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血助眠——酸棗仁~

中醫認為「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意思是味道或氣味濃厚的本草有溫陽益氣的功效,而味道偏淡一些的就只有「疏通」的作用。大棗和酸棗便是一對很好的例子,大棗非常甘甜,因此有補養的功效,常作為各種養生膳食的「百搭品」。而酸棗甜中帶酸,酸棗樹則渾身帶刺,因此便有助於行氣開結。而果仁的作用一般正好和果肉相反,酸棗肉主通,酸棗仁便主補。酸棗肉多用於祛風除濕,使人體之氣走向外周;而酸棗仁的作用方向剛好相反,是幫助人體把輸出去的氣血「收回來」。

中醫理論認為,酸性具有收斂的作用,對於思緒紛亂的人群來說,繁重的工作生活節奏使得心力交瘁,而酸棗仁正好可以收住這些紛擾雜亂,使氣血回歸平靜。酸棗仁所治之失眠多與血分有關,中醫認為心主血,肝藏血,《內經》有「人臥則血歸於肝」一說,意思是人躺倒並減少活動的時候,原本輸送到四肢百骸的氣血會迴流到肝中,肝血充盈後,肝氣回收,人便會慢慢產生倦意,進入香甜的睡眠中。

而血虛的人呢,雖然也躺下了,但迴流的血不足以涵養肝氣,人就總睡不著或者睡得不夠踏實。這就像對著一個空瓶子灌入清水,灌入的水好比肝血,瓶子裡的空氣好比肝氣,水灌得足了,氣就沒有那麼亢盛,因此會睡得好,反之則會出現失眠等問題。而酸棗仁味甘色紅可以補血,同時它又有回收」氣血的特性,更能幫助人體把更多的「氣血」收攏到肝中,因此可以較快地發揮助眠的作用。

因此,酸棗仁適用於心煩思睡但難入睡、津傷口渴的人群,如果失眠患者出現身體重著、疲倦乏力、舌苔濁厚等痰濕之象,則需要配合健脾化痰之品,如陳皮、白朮等;如果出現疲勞、怕冷、腹瀉、口乾但飲水不多、手足冰冷等陽虛之象,則應相應配合溫陽之品,如北芪、益智仁等。

往期精彩回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