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紫禁城裡的皇帝怎麽過年?各事均有時間表 並沒滿漢全席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今年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舉辦“紫禁城裡過大年”系列活動,基於文獻和實物的留存情況,全面展現清代過年習俗,內容則是漢文化大框架下歷代相繼的禮俗。

其實皇家過年和咱們也差不多。收工放假、打掃布置、吃喝玩樂、嘮嗑拜年。比如放假,臘月二十左右,清宮封印放假,具體日期由欽天監擇吉日,布告天下。各級官府同時封印,正月再擇吉日開印,恢復正常上班。

以下提供一些清宮過年參考,小夥伴們也可考慮酌情get同款。

布置篇——室內豪奢盆景 室外張燈結彩

為烘托節日氣氛,清宮不僅擺放真花,還會擺放一個盆景上有多種珠寶的像生盆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介紹,像生盆景,又稱寶石盆景,用金銀、珠寶、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貴材料製作,配以金銀、琺琅、玉石、漆木等做成的盆,工藝考究,色彩絢麗,寓意吉祥。

例如,下圖中的銅鍍金嵌琺琅海棠式盆紅珊瑚盆景,採用整枝紅珊瑚製作,珊瑚樹高度超過60厘米,形態自然,枝乾粗壯,是故宮博物院目前收藏的最大的珊瑚製品。如此貴重的盆景,皇帝一般很少賞人,都是擺在自己家。盆景通常由內務府工匠、“三織造”(江寧織造、蘇州織造、杭州織造)、揚州鹽政等機構製造。

故宮珍寶館展出的銅鍍金嵌琺琅海棠式盆紅珊瑚盆景 圖/鮑安琪

故宮器物部副研究館員劉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此類像生盆景,並非長期擺在一處,按現有記載來看,平時擺放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在年節、有慶典時才拿出來擺在生活起居的室內,烘托節日氣氛。劉嶽介紹說,像生盆景和天然盆景自然生長不同,宮廷常常把鶴鹿同春、祝壽、祈福等吉祥符號加進去,比如鶴、佛手、桃,符合節慶時對吉祥的要求,討一個好口彩。

春節期間,故宮珍寶館西廡南展廳集中展示像生盆景類文物。據介紹,故宮內還有很多類似的像生寶石盆景,此次展出的盆景需保存狀況好、適宜長期陳列,而有機材料的盆景,比如象牙,此次基本上未展出,點翠材質也只有兩盆,是故宮新修的,可能展出一段時間後就換掉。

在室外,皇宮和民間一樣,過年有掛燈籠的習俗。清代宮廷沿用明代舊製,臘月二十四要在乾清宮丹陛上下各立一對天燈和萬壽燈,到二月初三左右撤下。乾隆五十四年開始在皇極殿增立一對萬壽燈。另據清代內務府文獻記載,除乾清宮、皇極殿外,毓慶宮、建福宮、養心殿等處均豎有天燈。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萬壽燈主要承擔裝飾功能,體現美好寓意。萬壽燈高度在十米以上。燈杆雕刻雲龍,頂部有亭,下端插在漢白玉石座中,四周還有四根戧木支撐。燈亭下有八個雲龍挑頭,用以懸掛燈聯,每燈懸掛燈聯十六幅;每聯二十字。乾清宮燈聯文字沿用明代,皇極殿燈聯則為江南才子彭元瑞撰寫,歌頌乾隆帝的文治武功。

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後後要調用八千多人次。節儉的道光帝在道光二十年(1840)把該項活動取消了,天燈、萬壽燈已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近200年,因此此次在乾清宮區域豎立萬壽燈和天燈,是兩百多年來故宮內首次出現的景象。

故宮參與複原萬壽燈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清代時紫禁城也只在過年時才會立萬壽燈和天燈,今年故宮過年特地把它們複原出來,擺放在乾清宮。萬壽燈和天燈原文物燈柱是木頭的,但由於木頭不易接受風力的考驗、安全系數不高,且不易找到這麽高的木頭,造價過高,因此複原的燈柱為銅製。

據介紹,由於沒有完整模型,只有目前在午門上展出的小型模型,文史記錄上也只是片段語言,因此這次的一比一複原難度較大。例如頂部亭子上有龍形托,龍上立著八個仙人,仙人上面還有走馬的設備。仙人原文物都留存在庫房中,需將它們一件一件找出來重新掃描用於複原製作。整個萬壽燈製作時間約為半年,一邊考證一邊製做,局部逐步進行。

在目前留存的資料中,天燈只在一幅畫中出現,即《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中的“正月觀燈”,此次天燈也是根據此畫複原。

除了掛燈籠,紫禁城每年臘月二十六懸掛春聯。與當今的習慣不同,宮裡的春聯不是除夕之日才張貼、全年不摘,而是在每年臘月二十六懸掛,從乾清門、乾清宮等處開始,依次鋪開;二月初三撤下春聯門神,也是按照同樣的順序。撤下的春聯門神統一由製造庫保管,以待來年再次懸掛。

