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物性肝損傷案例:32歲婦產醫生,感冒藥使用不當,致急性肝損傷

大家知道,我國主要的肝炎類型為病毒性肝炎,佔我國總肝炎人數總量的半數以上。隨著我國對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宣傳逐漸深入,目前每年病毒性肝炎新增人數得到控制。但是,其他類型的肝炎數量卻有升高趨勢。藥物性肝損傷,在非病毒性肝炎中佔比可達到20%-50%,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公共問題。

藥店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有風險因素

32歲的李靜(化名),是一位婦產科醫生。由於持續發燒、頭痛、鼻塞、咽痛,自己購買一部分治療感冒的藥物服用。服用3日後,發熱癥狀沒有得到緩解,自己調整了藥物用量,一周後發熱癥狀得到緩解。但是,出現了眼黃、皮膚髮黃和瘙癢等典型的肝炎癥狀,在同院消化內科就診,排除其他類型的肝炎,最終考慮由感冒藥服用不當誘發的急性肝損傷。

通過查看李靜所服用的感冒藥物,其中一類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李靜最高單日服用量高達2500mg,且連續多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在多種感冒藥物中存在,可用於感冒發燒、關節疼痛、偏頭痛等的癥狀緩解。不過,每日用量不應超過2g,連續服用不應超過10日。好在,李靜病情並不嚴重,通過合理的保肝、降酶治療兩周後恢復。

藥物性肝損傷不容忽視

目前,我們日常可以接觸到的藥品以及保健品高達3000多種,其中的1000種使用不當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藥物性肝損傷。隨著互聯網以及我國醫藥行業的進一步開放,給普通疾病診療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自我用藥導致肝損傷的風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樹立正確的用藥觀念,防止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大家在日常用藥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避免或減少私自用藥:目前大大小小的藥店隨處可見,雖然店內均有指導醫生,但是所購買藥物容易存在成分重複的情況。如果單一損傷肝臟成分服用過量,可有導致肝損傷的風險。

2、避免長期食用保健品:我國保健品品類繁多,雖然多數標註不含有藥品,但是多數功能性保健品均含有微量的藥品成分,長期服用存在導致肝損傷的風險。

3、藥物性肝損傷不分中西藥:很多人認為中藥沒有毒性,不會導致各類的損傷,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研究表明,目前中藥已經成為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草藥是導致藥物性肝損傷重要原因

藥物性肝損傷,不可忽視,但是我們也不能由於某種藥物有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風險而不去服用。所以,在日常用藥中,我們要謹遵醫囑,按時、按量去用藥。如果某些藥品標註有可能導致肝損傷,又不可避免要去服用,在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肝功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