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庭堅對天發誓,寫下此帖《發願文卷》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學書尤為推崇王羲之《蘭亭序》。其有一首讚頌楊凝式的詩可以說明他對《蘭亭序》習練體會之深:"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這其中不能沒有其對王羲之書法學習的深悟。

黃庭堅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軾,可以說黃庭堅的手劄小行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蘇軾的。黃庭堅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不能不受蘇軾書風的影響。在黃庭堅書論中,評東坡書頗多,且多為推崇備至者。蘇東坡不僅是黃庭堅文學上的老師和提攜者,而且也是其書法的學榜樣。在黃庭堅題跋中,即反映出黃庭堅從蘇軾處學習書法的一些消息,如"予與東坡俱學顏平原。然予手拙,終不近業",又如"東坡此帖,甚似虞世南公主墓銘草。余嘗評東坡善書乃其天性。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中有似柳公權、褚遂良者數紙,絕勝平時所作徐浩體字。又嘗為余臨一卷魯公帖,凡二十紙,皆得六七,殆非學所能到"。黃庭堅與蘇軾相差八歲。二人交誼師友之間。從黃庭堅流傳至今的行幫手劄墨跡看,其撇捺開張、字形扁闊、字勢向右上揚等,都明顯表現出蘇軾書法的特徵,甚至有些誇張強調,唯嫌生澀,未有蘇書圃熟也。而黃庭堅以禪悟書當與蘇軾互為影響。如蘇軾《禱雨帖》,筆意極似黃庭堅,特別是其末尾數字,從容嫻雅,行筆松緩,幾若黃庭堅代筆。

黃庭堅行楷大字書風的形成當為其於京口見斷崖《瘞鶴銘》之後並不斷師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黃庭堅師《瘞鶴銘》有一個誤會,即他把《瘞鶴銘》看做右軍所書,且深信不疑,故而傾力揣摩師習。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這倒促進了黃庭堅長槍大戟、綿勁遲澀書風的形成。從客觀上看,黃庭堅與蘇東坡是中國書法史上早於清代八百年超越唐代書風的籠罩而遠溯先唐碑版或者說進行碑帖結合的書家。對於蘇軾書風形成的淵源,只要把其代表作《寒食詩帖》與洛陽《龍門二十品》做一比較,即可得出明確答案。黃庭堅則明確標榜師法《瘞鶴銘》。

這篇《發願文卷》作於黃庭堅39歲左右,用筆中鋒直落,逆入平出,無明顯提按動作,只有個別長橫提按對比明顯一些,顯示出用筆清勁的特點。在眾多研究成果中,很多學者都將《發願文》作為他開始學佛的標誌。確實,黃庭堅撰寫的《發願文》是研究其佛教信仰的重要文本。

釋文:

菩薩獅子王,白淨法為身,

勝義空谷中,奮迅及哮吼。

念弓明利箭,被以慈哀甲,

忍力不動搖,直破魔王軍。

三昧常娛樂,甘露為美食,

解脫味為漿,遊戲於三乘,

安住一切智,轉無上法輪。

我今稱揚,稱性實語,

以身口意,籌量觀察,

如實懺悔,我從昔來,

因癡有愛,飲酒食肉,

增長愛渴,入邪見林,

不得解脫。今者對佛,

發大誓願:

願從今日盡未來世,不複淫欲;

願從今日盡未來世,不複飲酒;

願從今日盡未來世,不複食肉。

設複淫欲,當墮地獄,住火坑中,經無量劫;

一切眾生,為淫亂故,應受苦報,我皆代受。

設複飲酒,當墮地獄,飲洋銅汁,經無量劫;

一切眾生,為酒顛倒,應受苦報,我皆代受。

設複食肉,當墮地獄,吞熱鐵丸,經無量劫;

一切眾生,為殺生故,應受苦報,我皆代受。

恭惟十身洞徹,萬德莊嚴。於刹刹塵塵,為我作證設經,歌羅邏身,忘失本願。唯垂加被,開我迷雲,稽首如空,等一痛切。(願我以此,盡未來際,忍可誓願,根塵清淨,具足十忍,不由它教,入一切智——“恭惟”字上軼此七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