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德班”卷土重來,道理還要講多少遍?

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家長們對傳統文化的隔膜,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作者 |西坡

據報導,去年被責令關停的撫順“女德班”,今年在溫州卷土重來,開辦親子夏令營,洗腦未成年女孩。教員大多來自撫順市傳統文化學校。

還是原來的人馬,還是熟悉的套路。他們宣揚的內容包括:“女孩換男朋友會爛手爛腳”“婚姻四項基本原則: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穿得時尚暴露,等於教人強奸”等等。無外乎還是男尊女卑那一套,教學手段仍是洗腦、恐嚇、偽科學。

每次“女德班”浮出水面,都有人好奇什麽樣的父母會把孩子送進“魔窟”。這次媒體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參加活動的家長中,高中及以下學歷近8成。如果你因此便以為都是父母沒文化惹的禍,那就錯了。受調查的45名家長中還有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6人,專科學歷4人。

而在整個人群中,大學生本來所佔比例就不大。也就是說,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並不足以提供對“女德”學說的免疫力。

其實這些家長不僅僅是愚昧無知,還有自私成分。“女德班”除了宣揚男尊女卑,孝道也是重要的授課內容。據報導,課程中有人稱給父母下跪洗腳4天,治好了半年的高燒和癌症,還有人把自己的兒子被人砍死歸因於不孝。總之就是“諸事不順因不孝”。恐嚇式灌輸孝道的受益者,自然就是為課程買單的家長。

所以說,把孩子送進“女德班”的家長跟把孩子送進“戒網癮學校”的家長本質是一類人。他們都希望花點錢就能把孩子變成理想中的“乖寶寶”。

“女德班”的閱聽人市場或許比人們想象的更廣泛。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家長們對傳統文化的隔膜,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必須以現代社會的價值觀進行辨析。許多家長對傳統文化缺乏認識,江湖騙子便趁虛而入,把一些腐朽的糟粕包裝成能出“奇跡”的“大力丸”。

家庭教育的失敗或許是更重要的土壤。社會變化日益加速,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平等對話,遑論教育引導。當孩子表現出不聽話等“症狀”時,家長便病急亂投醫。比如有個家長這樣說:“孩子在家裡懶,不聽話,還愛玩手機,現在學校也不去教他們講禮貌做勞動什麽的”。

有什麽樣的家長,才會有什麽樣的補習班。給孩子報女德班的家長,多半自己都不認同男女平等、人格獨立、婚戀自由這些現代價值觀。道理講過多少遍,但“女德班”依舊需求旺盛。只因為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長難。

執迷不悟的家長大有人在,那麽有關部門對“女德班”應該露頭就打,不給江湖騙子與愚昧家長合謀坑害孩子的機會。被撫順取締的“女德班”,在溫州也不該有生存的機會。這一次如果溫州對“女德班”說不之後,希望別讓這夥人換個地方重出江湖。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