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佛菩薩版的《何以為家》:面對不完美的父母,如何是好?

qīn

jié

kuài

作者丨聖玄法師

首發丨騰訊佛學

作家止庵在《惜別》裡對母親的回憶十分感人:

“最能將已經去世的母親與此時當下聯繫在一起的,就是這種日常生活的氛圍。她曾經享有的,或者她永遠錯過的。簡單,平凡,然而強烈,持久。這種氛圍比比皆是,母親去世後我才真正留意,於是就更多引起關於她的回憶。”

在作家的心中,母親雖然逝去,並不意味著她不存在了,自己的懷念讓母親的生活更加豐富了。

對親人的不捨與惜別,是人們心中亙古的情愫,顯得動人而神秘。

《六度集經》裡卻有一個故事,講述釋迦牟尼佛在修行菩薩道時,曾經做過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天,但他心中常常憶念非常、苦、空、非身。

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前世的摯友投生到人間,做了闊太太,整天沉迷在“買買買”、“吃吃吃”這些事上,便變化成商人的模樣,走到闊太太居住的街市。

這時候,闊太太正享受著“丈夫負責賺錢養家,自己負責貌美如花”的悠閑生活,看到遠方來了一個陌生的商人,似乎是要交易,便吆喝自己乖巧的孩兒,趕快搬椅子來招呼他坐下。

但闊太太發現這個商人怎麽一直衝著自己笑,看樣子不懷好意,心中又得意又惱火,恰巧這時候孩子搬椅子有些遲了,把氣都撒在他身上,一巴掌打過去。

而這位商人倒是很愛笑,這位闊太太好像沒見過這麽愛笑的人,她坐不住了,便問商人:“你笑什麽,到底有什麽好笑的?”

商人說:“我是你的同修道友啊,你怎麽忘記了?”

這闊太太心中不悅,以為是輕薄的癡人在說些無禮的話。

遠來的商人說:“你這孩子,是你前世的父親,現在你們竟投胎做了母子,只是過了一世,就全然不記得以前的事了。鄰家那個玩撥浪鼓的小孩子前生是一頭牛,勤懇了一輩子,投生到主人家做兒子,他一直敲打的鼓,就是自己前生的牛皮做的,他還不曉得呢。前面的小夥子為了給父親祈福,竟然殺牛來祭祀,豈不知殺生求福是最不祥的事,如同飲毒止渴,他的父親命終之後便為牛,生生世世屠戮受禍。路邊這撓傷母親的孩子更是戲劇,她們原本是一個家裡的妻妾,正妻常常打罵小妾,小妾心懷怨恨,投生做兒子來報復他的,也虧得她被抓破了臉也心甘情願……

“你看看,眾生心性無常,就這一世的隔陰之謎便顛倒如斯,何況在長久的輪回中,世榮若電恍惚即滅……”

說罷便不見了。

這婦人聽了商人的話,悵然而歸,自此齋肅望慕,德播全國。

商人與婦人,就是釋迦牟尼佛與彌勒佛的前生。

在這個故事裡,似乎親情與友情都十分脆弱,正如《佛說無量壽經》裡說的,親眷之間敬愛有加,就算有什麽摩擦憎嫉都得過且過了。但是到了來生,或許就互為仇讎,隨著嗔心的牽引互相報復殘害……

現在的網路上,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甚囂塵上,許多人走出黃土地和工廠大院以後,收拾好種種瘡口,“逃離原生家庭的傷害”成為一件時髦的事。

前陣子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亦成了一個典型文化現象,新華網都加入了探討——“《何以為家》發人深省:什麽是健康親子關係?”

即使沒有看這部影片,也被全網的討論“劇透”得完完全全:一位小孩子將父母狀告上法庭,狀告他們生下了自己:“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隻記得暴力、侮辱。”

《華嚴經》裡說: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在輪回的漂泊之中,苦惱的逼迫無處不在,但面對合格或者不合格的父母,佛陀並不是選擇了“沉溺於家的港灣”,也並非選擇了“逃離對家庭的恐懼”,他選擇了逾城出家,“超越”平凡的家庭所賦予的世俗意義。

佛陀版的“何以為家”,覺悟到真正能夠離苦得樂的方法以後,面對並不完美的父母,以卓越的智能給予最有耐心的關懷。

佛陀帶著弟子看望年邁的父親,並守候在父親的身旁,悉心照料,為他進行臨終的心靈指導,在父親去世以後,親自為父親抬棺,以報父恩。

而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早已仙逝,佛陀便上升到忉利天,為母親講述佛法,而他講述的正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王菩薩為了報答母恩的種種孝行。

後來,為了報答養母摩訶波闍波提的養育之恩,破例準許女性出家修道,摩訶波闍波提便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證入聖智,解脫三界之累。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中說:

