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股票認購為何遭遇滑鐵盧?雷軍能否力挽狂瀾

  本以為雄心勃勃的小米,憑借獨創的“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鐵人三項模式能夠征服全世界,但小米的美國路演之行卻沒有成為一把利劍。小米沒有博得美國資本市場的厚愛,多家機構的冷眼觀望當是令雷軍很不自在。

  這不是主要的,重點在於小米返回之後,香港市場給予小米的反應。

  6月27日,據香港媒體報導,時富金融及輝立被投資者抽飛(取消認購)約17億港元。14家券商累計借出孖展(保證金)逾97億港元,相當於超購3.06倍。

  業界普遍預期小米最終或僅超購約5至10倍,凍資約240億港元。抽飛是取消認購的意思,說白了就是本來是要認購的,但現在突然反悔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反悔。

  小米出現抽飛不全是因為小米美國之行,但美國資本市場對小米的反應,或多或少動搖了香港某些機構對小米的信心,以至於出現抽飛的情況。

  美國資本市場為何不積極認購小米而是保持觀望?

  一句話,美國市場不買小米模式的單。

  為什麽不買單?因為美國有太多科技互聯網大牛,即便是一些公認表現優異的美國科技公司,都不一定被某些投資機構看好,又何況是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路演。

  小米到美國當然會稱自己是科技公司,但在蘋果、谷歌等公司的“襯托”之下,小米就相形見絀了。若小米重點提公司的互聯網屬性,美國還有亞馬遜、Facebook等一眾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小米也無法與這些公司PK。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美國科技與互聯網公司的對比,再翻看一下小米的盈利業績,美國資本市場:一方面不會高看小米,你說你是科技公司但盈利卻不怎麽好;

  另一方面他們可能看不懂小米,因為還沒有類似小米模式的企業給予其做參考,市場要麽不會給予小米高估值,要麽只能在一旁觀望。

  相較與香港市場對“小米是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公司”的定位問題爭論,估計美方市場更看不懂小米的企業性質:

  1、你說你是技術創新型公司,但你的技術在哪裡?

  2、你能否像谷歌一樣在人工智能、VR等多個領域擁有較多的技術及專利?

  3、能否如蘋果一樣能夠自行設計並生產CPU與GPU?

  顯然這些都不是小米所長。由此來看,在美國佬眼中小米更高的權重屬於模式創新。

  事實上,相對於科技研發創新,美國市場似乎更看好中國那些模式創新性的公司,這在當前的美國股市可見一斑。美國市場很看好“複製美國模式”的中國企業,因為他們深刻認同中國市場的規模效應,並且這些模式也已經在美國得到了驗證。

  只是,小米沒有也不會給自己貼上“模式創新”標簽,科技創新與互聯網企業是小米誕生以來就貼上的標簽,這樣美國市場此次只能給予小米不冷不熱的態度。

  從市盈率上來看,5月份剛提交招股書之時,有媒體以小米去年54億盈利來計算,若小米估值達1000億美元,其市盈率超百倍。

  至6月份,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小米的公允價值約在650億至850億美元,相當於其2019年調整後盈利預期的27至34倍左右,其他機構給予的估值也在這個數字範圍上下。

  而根據彭博社數據,蘋果公司當時的市值為2019年調整後盈利預期的14.5倍,小米的估值水準約為蘋果的兩倍。

  但小米估值在不斷的質疑聲中縮水,甚至有投資者表示,如果將小米歸為A股硬體公司,其估值應不足200億美元。這與雷軍為小米估值的550億美元相去甚遠,550億美元還是小米上市前最調低估值的結果,這或許已是雷軍的底線。

  在這個前提之下,小米美國路演,觀望仍為許多投資者的態度,可能大部分美國資本機構已不認同小米市盈率能超過蘋果2倍的評估,他們並沒有看出小米的誘人前景,即便雷軍著重強調小米是新物種。

  在資本市場,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其所代表全新模式及最新體驗,一般而言會走向兩個極端:

  因為顛覆性的創新深市場歡迎備受資本市場推崇,從而給予足夠高的估值並樂於購買;

  因為概念過於新潮或者無法引起市場興趣不被資本市場看好,進而給予相對低的估值。

  小米既是第一個將以CDR形式上市的公司,又獨創了不同於其他中國任何科技及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兩重全新屬性疊加起來的效應,使得這個新物種反而不被市場認可。

  當然,還有一點在於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使得美國市場不敢輕易給中國企業好的評估,即便中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

  但我還是認為,小米是值600億美元以上的,主要還是在於小米生態的價值。

  小米通過手機業務積累的大量用戶、工業設計、供應鏈管控、品牌、管道、資金等資源能力,已經築造了相當量級的行業壁壘以及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也正在提升。未來也有很多可想象的多元交錯上升太空,假以時日必定會將該效應放大,在資本市場的走勢也將是上漲的。

  而在市值方面,小米似乎還有一層防護罩。作為中國CDR上市排頭兵,小米此次上市前資本市場的熱情及初始市值,決定了後面相繼上市獨角獸的資本市場表現,前者與後者是一榮俱榮的關係。

  相信相關機構不會坐視不理,之所以現在不發聲主要還是看海外對小米模式的反應,而海外資本市場最終購買的情況眼下還不得定論,仍舊要看最後一天的表現。

  接下來,就看雷軍以及其身後的能人異士能否力挽狂瀾了。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