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坪醫院研發高血壓新型診療技術 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7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名單近日揭曉,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曾春雨教授領銜研發的高血壓新型診療技術及臨床應用,歷時17年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榮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探索出了高血壓及其併發症診療的新機制

近十多年來,高血壓已上升成我國第一大疾病,由其引發的併發症包括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等,更是導致傷殘,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高血壓防治形勢嚴峻,2002年18歲以上成年人患病率為18.8%,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從1991-1997年的2.9/100人年,上升到2004-2009年的5.3/100人年。根據2010年的研究,我國每年因高血壓死亡近300萬人,佔全部死亡原因的1/4。

早在2000年,曾春雨教授團隊在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項目等支持下,深入研究高血壓及其併發症的發病機制、尋找新的防治手段、優化診治流程,曾春雨教授連續17年不斷地對高血壓及併發症診療新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持續突破,最終探索出了高血壓及其併發症診療的新機制。

高血壓屬於慢性病,由於高血壓機制不清, 研發眾多的單靶點藥物,很多病人不得不聯合用藥,用藥成本高昂,且限制了降血壓藥物療效的發揮。如果能夠找出各靶點異常產生的共同病因,一次用藥,將會大大的減輕減少病人的痛苦和麻煩,為了攻克這一難關,項目組團隊研究發現了GRK4 (一種激酶)是高血壓狀態下眾多G蛋白偶聯受體功能異常的原因,研發了GRK4抑製劑Irisin(鳶尾素),試驗發現其相比同類藥物具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該研究對於治療和降低高血壓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冠心病的早期發現提供了敏感指標

除此之外,項目組在高血壓併發症又有一重大發現,由高血壓引發的併發症——冠心病,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冠心病在出現癥狀之前有一定的潛伏期,很多病人往往等到出現心絞痛等癥狀時才發現已經患上了病症,常常容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針對高血壓併發症——冠心病診斷時機滯後,曾春雨教授團隊發現長鏈非編碼RNA CoroMarker為冠心病早期標誌物,為冠心病的早期發現提供了敏感指標,在冠心病潛伏期就能夠查出病症,實現了冠心病早診早治。

曾春雨教授的高血壓及併發症診療新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系列成果在《自然·通訊》等雜誌共發表論文81篇(SCI論文33篇)。曾春雨教授先後獲得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5個獎項;30餘次在美國高血壓年會等國際會議發言;該項目培養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各1名,培養博士8 名、碩士18 名;曾春雨教授擔任國家心血管疾病國際聯合研發中心主任、重慶市心血管研究所所長。

研究團隊先後獲教育部「代謝性心血管病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代謝性高血壓創新團隊」,科室和實驗室分別獲批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重慶市高血壓研究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心血管病臨床研究中心;對我國心血管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