乾隆年間的張照頗得乾隆帝賞識,據說曾有為乾隆爺代筆寫春聯的榮光。而得到皇帝親自書寫的春聯,也是臣子們莫大的榮譽。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新歲前夕,乾隆皇帝禦書“春送來一門吉慶,天賜與兩字平安”春聯,賜給時任南書房行走、內閣學士的張照。

明清兩代,宮裡的門神不是貼的,而是裝裱成框以後掛起來。宮廷根據不同的位置貼不同的門神,在外朝以武門神為主,在內廷以文門神、仙女門神和童子門神為主。

今年過年期間,整個故宮的開放區域都按照清宮舊俗複原年節裝飾,道道宮門掛年畫、貼春聯,長廊懸掛各色宮燈。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是自故宮博物院1925年建院九十多年以來,第一次按照清宮的樣式,掛年畫、貼對聯。她介紹說,對聯遠看似乎不太紅,是因為底紋有淺黃色雲龍紋,奪了一些紅色,底色的紅色依然是飽和的紅色,這是清宮的式樣,午門展廳裡展出的皇帝寫的對聯,也是這樣的底紋。

今年過年期間,故宮還在午門雁翅樓展示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的福字,遊客可以現場比較皇帝書法哪家強。

娛樂篇——宮廷“春晚”

任萬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看戲是皇家最愛的娛樂項目之一,有皇太后時皇帝陪著皇太后看,沒有皇太后的話,皇帝和他的皇后、後妃、兒女一起看,和我們現在家庭看春晚一樣。

但宮中除夕那天的戲從早到晚演一整天,有時從早飯開始唱,有時候皇帝中途去接受朝賀、給老太后拜年、舉行國宴等等,之後再回來聽。

任萬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主要看昆腔、弋腔、皮黃,和我們現在的戲目並不一一對等。演員戲班有內學、外學兩種,內學是太監組成的戲班,外學是民間戲班和一些內務府包衣演員。

2019年1月9日,在故宮對於養心殿進行大規模修繕時,由於所有建築的局部都要打開查看狀況,修繕人員在養心殿西配殿南山牆前簷金柱處的一個透風處,發現一卷紙質文物,確定是戲目折。戲目折如同當今春節聯歡會節目單。

任萬平說,那個位置本不是放戲折的,至於戲折為什麽會在那兒,目前未知。這是很偶然的發現,經查,道光四年在西配殿的那個夾道處曾進行過扮戲,據猜測,演員可能有什麽特殊情況放在那兒了,對此故宮還會進一步研究,有成果時也會公布。

這兩份戲目折記錄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那天演戲的地點、戲目、演員,經研究,故宮確定這是道光年間的,更準確地說應是道光四年的戲目折。戲目在三個地方上演,分別為漱芳齋屋內“風雅存”戲台、漱芳齋院內“升平葉慶”戲台和乾清宮。戲目折上寫道當時在漱芳齋內部“風雅存”戲台上演《升平除歲》(昆腔)、在乾清宮上演《金庭奏事》(弋腔),與文獻記載對應。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館員展夢夏介紹說,大年三十開場的第一部戲,叫《升平除歲》,有一個太平莊老人出來,看見國家升平,把國家好好誇了一番,說這一年過得非常好,也是對皇家、對國家的一種讚頌。

據展夢夏介紹,道光四年有明確記載,第一出戲大約早晨5點18分開演,每一出戲有長有短,根據皇帝活動的時間,如果戲太長了,皇帝說:台上站住戲,即台上暫時不演,皇帝回來之後接著演。

展夢夏說,此次發現的兩份戲目折上寫道,曲目有19出,一份上有13名演員,另一份上有16名演員。曲目有三類,第一類:節令承應戲,乾隆初年曾命大學士張照定製,如除夕演《升平除歲》、元旦演《喜朝五位》《椒柏屠蘇》,元宵演《萬花向榮》等。過年時,宮中還會上演連台本戲《升平寶筏》、折子戲《遊園驚夢》、燈戲《萬年長春富貴燈》等,到某個節就演某出戲,使戲曲儀軌化,因為當時是禮樂國家,音樂也是禮製性的;第二類:文學性的戲,比如昆腔雜戲《白兔記》裡的《回獵》、比較出名的三國戲《走馬薦賢》、酒宴最後一般的弋腔承應戲《瞎子拜年》;第三類,娛樂性的戲,比較有特色的是水滸戲《時遷偷雞》,講述了時遷偷店家的雞吃,這個故事很平凡,但演員拿油紙放在嘴裡,點一下火,演員會去吐火。

