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過半高校表現“差強人意”,新工科改革面臨“路徑之爭”

大學新工科改革,正是如火如荼之時。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圍繞新工科主題召開的各種研討會已達1000多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新工科專業已有500多個……

但是,根據教育部去年底對國內工科優勢高校開展的一項評審,僅38.9%的新工科改革項目推進良好。換言之,六成開展新工科改革試點的高校,進展離預期尚有距離。

在日前複旦大學主辦的“新工科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暨綜合性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進展交流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是新工科改革的深化之年。“那些評審不合格的高校,其新工科建設方案將全部推翻,從頭開始。”

據悉,教育部還將推出不同類型高校新工科建設的示範工程,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人才供給側改革。

這一輪改革,比大學更著急的是企業?

不論大學是否願意,飛速發展的產業革命正推動甚至迫使大學啟動新一輪人才培養變革。

盤點歷史可以發現,過去三次產業革命都給大學教育帶來了巨大影響。

伴隨第一次工業革命,“保守”的法國大學開始出現工程師學校,並啟動英才教育。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出現了新大學運動,在這一運動中,牛津、劍橋在辦學上的“保守”,使得倫敦大學學院等一批新的大學成為英國優質大學教育的代名詞。第三次工業革命促使信息產業大發展,這也使得美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出現了巨大變化。據悉,上世紀80年代初,全美每年只有2000多名計算機專業人才從大學畢業,到了90年代末,這一人數超過了8萬人。

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普渡大學等在內的全球知名高校近年已紛紛開啟工程教育改革。兩年前,教育部也提出了新工科改革計劃,推動產業升級換代的人才供給方——大學進行改革。

此後,大部分綜合性大學和工科大學都參與到這場改革中。不過,相比於大學,更著急的是企業。新工科改革一經推出,就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

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018年,就有662家企業支持了總計2.35萬個高校新工科項目,企業為新工科改革提供經費及軟硬體支持約82億元,助推各類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教育部2018年新批準設置的專業點有:機器人工程專業60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50個,智能製造工程專業4個,智能醫學工程專業2個,智能建造專業1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5個等。

而在2019年高校申請設置的專業點中,人工智能專業38個,機器人工程專業108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33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100個,網絡空間安全專業36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26個等。

然而,過去兩年的新工科改革的狀況,並不盡如人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負責人吳愛華介紹,新工科改革自推出後,就將高校分為三類:一類是綜合性高校,一類是工科優勢高校,還有一類是應用型工科高校。去年,教育部在天津大學對工科優勢高校的新工科改革項目開展評審,發現只有38.9%的項目被評為“良好”,另有56.19%的高校只能算是正常開展,還有4.9%的高校項目被評為“差”。

調查發現,新工科改革項目在推進中,最大的阻力是“學校支持不到位”,且學校對產業需求的認識比較模糊。在產學研協同方面,有41%的項目被專家評分為3分(滿分5分),個別項目甚至低於3分。

此次論壇上,產業界代表、阿里雲相關負責人解航稱,去年參加了多場高校人才招聘,但在和大學校長交流時,有些校長直言,學校裡的教學內容已經十多年沒變過了。“現在的新技術一年甚至會有幾次迭代,大學裡的教學卻十多年不變,這對於人才培養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沒有基礎科學研究,新工科是無本之末?

新工科改革對於大學來說,最主要是對標未來產業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但新工科改革,究竟是基礎科學研究先行更重要,還是培養人才的創新潛質和動手能力更重要——這成為此次論壇爭論的焦點,即便是各大名校的校長們,對此也各執一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就認為,沒有基礎科學研究就不可能有什麽新工科改革。他引用錢學森多年前發表的文章稱,清華大學太偏工科,北京大學太重理科,而中國缺少的創新人才是介於工科和理科之間的。包信和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年來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參加兩年的數理化生的基礎科學學習,兩年後再選擇專業,進行專業學習。 “沒有基礎科學研究,新工科是無本之末。”

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負責人的看法,和包信和基本一致。

但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發起人李澤湘卻持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近年來輔導了不少創業的年輕人,最大的感觸是,大學培養出了能夠很好地回答老師問題的人,但培養不出發現問題、定義問題,並且能推進問題研究的人,而這是工科人才最主要的能力。如果不會發現問題、定義問題,何談創新能力?”

