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心!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何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10月29日上午,哈文發文稱丈夫李詠因病去世,她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1998年開始出任綜藝節目主持人,同年開始主持益智遊戲節目《幸運52》。 2002年,主持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3年開始主持《非常6+1》。

多位明星名人發文哀悼。

年僅50歲的李詠正當壯年,突然患癌離世,讓大家在無限惋惜的同時,也讓大家再一次見識了癌症的可怕。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不斷提高,如何遠離癌症,一直是熱門的話題。今天,健康君就帶大家再學習一下如何科學預防癌症。

今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發布了關於生活方式和癌症預防專業報告。囊括了飲食、營養、體重和運動方式因素等生活方式對癌症風險影響的最新研究。

我們知道,約40%的癌症是可以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的。但是怎麼預防?在自媒體時代,網路上的傳言五花八門。

而這份報告之所以權威、靠譜,是由於它是基於數百篇嚴謹的文獻報導,通過涉及全球5100萬人(包括350萬癌症病例)的文獻回顧和專家組全面的評估來制定的。其證據不僅來自隨機對照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還包括了人體和動物實驗結果的機制學解釋。因此對各種因素與癌症風險之間的評估是極其系統和嚴謹的。

這份報告包括了17種惡性腫瘤,並分別羅列了影響其發病風險的生活方式因素和證據強度。同時還對10類生活方式因素與各類癌症之間的關係分別撰寫了報告,可謂用心良苦。

該報告還對腫瘤的預防提出了10大錦囊。

針對這10條建議,我們結合目前最新的研究和日常的生活實際給大家解讀為什麼這10條建議那麼重要。

保持你的體重在健康範圍內,並避免成人後的體重增加。

研究表明過多的體脂是導致許多癌症的原因。在過去十年中,肥胖與癌症相關的證據在不斷加強。肥胖竟然可以導致以下14種不同的惡性腫瘤!

(資料來源:Baselga J, Bhardwaj N, Cantley LC, DeMatteo R, DuBois RN, Foti M, et al. 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15. Clin Cancer Res 2015;21:S1–128.)

那什麼才是一個健康的體重?最簡單常用的指標就是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它的計算採用體重(按公斤算)除以身高(按米算)的平方(kg/m2),我國人群的標準BMI範圍是在18.5到24之間。24-28之間為超重,超過28則為肥胖。

從防癌的角度上來看,報告推薦體重在標準範圍之內盡量瘦。因為對某些類型的腫瘤而言,即使在所謂的「健康範圍」之內,發生腫瘤的風險也隨著體脂的升高而升高。而兒童時期的超重和肥胖很可能會持續到成人之後,因此對於健康體重的保持需要「從娃娃抓起」,不要以為孩子就應該「白白胖胖」。

目前全球的肥胖控制局勢相當不容樂觀。從1975年以來全球各地的超重和肥胖都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16年,全球有19.7億成人和超過3.3億的兒童被歸為超重或者肥胖。因此保持健康體重是排在第一位的。

將積極體育鍛煉作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多走少坐。

歐美一項144萬人的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降低13種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其中最高的是食管(腺)癌,發病風險降低了42%。

WHO推薦每個成年人每天積極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鍛煉或者至少75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請注意這是一個最低標準,如要達到預防腫瘤的目的,運動量和效果是呈正比的,如果需要對體重控制有顯著的作用,那每天需要達到45-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那到底什麼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呢?中等強度運動指的是讓你的心率提高到最大心率的60%-75%左右的運動。而計算一個人的最大心率,可以用「220-年齡」這麼一個簡單的公式來大致估算。比如一個20歲的青年,最大心率約為200,要達到中等強度運動至少需要維持心率在120-150之間;而一個50歲的中年人最大心率約為170,中等強度運動維持在102-128之間即可。

那挑選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比較好呢?我們建議只要是強度和時間達標,任意適合自己的運動都可以。慢跑、騎車、游泳、羽毛球、跳舞等都可以是不錯的選擇。有的小夥伴會選擇吃完飯出去散個步,對著手機數步數,還美其名曰:我每天都走一萬步呢!但是由於未達到目標心率,這一類「佛系運動」是沒有效果的,散步一小時,不如慢跑30分鐘。

