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寫好作文的竅門:厚積方能薄發

作文教學素有“半壁江山”之稱,與語文學科中的非作文教學平分秋色,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文教學更是擺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大有“作文興,則語文興;作文衰,則語文衰”的架勢。於是,語文老師不惜千方百計,百計千方的搜索枯腸,遍地尋經,企圖找到一條提高學生作文水準的捷徑,於是,各種名目繁多、花樣翻新的寫作技巧應運而生,教師不厭其煩的講套路,定中心,列要求,傳“秘訣”,“快速作文真法”,“開頭十法”、“結尾八法”等所謂“作文妙方”被教師一遍遍地剖析支解,嚼碎嚼爛後灌到學生的大腦中,然而事與願違,學生作文仍然面貌依舊,或者不會運用,或者生搬硬套,大有不和諧之感,於是教師又“怒其不爭”、“恨鐵不成鋼”、“憤憤然不已”,殊不知,薄發還須厚積,沒有豐厚的積累,僅僅追求寫作技法,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正如水管裡沒有水,任你再大的吸勁,也吸不出水來一樣。只有在豐厚積累的基礎上,才能寫出富有個性的好作文。

那麽,怎樣才能做到“厚積”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大閱讀積累,擴大知識面。

古人雲:“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音”,閱讀是學生獲得寫作範式的必由之路,沒有對大量文學作品內在本質的深刻把握以及由閱讀獲取的情感體驗而形成的深沉積澱,斷難產生內蘊豐富的優秀之作。況且,大凡詩人、作家,無一不是嗜書如命之人,從清代袁枚“書非借不能讀也”到蘇聯作家高爾基少時用一身傷痛換取看書的權利。事實證明,閱讀之於寫作,如同水之於魚兒,魚兒離不開水,寫作也離不開閱讀,離開了閱讀,寫作只會是一潭死水,散發著黴菌的死水,絕望的死水。因此,我們應建立班級圖書角,由每位同學捐贈幾本書,編序張貼書名,設立一名班級圖書管理員,每天定時借書,還書。鼓勵學生訂閱各種報刊雜誌,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到校圖書室或閱覽室看書,每周抽出一節課作為閱讀指導課,教師提出本周閱讀要求、閱讀計劃,指出推薦閱讀書目,指導閱讀方法,檢測閱讀效果,如開展“文學作品賞析”、“新書評價”、“讀書經驗交流”、“我與書籍”等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考查學生閱讀得失,不斷調整閱讀航向。

二、注重認識積累,提高觀察能力。

法國大藝術家羅丹說過這樣一句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作文要“言之有物”,有些學生在作文時不知寫什麽,怎樣寫,那是因為他“心中無物”、“肚裡沒貨”,沒有一雙善於觀察、善於捕捉的慧眼。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學生觀察本班五位同學的眼睛,寫《五雙眼睛》;觀察生活中的有心人,寫《身邊的有心人》;觀察父母爭論的情景,寫《一場爭執》;觀察升國旗儀式,寫《當國旗升起時》;觀察校園春景,引導學生從嗅覺、聽覺、視覺、觸覺等角度全面觀察,觀察動靜態,教給觀察順序的方法,強調學生要細心,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及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注重情感積累,熱情投入生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動了多少為人子女者,台灣作家三毛《夢裡花落知多少》使多少人黯然淚下,冰心的《紙船——寄母親》又使多少人產生共鳴,其原因何在?不外乎一個“情”字!文貴有“情”。動了真情的文字,死神也會被感動。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曾引起自己“心靈一顫”的人和事,瞬間的感動,刹時的震撼,甚至看電視節目時,與其中主人公同歡喜,共垂淚,齊歡呼,同思索,都應細細體味,久久咀嚼,深藏於心,進行情感積累。作為老師,應把鳥兒放歸森林,把魚兒放進海洋,把學生帶進大自然、大社會,擴大他們的生活範圍,引導他們貼近鮮活的生活。如開展豐富多采的娛樂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參觀大棚蔬菜基地,讓學生了解田間種植常識,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觀察冬景,感悟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大自然美景,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操;利用主題班會、拔河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使學生徹底融入生活,讓五彩繽紛的生活成為每個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培養學生寫實事、說真話、表真情的寫作態度,我手寫我心,讓作文再現其生命氣息、亮力色彩和多彩的個性。

四、加強文化積累,提高個人素養

據悉,作家林語堂雖有一番筆墨功夫,可終因不懂科學知識,遭人恥笑,由此可見,寫一手好文章不是一件容易事,作文反映大千世界,五彩生活,寫作者須知識豐富,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寫起文章來才能駕輕就熟,左右逢源,高瞻遠矚。試想,一個知識貧乏、孤陋寡聞者,怎能寫出鮮活、有生命力的文章呢?如同蜜蜂一樣,只有博采群花,才能釀造最甜的蜜,因此要告誡學生學好歷史、地理、化學、物理、英語、生物等文化知識,具備起碼的科技常識,法制意識,不要單攻作文,那樣底蘊不足,象韓寒那樣的偏才雖然自有他存在的道理,然而,或許也只是曇花一現,不能永久流芳。文化積累越厚實,作者的修養越高,作文的起點、審視點就越高,這應該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五、強調語言積累,使之筆下生輝。

縱觀如今中學生的文章,很多人都是語言過於枯澀,不會引用名言、詩句,不會使用妙語佳詞,寫出來的文章乾巴巴的,短短的,就象流水帳,他們頭腦的倉柯瑞儲存的東西太少,太少,有時抓耳撓腮,搜索枯腸,仍是一無所獲,“兩手摸白紙,兩眼望青天”,可老師們還要讓其多寫多練,希冀練出一手好文章,我並非反對多寫,可我認為,多積累更為重要,積累的語言多了,寫作時它們便會一個詞,一個詞的從腦海中蹦出來,豈不美哉?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以下方法來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1)誦讀積累。引導學朗聲讀詩詞名言,名句名篇,背誦經典美文。(2)卡片積累。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引導學生做卡片摘抄,可加強積累。(3)剪貼積累。讓學生把報刊雜誌上的優美語言、哲理語句、精彩段落剪下來,貼在剪輯本上,時時翻閱,玩味,以便爛熟於心,隨時在寫作中用上它。

“十年磨一劍”,學生作文水準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寫出富有個性、鮮活的好文章就更不容易了。只有奠定了厚實的積累基礎,才可從量變到質變,才可靈活自如的寫出豐富多采的個性和生活,煉就一手生花妙筆!(作者:江蘇高郵外國語學校 趙桂珠 22560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