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農商行承壓:不良率攀升 上半年5家被下調評級

  隨著不良率攀升、逾期貸款增加,市場對銀行資產品質的擔憂加大,商業銀行信用評級開始被加速下調。

  根據同花順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6家銀行的信用等級被調降,其中有5家為農商行,佔比超過8成。一個有意思的對比是,去年全年60家銀行的評級被上調。

  從目前採訪反饋的情況來看,今年農商行、城商行密集被“降級”的原因,多是來自於市場對於經濟增速放緩、當地企業經營遇困的擔憂,特別是去杠杆背景下,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加劇,進而導致銀行不良率、逾期率上升,評級機構相應下調評級。

  評級數據顯示,今年被降級的個別農商行不良率甚至接近20%。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中國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真實性在不斷提高,總體上來說是良好的,一些農商行屬於極端案例。

  銀保監會近期稱:目前銀行機構運行穩健,風險可控;目前商業銀行整體貸款品質和經營效益穩定,風險抵補能力和流動性儲備充足。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5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9兆元,不良貸款率1.9%,貸款損失準備餘額3.5兆元,撥備覆蓋率183%。

  個別農商行不良率翻番

  進入2018年之後,評級被下調的銀行機構數量大幅增加,農商行居多。1月,山東五蓮農商行的評級展望被中誠信由穩定調整為負面。2月吉林蛟河農商行的主體信用等級,被上海新世紀資信從原來的A+降至A,並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相關債項評級則全部從A降至A-。

  隨後5月山東廣饒農商行的主體信用評級被東方金誠從AA-降至A+,展望從穩定到負面。近期則是鄒平農商行、貴陽農商行被降級。

  7月10日,東方金誠發布了跟蹤評級結果,將山東鄒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調整評級展望為負面,並下調“17鄒平農商二級01”評級至A。

  對於下調緣由,東方金誠表示,跟蹤期內,由於區域信用風險持續暴露,鄒平農商行不良貸款大幅攀升,撥備覆蓋率低於監管要求,資產品質明顯下行。

  評級報告披露,該行貸款主要分布在製造業,且大額貸款佔比較高,行業和客戶集中度維持高位。

  東方金誠認為,跟蹤期內,受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規模較大影響,該行淨利潤以及淨資產收益率等盈利指標大幅下降,盈利能力持續承壓;該行存在較大的貸款損失準備缺口,導致資本被大幅扣減,資本充足率指標降幅較大,已低於監管要求。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該行不良率已經高達9.28%,比上年底的2.43%大幅上升6.85個百分點,增幅高達200%左右;淨利潤只有0.001億元,也比上年的1.13億元下降了99%以上。

  不過,鄒平農商行的年報數據與此存在一定差異。該行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12月底,不良貸款率為8.7%,淨利潤則為1858.49萬元,好於評級報告披露的情況。其中差異主要在於,東方金誠將逾期90天以上的借款都計入到不良,造成不良數據存在差異。

  董希淼表示,研究發現不同的銀行類型裡面,資產品質偏離度不同,相對來說農商行偏離度更大些,國有大行、股份行偏離度小。用一個指標來衡量,90天以上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餘額的比例如果大於100%的話,這樣不良貸款的認定就比較寬鬆,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小於100%。

  “農商行整體上是大於100%的,隨著監管將 90天以上逾期貸款全部歸類為不良貸款,導致部分銀行出現不良率飆升的現象。個別農商行屬於比較極端案例,一般銀行偏離度不會有那麽大。”

  未來發展放緩?

  一個有意思的對比是,去年則有60家銀行的評級被上調,僅聯合資信一家就上調了21家銀行信用評級。

  一家第三方機構的分析師李曉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和去年數據對比如此“扎眼”,其實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去年被上調的農商行和城商行有六成都來自發達地區,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為主,當地的經濟活躍,企業的生命力旺盛,銀行的壞账率自然就低。並且這些地區的城商行、農商行能夠不同程度地通過上市、增資擴股、發行優先股等方式獲得資本補充,有利於這些銀行應對區域經濟放緩、行業監管趨嚴、金融市場波動等風險。

  李曉芳表示,今年被調低評級的5家銀行中,有三家來自山東、一家來自貴州、一家來自吉林、一家來自遼寧,相對來說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者當地經濟過於依賴某一種業態,導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出現。

  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城商行負責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家銀行就處於欠發達地區,當地企業多數以煤炭企業為生。此前煤炭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部分企業杠杆率過大導致資金鏈斷裂,難以還本付息。同時,當地企業之間形成的擔保圈較多,進一步加大了信用風險。雖然銀行也在積極想辦法,但是壞账率依然較高。

  “確實存在靠天吃飯的情況,比如去年煤炭行業出現復甦,我們銀行的壞账率也大幅下降。”前述城商行負責人表示。

  嚴監管、去杠杆也被認為是今年農商行、城商行被調低評級的原因之一。廣發證券分析師倪軍認為,城商行、農商行這類中小銀行的業務形式較為單一,隨著監管強化且針對性極強,中小銀行過去幾年加杠杆做高收益的模式被打破,進入被動去杠杆過程,同業業務、理財業務均收縮,進而會導致規模擴張放緩。

  聯訊證券首席巨集觀研究員李奇霖也認為,現在中小銀行對同業業務較為依賴,在被監管後轉向傳統存貸業務,既無管道優勢,又有不良隱憂,以往監管套利工具也被限制,未來發展放緩也是情理之中。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