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畢吉耀:斷定中美貿易戰到來還為時尚早

“美國此次借所謂301條款調查向中國發難,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和戰略考量。對此,我們要提高警惕,既保持戰略定力,也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針對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打貿易戰不僅兩敗俱傷,而且會殃及池魚,各方應保持理性。

川普目的在於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中國經濟周刊》:此次引起中美貿易摩擦的導火索是美國啟動的“301”調查,這也是美國第6次對中國動用301條款。與前幾次相比,這次有什麽不同嗎?

畢吉耀:對中國等競爭對手開征高額關稅,是川普競選時的重要承諾之一,拿關稅做文章也是川普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的第一步。今年年初開始,美國已經宣布將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以及大型家用洗衣機徵收臨時性關稅。3月初又表示要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課以25%和10%的重稅。3月23日,美國宣布暫時豁免對歐盟、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韓國等經濟體的鋼鋁關稅至5月1日,其貿易製裁意在中國不言而喻。

無論是美國單方面提高鋼鋁關稅,還是依據其國內銷易法對中國進行“301”調查,並威脅要采取大規模加征關稅等措施,都是違反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協定的單方面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川普此次簽署備忘錄是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301”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到310節,一般而言,301條款是美國貿易法中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采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WTO成立以後,美國已經很少動用301條款。此次再次動用301條款對付中國,是公然違背WTO多邊貿易協定,用國內法來調整國際貿易關係,是典型的貿易霸權主義。

美國此次發布的“301”對華貿易報告中主要針對的是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反覆強調中國對美國作出的雙邊承諾,包括“技術轉讓和技術合作必須由企業獨自決定,中國政府不得將之作為市場準入的前提條件”,“中國必須對國內所有或開發的知識產權與其他國家所有或開發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等等,同時列舉了“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規劃,認為中國是有步驟地引進外資,消化吸收技術,從而提高中國的生產水準。川普政府認為這些條款對美國企業不公平,影響了美國企業的利益和競爭力,因此要采取包括加征關稅等在內的措施糾正中方所謂不公平不對等的做法。

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川普的目的還是希望借“301”調查提高談判要價,壓迫中國在降低關稅、擴大市場準入、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等方面做出讓步,以便為美國企業攫取更多的商業利益,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以減少貿易逆差。

《中國經濟周刊》:從此前幾次的“301”調查結果來看,中美兩國之間的交涉雖然一度劍拔弩張,但最終都通過協商達成了共識。就此次的貿易摩擦,有學者認為中美貿易關係正處在轉折點上,協商難度變大,此次貿易摩擦有沒有可能更新成為貿易戰?

畢吉耀:從目前階段來看,談貿易戰還為時過早。美國現在的種種作為,包括威脅采取加征關稅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目的是提高談判要價,以便在接下來的協商談判中獲取更大的利益。中美之間是否會爆發貿易戰、貿易戰的規模和烈度會有多大,還是要取決於接下來雙方磋商談判的結果。即使美國單方面決定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或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中國也會根據受損情況相應地采取對等的反製措施,以維護中國的合法利益,並視美國的下一步行動繼續做出適度合理的反應。

從貿易摩擦更新到貿易戰要經歷一段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雙方既可能“邊打邊談”,最後雙方做出都能接受的妥協,從而避免貿易戰,也可能會出現談不攏的情況。中方不想打貿易戰,也不怕打貿易戰。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打貿易戰不僅兩敗俱傷,而且會傷及池魚。不但會動搖多邊體制的根基,而且會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並威脅到世界經濟的復甦進程。這幾天美國乃至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和劇烈動蕩,就反映出投資者對打貿易戰的擔憂。

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國際分工和市場競爭的結果

《中國經濟周刊》: 川普上台以來一直在強調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如何看待美國對中國貿易長期逆差這一情況?

畢吉耀: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從美國的經濟結構來看,服務業佔的比重最大,製造業相對所佔的比重較小。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即使中國對美出口大幅減少,他仍然需要從其他國家大量進口來滿足國民需求,整體貿易逆差的情況並不會有顯著改善。其次,中國對美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是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包括美國在內的外企搬到中國來生產,許多產品的加工組裝環節在中國,而零組件和元器件則來自包括美國在內的進口,然後成品再由中國出口到美國,而用於加工組裝的進口中間品的價值也算在中國頭上,誇大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但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貿易長時間存在逆差,並且美對華貿易逆差佔美貿易總逆差的比重最大,勢必造成美國把削減對華貿易逆差作為主要目標。美國試圖減少貿易逆差的意願可以理解,畢竟促進貿易平衡發展是各國都想追求的目標。但是,中美貿易不平衡並不是中方采取了所謂不公平的做法造成的,而是現行國際分工和市場競爭的結果,雙方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妥善加以解決,采取單方面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甚至威脅打貿易戰的方式,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可能導致兩敗俱損的雙輸局面。

