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築夢京津冀:構築綠色太空 建設森林城市

(作者:劉陳強)從營造城市綠化隔離廊道到打造市民家門口的綠地公園,北京市著力構建城市綠色太空結構,這也給京津冀生態環境共建共享帶來啟示。

眼下,位於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將啟用,雖然已是初冬,但在行政副中心南側,這片總面積500多畝的“千年守望林”仍然能看到不少綠色,取名千年守望林,就是要把這裡打造成永久生態綠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化工程負責人祝希文:像咱們這兒看大榆樹,就是從趙裡村移植到這個千年守望林這裡來的。

為城市副中心構築綠色生態,北京的思路是,能利用的綠色“寶貝”絕不浪費。拆遷中,這些幾十、上百年的大樹都被完好地移植到了千年守望林中。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處長揭俊:我們叫記得住歷史,看得見鄉愁。村民以後也可以來參觀這塊林地,他可以說,哎呀,這棵樹就是以前我們家門前那個樹,他也可以回憶,是一種鄉愁。

京津冀建設森林城市

構築生態系統,北京提出要打造“一屏、三環、五河、九楔”的綠色太空結構,楔形的綠色廊道從城市中間指向城市腹地,尾部與郊野森林銜接,而這些“楔形”綠廊內部則嚴格控制高大建築建設,加強植樹造林,形成城鄉之間的綠色走廊。

為完善綠色太空,北京啟動了新一輪百萬畝綠化建設,在城市核心區進行生態景觀重塑,在中心城區和新城區多元增綠,在城鄉間打造兩道綠化隔離帶,在平原地區建造多組團森林群落和交錯貫通的綠色廊道,優化山區森林的植被結構,全市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43%。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8.2%。在太空狹小的市中心,北京提出,要讓市民走出家門500米,就能見到公園綠地。

西城區興華社區是一片胡同平房區,今年,利用修建地鐵拆遷剩下的這幾百平米空地,一個“袖珍公園”被建了起來,遛彎的,鍛煉的,一下子成了胡同裡的“人氣地標”。

北京市西城區居民趙福安:北京叫口袋公園,就形容它小。寸土寸金的地方,能給修這麽一個小公園,給居民提供點方便,真是不錯。

北京市西城區居民王淑貞:腿腳不方便的,特別是這塊住的居民,老太太坐著輪椅自個就這邊轉悠轉悠來了……這是幸福感啊。

目前,北京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2平米,基本形成了山區綠屏、平原綠海、城市綠景的宜居生態環境。未來五年,還將增加森林濕地面積100萬畝。

寧河區委書記王洪海:對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落實的力度是非常大的,非常深的,我感覺我們天津的城市規劃,也要好好地學習消化,落實好留白、留綠、留樸的要求,要對標、對表北京副中心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我們的規劃標準,真正體現生態宜居城市的要求。

寧河區委書記王洪海:對貫徹落實總書記提出的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落實的力度是非常大的,非常深的。我感覺我們天津的城市規劃要好好地學習、消化,落實好留白、留綠、留樸的要求,要對標對表,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我們的規劃標準,真正體現生態宜居城市的要求。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勇:我們天津正在實施的雙城生態屏障的這個工作也是結合生態發展要求,我們要從中汲取它非常優秀的理念,在我們天津市的生態屏障的建設中發揮新的作用。(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