李澤湘畢業於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該校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調查就發現,大學授課的課時數與學生的成功程度和比例成反比。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讀計算機本科時,四年學40門課程,學校都認為太多,影響了學生的能力培養。而目前,國內大學本科的課程數至少60門。比如,清華大學有78門,共178學分;上海交通大學至少61門,共223個學分。

“對工程人才來說,數理固然重要,但是學得再好,如果學生缺乏興趣,創新缺乏熱情,根本不可能有什麽新工科人才。”李澤湘說。

一致被看好的歐林工程學院,為何難以被模仿?

論壇上,有一所學校被不少學者反覆提及,它就是1997年成立、2002年開始招生的美國歐林工程學院。這家學院過去幾年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高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約20%的畢業生創業,50%的畢業生在著名大學讀研究生。而這所學校完全是通過項目來遴選人,並且每個學生在校期間都要完成25到35個設計項目。

國內的新工科改革究竟是效仿歐林工程學院,還是以兩年前啟動工科改革的麻省理工學院為參照,亦或是對標在工程教育領域一直保持領先的史丹佛大學?

不少學者提出,新工科改革必須有符合我們自己實際情況的 “中國方案”。而其核心也許在於,大學通過變革提供更寬鬆的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長黃廷祝直言,該校曾經有團隊研究了一年多歐林工程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發現根本無法照搬,理科與工科的思維邏輯不同,而歐林工程學院采取的是小而精的人才培養方式,一年招80名學生,一名學生4.5萬美元學費,而實際培養成本高達10萬美元/年,學校基金會規模達3.5億美元。這樣的投入,國內絕大多數高校目前都很難做到。

談及以理科為基礎培育新工科的改革路徑,複旦大學副校長徐雷稱,該校曾經嘗試過,但花費十年卻沒有成功。“以項目育人,目前學校小範圍試點是成功的,但要全面推開,對於綜合性大學來說困難重重。”即便是工科更見長的清華大學,也遭受過同樣的失敗。

事實上,項目育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相關報告中曾詳細闡述過,這是培養面向未來人才的最有效的方式。

究其原因,不論是先啟動基礎科學教育,還是實施項目育人,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才是新工科改革走向成功的根本推動力。

清華大學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林健去年調查了美國普渡大學的工科改革,發現學生在教學中擁有相當主導權,包括開什麽課,學生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利。史丹佛大學也是如此。“在知識獲取非常方便的今天,大學新工科建設不可能再是老師和學校的自娛自樂了。”

毫無疑問,新工科改革將帶來大學的變革。“新工科改革必須面向未來發展培養卓越的、有創造性的工程人才,以適應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需要。”吳愛華說,傳統的以老師和學校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需求。新工科改革的未來走向,必須“真正以學生為中心”。

正如很多與會專家所言,大學在教與學上一直有一套慣性思維模式。比如,學生的學習必須有人教,老師對學生開展教學基本是建立在消極假設上的:你不能做,你做不了。再如,學生在課堂基本是被動學習、而且是獨自學習,不太和身邊的人討論。此外,學生必須遵守學校的各種“命令”,否則畢不了業。

在吳愛華看來,慣性思維模式下的教學,好比“學生在老師畫好的圖案裡填色。”而新思維模式下的工程教育,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能不需要其他人教,只需要一些指導;學生可以做任何自己想象的事,老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創造知識,而學生的學習就是追尋自己的愛好,由此形成一種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這種全新思維模式下的教與學,才能讓“學生自己設計圖案並著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