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惟清道人帖》——黃庭堅流麗的小行書

北宋 黃庭堅 《惟清道人帖》書法密碼微店

紙本,29.3×31.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黃庭堅的草書成就無疑是最高的,然其行、楷書的成就亦不在草書之下。這裡鑒賞的《惟清道人帖》即是其存世的行書作品之一。

此帖行書行間寬綽而字間緊密,所以筆畫多取橫勢,結體欹側,左低右高,有峭拔之態,充分體現了黃庭堅小行書的特點,為其代表作品。該帖為清宮舊藏,收在《法書大觀冊》內。乾隆帝題讚“凌冬老乾偃蹇岩壑”(《三希堂法帖》卷十三可見),後此讚墨跡及清內府藏印被挖去。鑒藏印有“緝熙殿寶”、項元汴諸印、“儀周珍藏”等22方,半印5方。

眾所周知,在“宋四家”中,黃庭堅是最具創新精神的一位。《惟清道人帖》是他的一件風格獨特的作品。《惟清道人帖》的獨特之處首先表現在意境上。該帖展示出端穩緊結、俊健古雅的氣息,既有晉唐的法度和韻致,又蘊含著作者於書藝上一貫提倡的“清氣”“生動”和“瘦勁有力”的主張。

釋文:

惟清道人本貴部人,其操行智識,今江西叢林中未見其匹亞。昨以天覺堅欲以觀音召之,難為不知者道,因勸渠自往見天覺,果已得免,天覺留渠府中過夏。想秋初即歸過邑,可邀與款曲,其人甚可愛敬也。或問清欲於舊山高居築庵獨住,不知果然否?得渠書頗說後來草堂少淹留也。庭堅叩頭。

帖中作者記錄了惟清道人的操行品質及其與張商英(天覺)的交往。黃庭堅於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在江西分寧,從帖文分析,此帖當書於其年夏日,時年51歲。帖中所提之惟清道人在《嘉泰錄》卷六中有所記載,俗姓陳,南州武寧(在江西)人,為江西隆興府黃龍寺禪師,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卒。

《惟清道人帖》在技法運用方面也顯現出了鮮明的特色。黃庭堅的書法大致分為兩個時期,以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為界。《惟清道人帖》應屬於前一時期作品。這一時期是作者繼承傳統、師法古人的階段。該帖在體勢上多取橫勢,結字左低右高,於峭拔之中平添了些許俊健和古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