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蝦尾刺破手指,導致身亡!處理海鮮不能馬虎,尤其是肝病人群

平常愛吃海鮮還喜歡自己烹飪海鮮的大餐的朋友們要注意了。

日前,江蘇連雲港的王女士在家清洗海蝦時,手指不慎被蝦尾刺中,手指腫脹但沒有就醫。

兩天后,王女士開始發燒,雙下肢腫脹並伴有大面積血性大皰,後來病情迅速發展,出現了乳酸酸中毒、軟組織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癥狀。

雖然醫護人員用盡各種辦法日夜監護搶救,但還是沒能挽救回王大媽的性命。

國內知名重症專家前來聯合會診,經過討論,王大媽疑似感染上比較罕見的「海洋創傷弧菌」細菌。

類似案例

2017年1月10日傍晚,廣州朱俊傑的妻子買回一條太陽魚,朱俊傑在處理魚的時候,右手不慎被魚刺扎了一下。一家人並沒有重視及時處理傷口,以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沒想到,第二天朱俊傑就突發高燒、右手發腫發黑。

12日晚,朱俊傑在醫院確診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並於次日凌晨進行了緊急截肢手術。

「殺傷力巨大的海洋創傷弧菌是什麼?」

這是一種棲息於海洋中的細菌,一旦感染上,發病急,病情發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因多臟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主要有兩種感染途徑」

一是進食生的或未經加工熟的貝甲類海產品(尤其是牡蠣),其危害不在於其引起胃腸炎,而在於其引起的蜂窩組織炎和敗血症,死亡率高達50%以上。

二是破損的肢體接觸海水,或海產品刺傷皮膚而感染。細菌通過破損的皮膚很快速傳播,並導致嚴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發嚴重的壞疽,繼而發生敗血症。

「易感染人群」

海洋創傷弧菌雖然兇險,但健康人並不容易感染。

從上述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海洋創傷弧菌對於肝不好的人群有很大威脅。

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有肝病、慢性疾病者都是高危人群!

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血色素沉著病及免疫缺陷者(由其他潛在疾病或藥物治療引起)的患者,是危險人群。

這些高危人群在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後,可在12小時至3天內發病。

約三成患者就醫時出現休克,或入院後12小時內出現低血壓。

近八成的患者有特徵性的大皰狀皮損,患者經常出現血小板減少症,並常見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跡象。

此外,超過一半的病人會死於原發性敗血症。而在出現低血壓的患者中,病死率超過90%。

這則新聞出現在最適合吃「海鮮大宴」的夏天來說,確實驚爆又驚恐!對於那些生活在海邊或對熱愛海鮮的朋友來說也是致命一擊。

播放GIF

但大家也不用對海鮮瑟瑟發抖,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海鮮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我們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處理和烹飪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預防感染奪命「海洋創傷弧菌」做到以下幾點

NO 1 貝類等海鮮要煮熟才能進食。

對於帶殼的貝類:煮要待水沸至貝殼張開後5分鐘;蒸要至貝殼張開後9分鐘;不吃烹調中殼未開的貝類。

對於不帶殼的海鮮:煮要待水沸後3分鐘;炒要至190℃至少10分鐘。

NO 2 處理海鮮時,要避免被生的海產品或海水汙染。

NO 3 海鮮食品烹調後及時食用,剩餘部分密封冷藏。

NO 4 肝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勿生食貝類海鮮。

NO 5 身體有傷口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避免下海游泳或將口暴露在海水中。

播放GIF

NO 6 在挑選或者食用海鮮時,要注意不要被尖刺部位扎傷,要養成戴手套的習慣。

NO 7 被蟄傷或夾傷時應自行儘早處置,可用清水沖洗或擠壓感染的血液等。

NO 8 及時就診。

當皮膚髮紅局部出現水泡,又有吃生海鮮、皮膚被海鮮剌破或海邊作業的病史,要儘早到醫院診治,不要等到皮膚小皰出現紫癜才去就診。

後者往往皮下已大片壞死,搶救非常困難。

播放GIF

看了這次的健康科普,有多少朋友覺得自己又撿回了一條命?平常處理海鮮的時候,大家還是要注意安全。

Tip:

當我們皮膚有損傷,並出現發燒等情況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