孤島到生態圈,伴隨著行業大數據的交融共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為各個行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經濟日報 記者:沈慧 責編:張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