白領由於工作原因,長時間保持坐姿。久坐會導致肌肉疲勞、血流減慢以及代謝紊亂,不僅增加患癌風險,也會增加各種其他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同時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坐在電腦前打遊戲,坐在床上捧著Ipad看劇等所謂的「螢幕時間」也是屬於久坐的範疇。「螢幕時間」往往還與攝入高熱量的零食飲料相關,進一步增加了體重。

讓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成為你日常飲食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民以食為天,尤其在天朝這種人人是吃貨的國度。到底吃什麼才能降低癌症風險?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是你的首選。

那什麼是全穀物呢?全穀物是指脫殼之後沒有精製的糧食種子。它保留了穀粒麩皮、胚芽和胚乳,能為人體提供更多的蛋白質、纖維和其他必要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有很強的證據已經證明了食用全穀物類食品有助於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全麥、糙米、大麥、燕麥、蕎麥、高粱、黑米、小米、薏米、玉米等都屬於全穀物的範疇。

而我們平時說的更多的詞是「粗糧」、「雜糧」,比如許多朋友愛煮的「粗糧飯」和「雜糧粥」。實際上是粗糧的概念是包含了部分全穀物和雜豆類。

另外重點指出的是「非澱粉類蔬菜」。報告推薦每天至少攝入400g的各色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那「非澱粉類蔬菜」又是什麼呢?

非澱粉類蔬菜顧名思義指的是不以澱粉為主的蔬菜,各類葉菜、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秋葵、茄子等都是非澱粉類蔬菜,但是不包括土豆、蕃薯、山藥這類根莖類食物。所以每天400g的概念裡,可不要拿土豆來充數。有研究顯示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諸多上呼吸消化道腫瘤的風險,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結直腸的腫瘤發病風險。

限制這些食物的攝入有助於幫助控制能量攝入以及保持健康體重

高脂、高糖的西式快餐和其他加工零食由於生產便利、儲存方便、價格便宜再加上味道也不錯,深受全球人民的喜愛。同時也導致了肥胖不僅僅在發達國家,也在發展中國家的大流行。

我們知道肥胖是導致癌症的一個重要因素。儘管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些食物是致癌的,但是過多食用這些食物會攝入過多的熱量,過多熱量的囤積加之運動不足導致了體重增加、超重和肥胖,也間接產生了致癌的作用。同時這樣的膳食模式增加了血糖負荷,該指標是子宮內膜癌的成因之一。

因此即使高脂、高糖的西式快餐不致癌,但是也推薦盡量能少吃則少吃。

不要攝入過多的紅肉,盡量不要吃加工肉類

紅肉指的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肉,常見的主要是豬牛羊肉,當然也包括兔子、驢肉等肉類。推薦裡並不完全阻止吃紅肉(如果真的阻止,那估計大部分人要瘋了)。因為紅肉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營養來源,包括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B12。但是需要控制量,每周推薦的攝入量為350-500克熟肉(500g熟肉約相當於700-750g生肉)。那有人說,我一頓吃了一塊一斤重的戰斧牛排是不是我這一個星期都別吃紅肉了?

很遺憾……是的……但是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比如蛋類、雞肉、魚肉、海鮮、或者豆製品來補充你的蛋白質攝入。

為什麼多吃紅肉不好呢?研究顯示食用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每日每增加100g紅肉,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上升12%。一方面在高蛋白高脂肪紅肉烹調的時候大多會採用煎、烤等高溫烹調方式,這過程中就會產生雜環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同時,紅肉當中富含的血紅素鐵會通過刺激亞硝基化合物的內生形成,促進結直腸的癌變。

