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灼見|卡達退出歐佩克,國際能源市場動蕩趨勢恐上升

騰訊財經《灼見》特約作者 戚凱(北京市社科院外國所副研究員,盤古智庫研究員)

成立於1960年的歐佩克近期不斷遭遇“危機”,11月上旬,《華爾街日報》報導沙特阿拉伯政府資助的頂級智庫阿卜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正在研究歐佩克解散可能對石油市場的影響。本月3日,卡達能源事務國務大臣薩阿德卡比(Saad al-Kaabi)在多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卡達將於2019年1月1日起退出“歐佩克”。

成立於1960年的歐佩克組織,目前擁有16個成員國,石油儲量達到全球總儲量的70%,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組織之一。然而,近期一系列的異常事件,使得外界普遍擔心歐佩克的前途,但實際上所有人更關心的是國際能源市場,特別是碳氫能源市場的未來走勢。

單從卡達的石油產量來看,退出歐佩克確實可能意義不大。卡達是一個天然氣生產大國,卻是一個石油生產小國,2018年月均石油產量只有每日數十萬桶,與沙特的千萬桶級日產量相比,屬於微不足道的水準,因此直接來看,短期內對國際石油供應不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然而,卡達宣布“退群”的舉動,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總的來看,卡達退出歐佩克對於國際能源市場而言,將產生許多的長期負面效應,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將進一步增加。

第一,它標誌著歐佩克的內部穩定性將進一步下降。卡達退出是歐佩克內部矛盾激化的一個典型體現,當前,由於伊朗與歐佩克均懷有地區霸權主義野心,相互對抗不斷更新,使得中東伊斯蘭世界各國普遍陷入“非此即彼”的站隊抉擇困境。歐佩克早已面臨多次內鬥危機,近年來,歐佩克減產行動屢屢遭遇成員國的“陽奉陰違”,國際能源供應端最重要的協調行動面臨被暗蝕的困境。本周四,歐佩克將在維也納召開大會,商討與俄羅斯等國的新限產協定,值此敏感時期,卡達高調宣布退出歐佩克,將使得市場各方對於新限產協定充滿疑慮,市場信心將進一步承壓。

第二,它使得國際社會認識到沙特權威不足,協調不力,從而對沙特掌控國際石油價格的能力產生懷疑。沙特歷來是歐佩克的實際掌門人,主導了近年來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大國的共同減產行動,成功終結了國際石油價格長期低迷的狀態。然而,卡達與沙特交惡以來,卡達始終不肯屈服,並最終宣布退出歐佩克,足以證明沙特在歐佩克內部的威信已經明顯不足,它已經無法再充分代表歐佩克的一致利益了。

從以上兩點來看,卡達此舉扮演了一個“反叛者”的角色,將歐佩克的內部分歧徹底公諸於世,可能會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甚至有可能引誘歐佩克內部一些國家做出類似公開或秘密的“反叛行為”。只要歐佩克的分裂局勢加劇,國際石油市場供應端陷入無序競爭的可能性越大,國際油價越可能進入一個驟跌驟漲的混亂狀態。

另一方面,雖然卡達並非石油生產大國,卻是重要的天然氣生產大國,在天然氣領域,卡達展現出了很大的雄心壯志,也可能進一步攪動國際能源市場。

卡達油氣資源豐富,天然氣儲量位列全球第三位,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多年來穩居全球第一。與沙特交惡以來,卡達已經兩度宣稱要進一步提升天然氣產量:2017年7月宣布將大幅增產液化天然氣產量,由年產7700萬噸提升至2024年的1億噸,增幅接近30%;2018年9月再度宣布至2025年第一季度將提高液化天然氣年產量至1.1億噸。

出於遏止全球氣候變暖與空氣汙染等原因,全世界、特別是亞太新興經濟體正迫切尋求“煤改氣”、“油改氣”,天然氣的消費量出現了逐年攀升的局面。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2018)預測,2040年前中國天然氣需求將處於高速增長期,新增需求將集中在工業、居民以及電力等部門。全球的情況也是如此,2050年,天然氣佔全球一次能源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23.5%上升到27.5%,天然氣將超越石油成為最大的一次能源品種。

我們需要注意到,卡達在退出歐佩克的同時,同時還是另一個重要的國際能源組織“天然氣輸出國論壇”的主導者之一。天然氣輸出國論壇成員國控制世界天然氣儲量的70%以上,管道貿易的38%和85%液化天然氣的生產,其中俄羅斯、伊朗、卡達合計控制 57%的全球天然氣儲量。考慮到卡達、伊朗與沙特並不友好的政治關係,卡達與伊朗很有可能進一步在天然氣領域發力,從而達到擠壓沙特石油銷售市場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國際能源市場將會進入一個更加多元的時期,石油對市場的支配能力可能會逐步下滑,博弈方數量與博弈難度都會進一步上升,國際能源市場可能會進入一個更易震蕩的階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