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新標杆|給腎衰「踩剎車」 江蘇省中醫院有一手!

  原標題:中醫新標杆|給腎衰「踩剎車」 江蘇省中醫院有一手!

  為完善中醫專科專病防治體系,充分發揮重點專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2017年4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通知,在全國遴選一批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對申報醫院和專科要求極其嚴格。經過遴選和實地覆核等程式,江蘇省中醫院兒科、婦科、脾胃病科、腎病科、心血管科共5個專科入選建設項目,入選數量居華東地區第一。

  數據展示的是硬實力,而5個專科入選國家級中醫(專科)區域診療中心,過人之處在數據外展現得更多。從今天起,記者將帶您實地一探究竟,一一看看咱省中醫院的大牛專科!

  第三站:江蘇省中醫院內科

  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創建於1954年,是全國成立最早的中醫腎病醫療小組,時由著名中醫腎病專家鄒雲翔教授任學科帶頭人。目前科室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內科腎病重點學科,「十五」重點專科、「十一五」強化重點專科建設部門,全國中醫腎病醫療中心,中醫藥科研三級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江蘇省衛生廳「135」重點學科,江蘇省中醫藥局「十一五」示範專科建設部門。「十三五」期間被確定為國家重大疑難病症中西醫結合診療試點部門和國家區域專科診療中心。

  學科不僅擁有了先進的、國內同行領先的硬體設施,還建成了一支效率一流、運行良好、專業配套、老中青相結合的人才隊伍,在學科建設和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國中醫腎病領域發揮了學術帶頭和輻射作用。專科年門診量14萬餘人次,年血透人次3萬餘人次,年出入院3600人次。同時,該科還是全省最大的中醫腹膜透析中心,常年隨診的腹透患者200餘人。

  一代宗師建科 現代中醫腎科從這裡發源

  中醫腎病學一代宗師鄒雲翔教授。

  一手建起省中醫院腎內科的,是中醫腎病學的一代宗師鄒雲翔先生。1954年,鄒雲翔奉命籌建江蘇省中醫院時,科室就有了雛形,鄒雲翔先生擔任省中醫院院長28年,腎內科可以說是和醫院同生同長。彼時鄒雲翔教授已經是孟河醫派的臨床大家,他用中醫湯藥活人無數,救治了很多社會名人與抗戰將士,在全國都被傳為奇蹟,全國的腎病患者都聞風前來省中醫院就診,絡繹不絕。

  在建院之初,鄒雲翔等先賢就在全國率先組建腎炎研究小組,並在1955年5月出版了我國第一部腎病專著——《中醫腎病療法》。腎內科孫偉主任告訴記者,在傳統中醫學概念裡說腎不好,包含陽痿、遺精、乏力等諸多情況,並不專指腎臟這個器官。而鄒雲翔先生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運用了現代醫學對腎臟病最新研究的成果,建立起現代中醫腎科理論體系來,並總結了中醫藥治療腎臟病各種病症的方法,獻出各種驗方。把腎臟病作為一門學科、專科,這在當時是一創舉,影響了整整一代的中醫。現代中醫腎科,也從江蘇省中醫院發源。

  專業隊伍傳承 腎病治療、研究國內領跑

  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

  鄒雲翔教授創建腎內科以來,培養出一支中醫腎病專業隊伍,如黃新吾、龔麗娟、金惠伯、鄒燕勤、余承惠等江蘇省名中醫、名中西醫結合專家。60多年來,歷經一代宗師鄒雲翔、國醫大師鄒燕勤兩代著名中醫腎病學家奠基、發展,科室已成為全國名列前茅的行業領先的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科室學術帶頭人為鄒燕勤國醫大師,現有在編人員30餘人,其中正高職稱8人,副高職稱10人。僅僅2000年以來,學科成員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有38篇被SCI收錄。同時還承擔了30餘項各級科研課題,獲省廳級以上科技進步獎5項。科室研發的滋腎通關膠囊、健腎片II號、保腎片、甲花片等院內製劑6種,用於腎臟疾病的臨床治療,療效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認同。

  鄒氏腎科,在省中醫院一脈相承。80年代以後,在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第二代中醫腎病專家的帶領下,在挖掘、整理和繼承鄒雲翔教授治腎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科室繼續開展了腎小球疾病等方向的中醫藥研究。學科堅持突出中醫特色,充分發揮專科功能,逐步形成了具有行業內優勢的特色專業方向,主要包括:對鄒雲翔等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繼承、慢性腎臟疾病的一、二期預防、從腎虛濕瘀立論治療慢性腎臟病、複雜性尿路感染的中醫藥治療、分期治療狼瘡性腎炎、分階段治療糖尿病腎病等。特別是應用孫偉教授「護腎延衰」理念,採用「益腎清利和絡泄濁」治法有效延緩了慢性腎功能惡化進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中西結合以中為主的有效路徑。

  把病人管起來,腎病進展慢點再慢點

  孫偉主任在全省衛生科技創新大會。

  瑞嘉5歲時,在加拿大被診斷患上了嚴重的腎炎,加拿大醫生判斷很快就會進展成尿毒症,需要終身透析。父母帶著瑞嘉來到省中醫院請孫偉主任治療,在回到加拿大以後,孫偉主任依舊時時郵件指導,瑞嘉的病情控制住了,十餘年都沒有複發;

  周奶奶十五、六年前來到孫教授門診時已經是個患病20多年的老腎病患者,腎功能幾近衰竭,抱著懷疑的態度想試一試中藥,在孫偉主任手上,周奶奶快速進展的病情被踩了剎車,開始透析的時間被延後了十五、六年……

  像他們這樣經省中醫院救治而長期保持腎功能穩定的患者,不少於幾千人。秘訣是什麼?有好醫生、有好藥方之外,對於慢性腎病患者的管理,腎內科也有特有的「省中模式」。孫偉主任告訴記者,腎病是個慢性病,雖然不能治癒,但能夠控制,患者胡亂用藥或者盲目就醫,病情只會越來越嚴重。從2014年開始,江蘇省中醫院腎科就開始了慢性腎病的慢病管理工作,他們的慢病管理團隊,成員有醫生、營養師、藥劑師、專職護士、心理理療師等,各司其職,將患者培訓成「內行患者」。在腎友微信群裡,團隊成員們還會從飲食營養、生活起居、日常護理、堅持用藥、中醫保健等方面進行指導和管理。慢性腎病管起來,控制病情才更有效。

  如今,患者的管理還插上了「大數據」的翅膀。2018年6月,江蘇省省中醫院腎內科牽頭成立跨界融合的「中國腎臟病大數據應用創新聯盟」,引領全國同行開啟了互聯網數據平台、醫教研慢病管理一體化的診療模式。150家部門共享患者發病診療數據等資訊,可以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加強現有醫療資訊的分析和利用。腎病數據的「顆粒歸倉」,可以對現有臨床路徑效果進行衛生經濟學評估和改進,為逐步建立全國腎臟病大數據平台提供建設經驗與參考依據。

  來源:通訊員 馮瑤 揚子晚報記者 楊彥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