另外對於加工肉類,報告建議人們能不吃盡量別吃。加工肉類指的是通過醃製、熏製、發酵或者其他方式處理過的肉品,各種臘肉、香腸、火腿、鹹肉、熏肉等都是屬於加工肉類的範疇。每天攝入50g加工肉類,結直腸癌發生的風險將上升16%。除了之前紅肉導對結直腸癌的影響外,加工肉類的外源性亞硝基化合物的含量明顯增高,而亞硝胺(前體物質是亞硝酸鹽)是明確的I類致癌物質。

在大部分情況下請喝水或者無糖飲料

想要補充水分?喝水就完了唄!想喝飲料?可以選擇不加糖的茶或者咖啡。茶和咖啡對部分惡性腫瘤(如肝癌、子宮內膜癌和膀胱癌等)可能還存在一定的預防效果。

但是現在許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們就是愛喝含糖飲料,甚至用飲料來代替水。各色奶茶、汽水、飲料,琳琅滿目。因此2018年還出現了兩個和含糖飲料有關流行語。

和西式快餐一樣,含糖飲料也是導致全球肥胖率飆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與食物不同,攝入的含糖飲料大多沒有飽腹感,因此容易在原有的食物以外過多的攝入糖分而不自知。這些能量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沉積在身體中,加之運動量不足,導致超重和肥胖。除癌症之外,含糖飲料還增加了2型糖尿病和其他口腔問題的風險。

喝下一瓶可樂很容易,但是讓你空口吃下那麼多糖,你會吃麽?其實他們的含糖量是一樣的。

從癌症預防的角度來說,最好滴酒不沾

飲酒具有預防腎癌的作用(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但是酒精對其他臟器的致癌效果遠超它的益處。酒精1988年就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定為I類致癌物質。有充分證據表明酒精會升高口咽、喉、食管(鱗)、胃、肝、結直腸、乳腺發生癌症的風險,還有部分研究顯示酒精還可能導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膚癌。

酒精(乙醇)經過代謝會成為乙醛,而乙醛會引起的DNA損傷和突變現象。這種損傷導致DNA雙鏈斷裂,細胞中DNA損傷的積累促進了細胞自身的降解,而這種損傷的引起的錯誤修復會引發惡性腫瘤。而亞洲有5.4億人攜帶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導致乙醇轉化為乙醛之後難以繼續轉化成為乙酸,有毒的乙醛在體內蓄積,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因此喝酒臉紅不是代表酒量好,恰恰是乙醛轉化障礙的危險表現,更應限制飲酒。喝酒還能增加女性雌激素水準,增加罹患乳腺癌風險,這也就是在乳腺癌患者當中主張「禁酒」而不是「限酒」的原因。

有人說喝點紅酒不是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麽?是不是平時喝點酒問題不大?儘管有研究顯示某些人飲用少量酒可能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和確鑿的致癌證據相比,這種收益就顯得特別無足輕重。從癌症預防的角度上來說,喝酒沒有安全量,即使少量飲酒也有癌症風險。因此最安全的方式是滴酒不沾。

目標是通過平衡的飲食來達到營養的需要

人只有在特殊狀態下,才需要營養補充劑。如懷孕期間需要補充葉酸,或是有明確的缺乏情況如膳食性貧血需要補充鐵劑或葉酸、骨質疏鬆者需要攝入一定的鈣補充劑和維生素D。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進行平衡的飲食和充分的鍛煉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式,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營養補充劑。

而偏偏有許多人總覺得自己應該「吃點什麼」來預防癌症。或者出於投機取巧的心理,認為只要各種營養補過了,我就可以不用運動也不用平衡的膳食。

但是不要指望通過服用保健品、膳食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因為有時候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糟糕結局。

至於我國人民傳統喜愛的靈芝、冬蟲夏草、人蔘等名貴藥材,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們對腫瘤的預防有任何作用。有可能還存在各類風險比如重金屬超標等。通過喝酒來防病,更是弊遠大於利。因此,保健品不僅對預防癌症沒有作用,有的甚至可能會增加癌症風險。

所以不要指望通過「補點什麼」來達到防癌效果,吃動平衡才是正道。

最後補充一條:為什麼沒有吸煙?

