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篇——《中醫的涅槃》提綱

一、 中醫的可能和必要

堅持西醫是醫學的唯一形式,這是片面而淺薄的見解,立論者受製於還原論思維,過分崇拜現代科學,否認一種體系無法全面應答生命,拒不認可西醫的不足和缺陷。需要進行理論上的證明

01、 多元醫學的可能性 2

科學是準則和追求

科學是多元的

「醫學單元論」批判

02、 多元醫學的必然性 34

文化會導向多元醫學

生命會激發多元思路

03、 多元醫學的必要性 60

多元醫學的必要性

整體觀醫學的優勢

二、 中醫的機理和策略

中醫是整體觀醫學,以生命為研究對象,是更高層次的醫學。中醫只是懵懂地選擇了有前途的方向,難度更大。我們將理解中醫的機理,思考中醫的策略,爭取和擴大中醫的存在空間

04、 中醫是關於生命的醫學................... 88

中醫在應答整體生命

中醫要激動人的智慧創造

中醫有獨特的發展方向

05、 中醫是更高階段的醫學.................. 116

中醫在醫學的更高層

西醫應謹慎評判中醫

06、 分析中醫的機理 137

中醫是初級的整體觀

中藥是決斷性力量

根本在整體思維

07、 思考中醫的策略 160

中醫需要利用西醫成就

要避免整體觀的缺陷

在三個生命階段的不同應對

三、 中醫有科學的基礎

主觀上,中醫有科學的追求;方法論上,中醫在協同生命;客觀上,中醫符合生命的發生發展。幾方面都指向這樣的結論:中醫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值得改進提高

08、 分析中醫的科學性 193

中醫有科學的追求

中醫科學性的實踐證明

09、 協同生命的可能性 215

協同生命的可能性

協同生命的必要性

否認協同的弊端

10、 中醫符合生命規律 242

中醫治病的可能性

中醫理論為何寬泛

中醫符合生命規律

四、 科學化只會導向沉淪

中醫先天不足,人們於是效仿西醫,推進科學化進程,這註定會失敗。思想上,我們還沒有充分認識整體觀醫學,沒有預料到中醫改進的難度;能力上,我們還未能駕馭現代科學為我所用;格局上,中醫無法存身於科學時代;技術上,支撐中醫的技術還未形成。這些招致中醫的錯待,曾經的價值被嘲笑,已有優勢喪失殆盡,一步步走向沉淪

11、 認識中醫的缺陷 268

本能思維導致的缺陷

科學環境導致的缺陷

文化因素導致的缺陷

五行應當懸置不用

12、 當中醫遭遇科學 294

簡單的科學化思維

證明中醫走不通

改造中醫失敗了

追求實用的中西醫結合

13、 不容於科學時代 320

中醫需要採取措施改進

但科學時代對中醫無效

14、 迎來嚴酷的現實 341

搖擺不定的指導思想

消極被動的應對思維

到了非常被動的境地

五、 互聯化帶來的改進

西醫在科學時代如魚得水,中醫卻在荊棘和泥濘中前行,幾近消亡。互聯時代開啟,它有不同的遊戲規則,帶來中醫涅槃的可能性,中醫的忍辱求存正是為了新時代。這不是故作驚人之語,因為互聯網和中醫有相似的內質,能帶來諸多獨特價值,能真正實現中醫實證

15、 互聯網的獨特價值 364

有利於數據收集

有利於判別真相

有利於理解生命

帶來了獨特的機會

16、 中醫互聯化的必要性 397

中醫需要做到實證

中醫要求相應的實證

互聯網能支持中醫實證

17、 基於標籤的中醫實證 421

基於標籤的中醫實證

標籤法有可行性

標籤法能帶來管理的改進

18、 中醫的互聯網涅槃 443

互聯時代,中醫的時代

互聯網帶來的中醫涅槃

六、 技術化帶來的改進

醫學是對生命的觀察、理解和處置,觀察和處置都是技術,中醫有豐富的處置類技術,觀察類技術卻很欠缺。中醫需要發展感知生命的技術,發展協同人的技術,充分利用時代生產力,踏上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19、 中醫技術化的必要性 458

技術推動中醫進步

技術幫助理解生命

技術推進感知標準化

引進技術的必要

20、 激發新的技術族群 491

中醫技術需要協同人

激發新的技術族群

中醫對時代的駕馭

21、 中醫技術化的思考 514

技術不會傷害中醫

技術和醫生的協同

七、 廣度化帶來的改進

中醫面對的是生命,不是生命物質,只能放棄深度,謀求廣度擴展,依靠海量樣本,以應對生命複雜性。專家系統也是廣度策略的重要支撐,我們要理解其本質,驅動它為中醫服務,提升中醫的科學性,迎接整體觀醫學的廣闊未來

22、 中醫廣度化的必要性 531

中醫要向廣度發展

專家系統是重要支撐

從三個層面應答時代

23、 中醫廣度化的必然性 558

中醫將走入生活

思考中醫的發展

24、 中醫的時代意義 575

中醫幫助改進時代認識

中醫的時代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