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做手術,不化療,曾仕強是如何與晚期癌症抗爭2年的,值得學習

近一個月註定是不太平的日子,著名主持人李詠、著名小說家金庸先後因癌症去世。昨天又傳來噩耗,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於2018年11月11日19點54分在三軍總醫院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學者,從小就聽他的百家講壇,他的中國式管理思想影響的無數的中國人,他的智慧和博學深深的影響了我的為人處世。根據新聞報導,曾仕強先生也是死於癌症,至於是何種癌症,至今仍然沒有報導。但是,曾仕強先生對待癌症的態度,值得我們思考,作為一名醫生,我來給各位分析一下,曾先生的做法是否正確。

患癌,不開刀,不化療

曾仕強大師在2017年11月30日向媒體透露,2016年9月份查出來了癌症,而且發現的時候,已經擴散了,錯過了開刀的黃金時間。而且,開刀要麻醉,對身體的打擊很大,曾先生擔心自己承受不了手術,所以拒絕了手術。由於高齡,並且擔心化療導致容貌改變,曾仕強大師也拒絕了化療。而是選擇了放療,因為癌症引起局部的疼痛,而放療可以減輕疼痛。放療治療一段時間以後,曾仕強不痛了,就停止了放療。曾先生認為癌細胞不要趕盡殺絕,要與癌細胞和平共處。

曾先生髮現癌症的時候已經82歲的高齡,而且腫瘤已經擴散,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間,不選擇手術是對的。對於身體虛弱的患者,不做化療也是可以的,因為化療畢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果身體太弱,化療對身體的打擊太大,有可能把人擊垮。做了一段時間的放療之後,曾先生不痛了,說明放療是有效的。如果能夠堅持把放療做完,儘可能的降低癌細胞,也許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選擇中藥調理身體

做完一段療程的放療之後,曾先生選擇了中藥調理自己的身體。中藥的副作用較小,調理自己的身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中醫中藥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在癌症治療領域,中醫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調理身體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效果。曾醫生不是中醫大夫,也不太懂中醫,經常也有患者顧問中醫的事情,我的觀點是,中醫肯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社會上的中醫良莠不齊,大家看中醫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位仁心仁術,醫術精湛的醫生,不要被某些江湖遊醫忽悠了。

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

曾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人,既然已經80多少,癌症已經晚期了,經不起化療和手術。那還能怎麼辦呢?唯有堅持樂觀快樂的心態,每天都笑嘻嘻的。已經有很多研究顯示,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增強自己的抵抗力,有利於對付癌症細胞。我們在臨床上面見過很多患者,被診斷為癌症之後,整個人都精神崩潰了,整天的怨天尤人,時刻處於焦慮、抑鬱狀態。這樣的患者,大部分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很快就鬱鬱而終。曾先生說的對,既然不能改變事實,唯有接受,泰然處之,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

曾先生被診斷為癌症晚期,與癌症「做朋友」,和平共處了2年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曾先生的做法給了我們非常多的啟發,癌症晚期是世界性難題,既然無法根治,唯有儘可能的減輕痛苦,延長壽命,並且獲得高品質的生活品質。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選擇積極一點的治療方案,例如放化療。如果身體條件較差,可以選擇中醫中藥治療。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於抗癌是非常有幫助的。總之,曾先生不愧為大師,他留下的抗癌經驗,值得醫生和患者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