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任志強:中國城市房子還不夠

“從城市化的角度看,中國城市的房子不是太多,而是不夠。”10月19日,北京(建案)市政協委員、華遠集團原董事長任志 強在以“橫盤、長效、探尋新增長極”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地產金融年會上如此表示。

任志 強認為,一個國家能否進入現代化的前提是城市化的發展速度。從人類歷史發展情況看,在18世紀以前,大概只有總量GDP的5%,而95%的GDP都是在18世紀之後產生的。原因在於18世紀以後,我們才明顯看到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帶動了工業化,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增長。

任志 強表示,世界發展過程中,城市越大,GDP越高,人均GDP也越高。到2030年,預計世界千萬級以上的人口城市會再增加8到10個。從中國人口的總量來看,最少應該有20個以上的千萬級人口的城市,否則我們就完成不了城市化的要求。如果全球的城市化都在高速發展,而中國的城市化遲遲不能發展的話,中國的經濟是沒有辦法進步的。

但從中國現有的發展水準看,中國的城市化率是很低的,甚至於低於世界不甚發達地區的水準,在世界不甚發達地區2000年的時候,城市化率已經達到了40.2%,但今天2018年了,過了18年,我們中國的戶籍城市化率卻只有42%。這說明要想實現現代化,必須要靠高速城市化,否則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小康目標。

任志 強提出,由於土地的限制,導致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還局限於小城鎮和鎮。改革以後,我們中國的城鎮化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1953年我們的城鎮化率只有13.26%。1978年只有17.8%,1995年達29.5%,2017年常住人口達到58%,中國的城市化是從土地承包和鄉鎮企業開始,當土地承包的時候,勞動力才能解放出來,從農村進入城市。

任志 強同時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賴於城市化,但是土地戶籍制度也限制了中國的城市化,尤其是出現了與世界不同的城市中的二元結構。而二元結構在經濟取得了一定成績以後更加突出,尤其是我們富起來的城裡人,在將沒有富起來的農民擠出城市化。這種做法切斷了二元結構融為一體的路線,大量的農民工無法轉為城市人口,導致城市化率低而生產率也低。政府在利用壟斷的土地權力獲取了高額利潤,用於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但也極大的推動了房價。

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在全世界人口越集中的地方,人的節奏越快,效率越高。任志 強表示,人口戰略是未來發展的基礎,只有無限制的吸引人才,才有可能實現自由競爭。只有自由競爭,才能淘汰落後。任何限制城市化發展的政策,都是導致經濟落後的政策。對城市化發展的控制,影響的不僅是房價,而且是城市化發展的進程。所以在任何國家進入城鎮化的高速發展的時候,都會有房價上漲的問題,這是一個必然的現象。

但私有地區的房價上漲,是向周邊城市轉移而降低了房價上漲的速度。中國缺少了向郊區轉移的過程,所以集中在有限的國有土地上,把房價抬得更高。另一方面在過去,中國是靠福利分配制度來解決住房問題,所以土地制度和性質影響不大。不過,我們早期福利分配導致的低標準建設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在中國有大量的棚戶區改造。這種拆遷、重建,也加大了住房建設的矛盾。

任志 強最後談到,從中國城市化的角度看,中國城市的房子不是太多,而是不夠。中國的現有政策讓那些想進城的人進不了城,因為有限購,住不了房子。這是我們政策造成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