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口腔知識——告訴你關於智齒那些事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智齒?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

那麼智齒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危害呢?


牙齒萌出困難稱為"阻生齒"或"埋伏牙"。阻生齒最常見於下頜第三磨牙,俗稱智齒,此牙萌出年齡在18歲前後,由於萌出前其他牙齒都早已站好隊列了,等智齒生長出來時,就會受到其他牙齒的排擠,故而萌出困難,形成了阻生齒或埋伏牙,我們稱之為"阻生智齒"。

阻生智齒會產生很大危害

(1)冠周炎:智齒因阻生而使牙冠不能完全外露,牙冠周圍的牙齦成袋狀,極易積存食物、滋養細菌。當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引起急性冠周炎。

(2)間隙感染:冠周炎的炎症可能進一步向肌肉間隙內擴散造成間隙感染。

(3)第二磨牙齲壞:向前傾斜的阻生智齒,因經常在鄰牙間積存食物,易發生鄰牙(下頜第二磨牙)齲壞。

(4)其他:阻生智齒還可能形成牙源性頜骨囊腫、骨髓炎、顳頜關節病等。

智齒雖然對口腔健康有一定危害,但也不是所有智齒都需要拔除,是否需要拔除智齒需考慮一下幾點:

(1)阻生智齒反覆發作冠周炎,應予拔除。但如果為垂直阻生,且有對牙,病人又在萌出年齡,有足夠間隙,估計可以萌出者,也可考慮作遠中齦瓣切除術,不必拔除。

(2)智齒本身有齲壞或引起第二磨牙齲壞,或引起食物嵌塞時需要拔除。但如果第二磨牙破壞較大,鬆動明顯不能保留時,可考慮拔除第二磨牙。如果此時智齒未完全萌出,有可能向近中移動萌出而代替第二磨牙;如果智齒已萌出,有可能作為義齒基牙時,也可以保留。

(3)正畸治療時,為預防前牙擁擠或正畸治療後畸形複發,應拔除智齒。

(4)完全骨埋伏阻生的智齒,懷疑引起某些神經癥狀的時候,應該拔除。

(5) 可能成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誘因的阻生智齒,應該拔除。

拔牙技術也要發展,野蠻拔除有害無利

傳統拔牙器械由於受材料和設計的限制,往往需要用錘敲擊輔助用力,震動大,給病人帶來極大的心理恐懼。同時,治療後半邊臉和嘴唇要麻很長時間才緩過來,甚至會引發周邊軟組織損傷及下頜關節脫位等併發症。

更多資訊,請關注北京基恩醫院公眾號(WX:geene2008)

以上圖片及文字資料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