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輕度脂肪肝,吃素一年竟成中度!

曾有新聞報導,一位張女士體檢時查出「輕度脂肪肝」。她上網查了很多資料,說這病多數是營養過剩吃出來的。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從此開始「清淡飲食」,隻吃素不吃肉。但在她苦苦堅持一年之後,本是信心滿滿可摘去脂肪肝這頂帽子,再去體檢時結果卻「扎心」了!脂肪肝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不少,從輕度變成了中度。

不少人也許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畢竟脂肪肝是越來越常見了。現在生活比10年前好了,大家都吃得好了,動得少了,拋不掉的酒桌文化,年輕人又喜歡熬夜……種種原因促成了肝臟脂肪堆積。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發布的2018版最新指南指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中,脂肪肝患者比例從10年前10%上升到了現如今的31%,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查體肝酶異常的首要原因」。

醫生:為啥常吃素加重脂肪肝?

武漢某醫院曾給30個常年吃素的人做體檢,結果有將近一半的人查出脂肪肝。這些人的問題就在於主食攝入量過大。主食中的澱粉和糖在滿足機體代謝需求後,多餘的就會轉化成脂肪,若體內合成脂肪太多,就會跑到肝臟裡。

而張女士這一年來雖在吃素,可飯量真不是一般的好。早餐一碗粥、兩個包子、一杯豆奶,中餐和晚餐三碗米飯和蔬菜,平時稍微吃點水果。幾乎是成年人每天推薦攝入量的三倍。因此,出現如今的這個結果便不以為奇了。

得了脂肪肝,別有這5種錯誤吃法!

1. 隻吃素,一點肉都不吃

有研究發現,適當攝入優質蛋白,反而更有利於脂肪肝的恢復。因為這些蛋白質可以增載入脂蛋白,幫助肝臟運出脂肪,減輕脂肪肝。蛋白質攝入不足,反而會導致肝臟內部的脂肪沉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

優質蛋白質食物:瘦豬肉、牛肉、魚肉、蛋白、牛奶等。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72-90克蛋白質。

2. 主食吃太多

有些人減少了油脂的攝入,但主食還是吃得很多,結果也會轉變為脂肪,導致肥胖,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平時的精米白面,可以換成一部分谷薯類食物加一些粗雜糧,能增加飽腹感。

3. 吃飯太快


胖子普遍食慾好,進食速度快,大多數情況下,食物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沒有形成足夠的食糜貼附於胃壁,所以雖然已經吃了較多食物,但仍有飢餓感,反而容易吃多。

有研究證實,同樣數量的食物,嚼得少、吃得快,就會更容易飢餓。所以,吃飯最好細嚼慢咽,這也是控制食量的小策略之一。

4.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絕對是個壞習慣,它會使機體對熱量更加渴求,於是把熱量儲備起來以備急用。時間長了,就會引起熱量代謝紊亂,加重脂肪肝。放,反而會沉積在肝臟,加重肝臟炎症。

5. 過量吃水果


不少人減肥時什麼飯都不吃,隻吃水果。一般我們都認為吃水果健康,但其實也要說多少,每天半斤水果就夠了。

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99%的果糖可以在肝臟內直接轉化成甘油三酯,吃得過量,葡萄糖和果糖的過量攝入對脂肪肝的形成也是一個較大的危險因素。

遠離脂肪肝,飲食4提醒

1. 控制總能量


對於體重正常、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的人,每天的能量攝入應該控制在每公斤體重30千卡,以避免加重脂肪堆積。例如,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攝入1800千卡的總能量。

肥胖或體重超重者,需要逐步減輕體重,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能量攝入應該控制在20-25千卡。

2. 細嚼慢咽、少食多餐


吃得慢一點,讓身體有時間體會到「飽」的感覺,能有助於減少進食量。同時,三餐可以吃少一點,感到飢餓時可以中間加餐,有利於幫助縮小胃容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