三界轉變無輪際,父母妻子更相因,

怨親憎愛無常處,如旋火輪豈窮已。

無始生死世界來,計飲母乳多大海,

若不精勤證空智,將來複飲無窮限。

周流五道經人天,若積身骨高須彌,

愛別哀悲計其淚,亦非江河所能匹,

若計一人父母者,過於世間草木數。

三界之中,任何一個人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次數比世間的草木的樹木還要多。而我吮吸每一個眾生的母乳,都比大海還要多,而世間種種的場景,都記錄我們與母親相互的牽掛。

佛教所說的“三界轉變無輪際,父母妻子更相因”,並非是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漠然,而是讓我們憶念父母生養的含辛茹苦,每一個眾生曾經都在我們身上傾注過無盡的關愛與牽掛,以思報答,所以佛教常常以“如母憶子”來譬如佛菩薩的慈悲。

有時候常常想,自己業障深重,無能利益別人,唯有時時發願,能夠在未來恆常不倦地利益度化父母。

後來見到許多陌生人,思忖著他們也曾經是自己的父母,從前我肯定也發過這樣的願望,盡輪回際能夠幫助那時的父母離苦得樂,儘管今朝見面不識,這份報父母恩的心願可不能丟了。

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像楊絳先生《我們仨》裡寫的那樣,充滿著溫暖和回憶。

許多父母並不完美,甚至有時候他們不可冒犯的威嚴讓人無助、憤怒。缺乏對幸福的覺知,讓他們往往也不曾意識到對家庭的傷害。就像作家麥家在《致父信》裡寫道:

“父親,是的,雖然你以前多次打過我,可這一次真把我打傷心了。我心窩裡插了一柄刀,怎麽也拔不出來!你該知道,就是從那以後,我變了,變成了一個孤獨的孩子,不愛出門,不愛出聲。在家裡,我像把笤帚一樣任人使喚,卻總是無聲無息;出了門,我像隻流浪狗一樣,總是縮著身子,耷著腦袋,貼著牆邊走路,躲著熱鬧和歡喜場面……”

父母也有著種種不足,正如我們一樣也有著種種怨親憎愛,才會愛別哀悲、如旋火輪。

真正的出離似乎並不是逃離“原生家庭”就能實現,因為我們已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長夜相隨,才是讓我們憂患不安的定時炸彈,指不定就“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呢?

“若不精勤證空智,將來複飲無窮限”。像釋迦如來、地藏王菩薩那樣,接納父母曾經的固執與不完美,在強健自己的力量以後,超越煩惱之家,才能“強勢回歸”,幫助那個小家庭提升覺知幸福的能力。

麥家在汶川地震以後,“去災區走訪,看到那些悲痛的老人,我哭得不行,因為我想起了你——每一個老人都是你哪!”

正想彌補和父親的關係時,父親卻得了老年癡呆,每天守候在父親身邊,因為他“偶爾會有清醒的時候,我這麽做就是盼望你某一刻清醒過來,看到我在服侍你,知道我在懺悔,在贖罪,然後安慰我一下,讓我知道你最後原諒了我。”

在《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中,佛告訴大眾,在過去久遠劫以前,藥王菩薩、藥上菩薩那時候還是兩位王子淨藏、淨眼,久修菩薩之行,因為憐憫妙莊嚴王與國中的人民,投生在妙莊嚴王家中,來度化他們。

有一天他們向母親稟告,願母親一同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座下,聽佛講授《法華經》。

可是母親無奈地說,“可是你們的父親妙莊嚴王深信外道,貪著婆羅門所說的種種法門,你們應當好好地勸諫父親,這樣我們一家人就能一同聽法。”

淨藏、淨眼王子感歎道,“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他們聽從母親的建議,為父親顯現種種大神變,讓妙莊嚴王心淨信解,心大歡喜,隨他們一起到雲雷音宿王華智佛那裡聽聞正法。

見到父母都堪任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淨藏、淨眼王子便祈求母親,允許他們出家修道:

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

諸佛甚難值,我等隨佛學。

如優曇鉢羅,值佛複難是,

脫諸難亦難,願聽我出家。

母親聽了,十分感動,並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後來妙莊嚴王夫婦與兩位王子一見到佛陀,便被佛陀所講的菩提之道所吸引,心大歡悅,一家人都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修道。

在生活中,我們雖難以像藥王、藥上菩薩那樣智能超群,但心懷對父母的接引、護念,多多讀誦《地藏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祈請地藏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加持,讓我們生起涓涓細流般的耐心與廣闊大海般的胸懷,真正地幫助父母覺知幸福,將狂心轉變為愛心,小愛升華為大愛。

祝天下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