《中國經濟周刊》:如何看待川普政府此次針對中國違反了美國的知識產權的指責?有聲音認為,這一指責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畢吉耀:中美企業之間的技術轉讓由企業平等協商、自主決定、有償交易,不存在政府強製和乾預。中國企業到美國開展投資和收購,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的企業自主選擇,遵循商業考慮和市場化原則,相關交易遵守美國法律,並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在美國公眾向美國政府提交的數十份評論意見中,也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支持所謂的“強製技術轉讓”等指控。而且,強調技術轉讓問題並不能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川普政府一再強調技術轉讓,是因為中國並沒有違背WTO的相關協定,只能在這些方面找碴,來增加和中國談判協商的籌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定地推進市場化改革、擴大投資準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在自主研發技術開發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就。比如我們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量子通信還有高鐵技術。中國的整個產業都在向中高端發展,同時也會和很多國外的企業進行技術方面合作。美國應該重新考慮過去對於本國一些高科技產品過時的不恰當的限制。

川普為何執意要“倒行逆施”?

《中國經濟周刊》:對於此次川普政府啟動“301”調查,美國企業和智庫普遍對美方單邊行動表示擔憂。在國內反對聲音如此大的情況下,川普政府執意如此的目的是什麽?

畢吉耀:川普奉行所謂美國優先戰略,認為現行的多邊貿易體制以及美國參加的一些額區域貿易協定沒有很好地維護美國的利益,一些國家特別是中國采取不公平的貿易政策使得美國利益受損,導致產業向外轉移和就業崗位流失,聲稱要重構更加公平對等的雙邊經貿關係。川普上台執政後,立即宣布退出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中止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協定(TTIP),並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並且不斷采取反傾銷、反補貼,以及違反WTO協定但方面對鋼鐵和鋁製品加征關稅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在全球範圍內製造貿易摩擦。此次,由將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揮向中國,不僅受到世界各國包括美國盟國的反對和抵製,也受到美國國內各方面的批評和反對。美國國內許多行業和企業擔心川普的魯莽行為會招致貿易報復,從而不僅不能解決美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反而會遭受更多的傷害。

但是,川普執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並威脅據此對華采取懲罰性貿易措施,一是他在競選期間一再批評美國幾十年來的貿易政策,並將提高關稅其作為他競選承諾的重要方面,現在要兌現競選時對選民的承諾。二是當下美國又面臨下半年的中期選舉,川普也意圖打“貿易保護牌”向選民拉票,以繼續維持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優勢地位並爭取未來連任。

中美貿易失衡是川普挑起貿易戰的直接原因,美方要求中國降低美對華貿易赤字1000億美元,進一步開放市場。但中美貿易失衡責任不在中國,除了貿易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儲蓄率低下、傳統製造業競爭力喪失和金融等服務業佔比較高,美國長期依賴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吸引國外儲蓄或資金流入,以維持其商品進口和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分工格局變化和美國限制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又加劇了其對外貿易失衡。因此,對中國施壓並不能解決美國的貿易失衡問題,也未必能達到川普期待的效果。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出增速換檔、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新特徵,經濟增長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分依賴出口,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90%以上,經常項目順差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從危機前的8%以上降至目前的不足2%,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

從這方面看,即使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采取加征關稅或其他限制措施,也難以影響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大局,但美國消費者可能要承受進口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福利損失。如果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采取對等的反製措施,美國的一些行業可能會因出口受阻而受到衝擊,並進而影響到這些行業的就業、收入和企業利潤。中國不願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希望美方三思而後行。

美國借301條款發難,有其戰略考量

《中國經濟周刊》:您認為此次貿易摩擦中值得我們思考或者關注的問題有哪些?

畢吉耀:中美建交40年來,雙邊經貿投資關係發展迅速,互為重要的經貿夥伴。兩國的企業、投資者、消費者都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中美關係是互補互惠的,和則兩利,鬥則兩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在經貿、投資、產業發展等眾多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太空。保持中美經貿關係的穩定健康發展不僅有利於兩國經濟發展,而且有利於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科技進步和產業轉型更新步伐明顯加快,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和高端製造業方面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加強,正在趕上甚至在個別領域超過發達國家,這引起了一些頑固秉持冷戰思維人的“擔憂”。他們視中國為對手、進行“經濟侵略”,散布各種各樣的“中國威脅論”,試圖采取各種手段遲滯和阻礙中國發展。美國這次借所謂的301條款調查向中國發難,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和戰略考量。

這不僅僅是一次偶發事件。我們要提高警惕,既保持戰略定力,也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在戰略上,我們要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化,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立足自主創新的國內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增強抵禦外部風險衝擊的能力。在戰術上,要未雨綢繆,既要強身健體,進一步提高我國產業、產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要有針對性地準備好應對措施和方案,該出手時就出手,堅決捍衛我國的發展利益和合法權利,維護公平競爭的國際經貿秩序,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考慮適當調整外貿政策取向,更加注重貿易的平衡發展。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更加強調擴大出口創匯和帶動國內經濟增長和就業,那麽現在則要更加注重擴大進口,不僅要繼續鼓勵進口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的原材料,也要適度擴大進口高品質高品質的消費品,以滿足不斷更新的消費需求,倒逼國內供給體系不斷提高品質和效率,逐步降低外貿順差,促進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