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茯苓一身都是寶,其貌不揚用途多

對於茯苓,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無論是養生界還是中藥界,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神農本草經》把茯苓列為上品,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葯」,因為它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甚至有學者做過方劑的相關統計,其應用頻率最高的一味中藥竟是——茯苓!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中間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為茯神。茯苓多於7—9月採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乾燥,再「發汗」,反覆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製,陰乾,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茯苓的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別看它其貌不揚,但是用途卻很多。

茯苓的用途如下:

美容養顏

《紅樓夢》中也提到過與茯苓有關的美食。《紅樓夢》第60回中詳細介紹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第一用人乳和著,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補人的,第二用牛奶子,萬不得,滾白水也好。」即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霜沖化、調勻,於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凈含量約20g),對人十分滋補。

中醫認為,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潤澤皮膚,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本草品彙精要》曰:「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面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烏髮,延年益壽。

現代臨床研究也表明,茯苓中含有大量人體易吸收的多糖物質,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對久病、體弱、老年人均有幫助。其中某些成分如茯苓次聚糖等還對癌細胞有抑製作用,長期服用可促進癌症患者化療、手術後的康復。

茯苓糕

原料:茯苓15克,麵粉200克,泡打粉3克,酵母粉3克,白糖15克,葡萄乾適量。

做法:茯苓用攪拌機打碎,與麵粉、泡打粉和白糖攪拌均勻;將混合好的麵粉,過篩;酵母粉倒入溫水中,攪拌均勻,靜置5分鐘。將酵母水倒入混合好的麵粉中,攪拌均勻。倒入容器中,蓋上保鮮膜,發酵1個小時(冬天溫度低,鍋內放熱水,蓋上鍋蓋,加速發酵)。發酵完成後(未發酵前的兩倍),點綴些葡萄乾,大火蒸10分鐘。切成合適大小即可食用。

功效:利尿安神,降血壓。

適宜人群:水濕內停,睡眠不佳,高血壓的人群。

使用注意:糖尿病患者勿食。

利水消腫

茯苓有利水、消腫、固精、安神、健脾胃等多種功能。

荷葉茯苓粥

原料:荷葉1張(鮮、乾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糖尿病患者不要放白砂糖)。

做法: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功效:利水消腫,祛濕。

適宜人群:水濕內停、濕阻脾胃;以及濕氣積聚體質的肥胖人群。

美白祛斑

三白養容面膜

原料:白芷粉10g,白茯苓粉10g,白及粉10g,綠豆粉20g,蜂蜜或牛奶適量。

做法:將白芷粉、白茯苓、白及粉、綠豆粉混合,加適量蜂蜜、牛奶調和,如果感覺太黏稠,可以稍加一些蒸餾水。將面膜敷於面上,可用溫熱毛巾覆蓋,每次20分鐘左右,每周可做2~3次。

功效:茯苓祛斑增白、滋養皮膚;白芷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白及消腫生肌、活血化瘀;配以綠豆則可清熱解毒。四葯合用,活化面部氣血,消除皮膚腫痛,並對痤瘡、粉刺等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使用注意:如果面部有暴露創口或化膿感染則應避免使用,以避免感染。

作者簡介

顧蘅:副主任中藥師,就職於昆明市中醫醫院,從事中藥工作已經19年,負責配方、覆核、管理中藥房毒麻劇藥物等工作。在《河南中醫》、《雲南中醫中藥雜誌》、《陝西中醫》等雜誌上發表專業技術論文及教學論文10餘篇,並參與出版了兩部醫藥學著作。

責任編輯/陳思思排 版/葉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