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比亞迪的開放賭局

財經決策第一號ENNweekly(?長按可複製)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路夢怡

如果比亞迪沒吸引到眾多個人開發者,只和互聯網企業合作,開放就可能會淪為噱頭。

2018下半年,比亞迪進入“反擊”階段。

6月,全新一代比亞迪“唐”上市;8月,全新一代比亞迪“宋”上市;9月初,比亞迪召開了全球汽車行業第一個開發者大會;9月末,比亞迪秦Pro也迎來了上市。

“反擊”一說是因為比亞迪2018上半年的表現不佳。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比亞迪上半年淨利潤4.791億元,同比下滑72.19%。

除了比亞迪自己所反思的補貼問題,長期的業務封閉,也是比亞迪錯失進一步突破機會的重要原因。

醒悟的比亞迪開始改變策略。除了密集新車上市,無論是在電池還是智能化領域上,“開放”二字,成了比亞迪變革的主題

“從封閉走向開放,是手機智能化的關鍵。當前,汽車行業也到了這樣一個節點,需要邁出全面開放的第一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20年或者30年後,我們再看,今天比亞迪的一小步,會是變革汽車行業的一大步,會是顛覆智能生態的一大步,更會是重塑人類生活方式的一大步。”

目標很巨集大,只是開放這張牌,也充滿了變數。

封閉體系雙刃劍

技術起家的比亞迪,一直有一套自己的垂直整合模式:電池、電阻、電機等汽車零組件都自給自足,不需要向第三方採購

在王傳福看來,通過垂直整合,能使得成本比採購供應商的降低30%左右,讓自家的汽車更具價格競爭力。

同時,這也是出於集成創新考慮。比亞迪方面人士認為,只有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術和生產環節,才能在變革期快速切入新的製造領域,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洽談合作上。

在這種戰略布局下,比亞迪也在創新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績。例如比亞迪推出了帶遙控功能的智能鑰匙、手錶鑰匙,DM雙動力混合系統也是全球首創,比亞迪也因此有了一批忠實的“迪粉”,這是國內其他車企沒有的現象。

但封閉體系也產生了一些副作用,閉環的生產模式在如今已不具備較大的成本優勢,單槍匹馬的生產模式也已無法與各取所長的開放合作相抗衡。尤其是比亞迪自產自銷的電池生產系統,更讓它錯過動力電池行業變革趨勢。

比亞迪一直以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為主,技術水準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但由於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國家政策扶持等因素,三元鋰電池逐漸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主流,當一直在磷酸鐵鋰領域埋頭苦乾的比亞迪回頭看時,出貨量冠軍的位置已被其他企業反超。

智能駕駛領域,比亞迪此前的存在感也不高。外界不太了解的是,比亞迪在布局自動駕駛的時間很早,起初比亞迪內部自己研究過無人駕駛,在研發過程中,發現需要很精密的地圖,為此還選擇和互聯網巨頭百度開展合作。

但相對於汽車,比亞迪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雲軌智能駕駛,這讓它的智能汽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加速轉型

意識到問題的比亞迪,很快開始改道。

今年6月,在比亞迪全新一代唐上市發布會中,王傳福宣布比亞迪要全面放開:一方面開放全供應鏈,全球共享電動車平台;另一方面全面開放智能網聯繫統

比亞迪電池也不再自產自銷,而是與長安汽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擬聯合投資50億元人民幣設立合資公司,進行動力電池生產、銷售。此次合資合作中,雙方還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諸多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

電池技術路線上,比亞迪轉而大力布局三元鋰電池。比亞迪近期在青海新建了一座18GWh的生產基地,預計2019年中旬正式投產,建成後,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將由16GWh增加至34GWh,其中三元鋰電池佔25GWh。

產能提高的結果是有了業務拆分的實力。今年3月,比亞迪表示目前正在做動力電池的業務剝離工作,預計2018年底或2019年初會拆分完畢,2022-2023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公司會獨立上市。

汽車智能化方面,比亞迪正式發布D++開放生態,將向所有開發者提供開放的接口、車輛數據和控制權限。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史無前例地對外開放車輛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王傳福舉例表示,一個手機最多才13個傳感器,卻產生了1700萬手機 App,同理,341個汽車傳感器的全面開放,也將衍生出超級量級的汽車生態。

在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層面,除了百度,比亞迪還表示將和地平線、微軟、科恩實驗室、阿里雲、華為、博世、科大訊飛等一眾公司就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進行合作。

在其他車企依然爭取軟體單一維度開放的時候,比亞迪已經進入了硬體開放的層面,比亞迪方面表示,今後的身份將轉型成為“智能汽車硬體標準平台提供商”

需要直面挑戰

開放是大勢所趨,但轉型背後,比亞迪要面臨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電池方面,對外供貨的比亞迪出貨量會大幅提升,但作為整車廠,其他車企考慮到和比亞迪的同業競爭關係,是否願意採購比亞迪的電池,是個問題

未來比亞迪將電池業務獨立上市,或許會降低其它車企的顧忌心理,但和整車企業的合作需要一個周期,這段時間內,比亞迪的電池出貨量能否迎頭趕上?

智能化方面,以目前智能網聯的開放水準,整車開放性越高,安全風險也就越大。開放了基層傳感器數據和控制權限,表明這些數據可以被第三方隨時調閱使用,這首先關乎到駕駛者的性命安全。

比亞迪的全面開放舉動,也被合作者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認為任重道遠。“目前汽車安全問題比大家想像要嚴峻,遠程劫持、GPS欺騙、雷射干擾等手段都會給用戶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傷害;只要是人寫的軟體,就一定可能會有缺陷,我們叫‘漏洞’。有漏洞在所難免就會被人利用,一旦被人利用,一個很小的漏洞可能就成為一場車禍的災難。”

至於比亞迪將手機和汽車的傳感器數量相比的說法,有業內人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這也並不是一個層面能討論的問題。手機應用之所以達到千萬級,是因為廣大的用戶群體和價值鏈,汽車的銷量則與手機的量級無法比較,與智能手機相比,開發汽車應用的成本也要高得多,開發一個APP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而要從技術更為穩定的ios和安卓平台中爭取更多的個人開發者,比亞迪除了舉辦開發者訓練營對其進行培訓,並在投融資、用戶獲取、商業落地等方面對其進行支持外,暫時還沒有特別顯著的優勢。“如果最後比亞迪沒吸引到眾多個人開發者,仍然只和互聯網企業合作,那麽之前的開放就變成了噱頭。”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封面圖片:人民網資料圖

總監製:金風

監製:程瑛

責任編輯:王婷、楊萌

任何事宜請後台留言

喜歡的朋友請多多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