《時遷偷雞》現在也很常見,各大京劇院團時有上演,但少見噴火的表演。

吃喝篇——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餃子

任萬平說,嚴格地來講,並沒有真正的滿漢全席。清代皇帝平日都是獨自用膳,只在年節時才與後妃們一起吃飯,稱為“家宴”。大年初一的家宴一般是早膳,在上午7點舉行,地點在乾清宮,有時也在漱芳齋後殿金昭玉粹。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館員韓倩介紹說,團圓宴雖然叫做家裡的團圓宴,但並不像我們現在想象當中皇帝全家人都在一起。

帝王之家,尤重男女大防,皇帝與後妃,與包括皇子在內的宗室需分別聚會。 皇帝嬪妃眾多,年輕的嬪妃甚至比有些皇子還小。為避免產生不當關係,需要隔絕他們之間的接觸。宮中規定,後妃在50歲以後才可與非親生皇子見面。大大小小的宴會、雨露均沾的賜贈,彰顯著皇帝與母親、妻子、兒女、宗室間,嚴格等級制度下的骨肉親情。

家宴分成兩個部分進行,一般在早晨皇帝會和他的後妃用餐,到了下午才和宗親、皇子皇孫、一些近支的王公一起用飯。

宮廷家宴的餐具分等級,皇帝用金龍碗、金龍盤,桌子共上108種各色吃食,皇后用裡外全黃暗雲龍盤碗、金杓筷,各色吃食減為64種,貴妃以下就沒有金餐具了,每桌上32種食物。皇帝居中,皇后在皇帝的東側稍後,嬪妃席列在東西。

春節飲酒喝的是屠蘇酒,這是一種藥酒,具有辟疫氣、令人不染瘟病的功效。皇帝的酒杯是專用,例如乾隆年間的金甌永固杯,金質、鼎式、圓形、直口,一面中部鏨篆書“金甌永固”,一面鏨“乾隆年製”四字款,外壁鑲嵌寶石、點翠。

午門展廳裡複原陳列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春節時宗親宴的場景,宴桌上排放的餐具參照了當年的清宮檔案,使用文物超過100件。

皇家過年也吃餃子,但皇家的餃子基本上為素餡。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檔案記載,皇帝新年吃第一頓餃子是在正月初一凌晨三點。皇帝駕臨乾清宮西側的弘德殿,太監用雕漆飛龍宴盒送來一盤餃子,放在一個紅漆雕刻的小桌上,這個小桌面上因為雕刻了大吉葫蘆的圖案,所以又稱大吉寶案,餃子盤就放在“吉”字上。這盤餃子一共4個,其中2個包著錢。吃到有錢的餃子就表示一年吉利。

韓倩介紹說,那天乾隆帝把兩個吉祥錢全部吃出來了,吃了三個餃子,剩下一個沒有通寶的餃子,被送到了佛堂上供。

應酬篇——皇帝很忙

宮中年節各事,均有時間表。臘月初八,皇帝觀冰嬉;臘月二十左右,擇吉日放假;臘月二十三,祭灶;臘月二十四,設萬壽燈、天燈、放爆竹;臘月二十六,貼春聯、掛門神、掛宮訓圖;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太廟祫祭;除夕,保和殿宴請蒙古王公、賞戲、守歲;大年初一,開筆書吉語、授時、禮佛、祭天、祭祖、家宴、與宗親宴、向皇太后行禮、太和殿受賀宣表、國宴、寫《心經》、賞戲;正月初二至初十之間擇日,重華宮茶宴;正月初二以後擇吉日,皇帝與皇太后新年宴。

新年之際,當王宮大臣在太和殿、乾清宮向皇帝行禮時,需演奏中和韶樂。中和韶樂源自古代雅樂,樂章辭藻由翰林院撰擬,內容多為四海升平、萬國鹹寧的祝福之辭,康熙八年初定,乾隆七年重撰。

辭舊迎新之時,皇帝會向家人、宗族、大臣等贈送禮物,稱為“饋歲”,以濃親情紐帶、洽君臣關係。

重華宮茶宴上,受邀的均是飽讀詩書的大學士和翰林,有點類似新春團拜會。皇帝賜飲三清茶,三清茶以雪水烹茶,加入松子、梅花、佛手。即席聯詩,賞賜有差,體現皇帝對國家棟梁的殊恩隆眷。有文獻記載,乾隆帝在祭灶時曾自擊鼓板,吟唱清代八旗創製的曲藝形式子弟書《訪賢》。

接受朝賀、親友相聚、吟詩作唱,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年節應酬了。

陽和啟蟄,品物皆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說,今年故宮過年系列活動包括午門雁翅樓上的展覽、立起的萬壽燈和天燈、中華老字號展覽、數字沉浸展、改陳後的珍寶館和新鍾表館等,營造出紫禁城過年的氛圍情景。

單霽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除珍寶館、鍾表館外,今年春天陸續會有更多的館開放,如家具館、古建築構建館等都會在今年與大家見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