有許多讀者會感到奇怪,吸煙是導致癌症的最主要因素,全球導致癌症的可改變生活方式因素當中,吸煙佔據了近1/3的比例,為什麼這份報告當中沒有吸煙呢?

首先這份報告僅僅針對飲食、營養和體育鍛煉的生活方式因素進行了歸納總結。並不包括毒物、藥物和職業接觸的因素。

其次,煙草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毒品",其危害不言而喻。著名腫瘤科普作家李治中博士(菠蘿)近日總結道:6個抽煙的人裡面會有1位在75歲之前死於肺癌,如果範圍縮小到每天抽煙量超過5支的群體,那麼4個人裡,會有1位死於肺癌。而死於肺癌的煙民僅僅佔了因吸煙死亡當中的不到1/3。現在人均壽命已經接近80歲,但一輩子抽煙的人,1/3活不過65歲。

癌症容易被忽視的16大癥狀▲▲▲

1.不明原因消瘦。短時間內體重急劇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號。驟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見,其他還包括肝癌和腸癌等。如果不運動不減肥,體重卻莫名下降10%,應及時就醫。

2.頻繁發燒或感染。體內感染會導致發燒,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則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徵兆。白血病還可能導致反覆感染、疲勞、疼痛及其他流感樣癥狀。

3.體虛乏力。多種癌症都可能導致這種癥狀。如果睡眠休息充足,仍感覺虛弱和疲勞,就應看醫生。

4.喘息或氣短。劇烈、明顯的氣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癥狀。

5.慢性咳嗽和胸痛。類似咳嗽或支氣管炎的癥狀可能是白血病和肺癌的癥狀。胸口疼痛可能還會延伸到肩部、臂部。咳嗽和聲音嘶啞超過6周,應當心喉癌、甲狀腺癌、支氣管癌或肺癌。

6.腹脹腹痛。莫名腹脹應當心卵巢癌。盆腔劇烈脹痛也可能是纖維瘤、卵巢囊腫及其他生殖系統疾病的共同癥狀。另外,飯後莫名胃痛或腹脹有可能是胃癌徵兆。

7.慢性胃灼熱。長期胃灼熱(燒心)應排查是否是胃酸過多所致,再排查食管癌及肝癌的可能性。

8.腸道問題。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多,且有解不乾凈的感覺。胰腺癌的早期癥狀是大便多而發白、奇臭。

9.吞咽困難。多與食管癌和喉癌有關,吞咽困難有時也是肺癌的早期癥狀之一。

10.黃疸。皮膚或眼白突然發黃,主要考慮是肝臟或膽囊疾病,但也可能是胰腺癌、膽管癌和肝癌的癥狀。

11.異常腫塊。乳房、睾丸、腹股溝、頸部、腹部、腋下或其他部位出現異常包塊,應及時就醫排查癌症危險。

12.皮膚新斑點或黑痣變化。皮膚出現新的斑點、黑痣發生變化、皮膚瘡口久治不愈,結痂但容易出血,應當心皮膚癌。

13.指甲變化。指甲下出現褐色或黑色條紋或斑點,應當心皮膚癌。指端突然變大,指甲彎曲,則可能是肺癌癥狀。指甲明顯變白有時是肝癌徵兆。

14.盆腔或下腹疼痛。有此類疼痛且伴盆腔沉重感,可能是卵巢癌癥狀。不孕女性,有卵巢癌、乳腺癌或結腸癌家族病史的女性,確診患有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或子宮癌的女性罹患卵巢癌危險更大。

15.長期原因不明的疼痛。出現莫名疼痛持續4周以上,應當心骨癌或睾丸癌。

16.異常出血。尿中帶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膀胱癌或腎癌癥狀。便血既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腸癌癥狀。女性月經周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癥狀。吐血咳血應當心胃癌、食道癌或肺癌。過度淤血或出血不止可能是白血病癥狀。

◆ 本文來源: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官方微信及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河健康網

網址:www.dhjk.cn

合作電話:13592692009

投稿:[email protected]

統籌:於素文

編輯:王方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