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諸葛亮為什麽不直接揮師取印度?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當然,也是個嚴重不現實的話題——叫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揮師攻列印度?嚴重的不靠譜!

有多不靠譜?可以看一下地圖上,蜀漢政權與當時印度地區的距離,且不說地圖上的直線距離,現實的交通路線,也都是氣候濕熱惡劣且崎嶇難行,放在交通嚴重不方便的三國時代,更是無法保證大部隊前進。而且倘若攻列印度,兵總共要帶夠,蜀漢能動用的最多兵力也就十萬人,不可能全帶去。可這一路瘟疫濕熱,非戰鬥減員必然嚴重,打仗又是否夠?而且這樣的遠征,糧草供應去哪裡找?別指望周邊部族能負擔得起。

綜上種種來看,倘若諸葛亮真的揮師攻取印度,蜀漢政權那就是百分百的自殺式攻擊——打不著敵人,自家就得先“自殺”。

不過,這個問題,卻帶出另一個有趣的話題:在諸葛亮生活的年代裡,蜀漢政權與印度到底有沒有聯繫?或者說,中國人倘若從蜀漢出發,能不能走到印度去?答案是:可以的!

其實,蜀地與印度地區的商貿往來,要遠比三國時代早的多,以印度《摩奴法典》記載,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即中國戰國時代時,印度與蜀地的商旅往來,就已是熱熱鬧鬧,蜀地的物產時常輸入印度。到了西漢張騫通西域時,歷經苦難到達阿富汗的張騫,驚訝的在當地市場上看到了蜀地出產的絲綢,一問竟是當地商人從印度運來的,激動的差點熱淚盈眶——原來蜀地的崇山峻嶺間,早有一條絲綢之路。

所以,自漢武帝年代起,歷經兩漢數代帝王的苦心經營,待到天下大亂的三國時期,蜀地與印度間的傳統商路,早已拓通成了著名的“蜀身毒道”,這條路線在中國境內分為三段,一段從成都出發,經雅安西昌到大理,另一條也從成都出發,經宜賓昆明後也到大理,兩條路會合後,再從大理延伸到緬甸境內,一路通向印度。漢代時,成都出發的兩段路,也被拓展成“西夷道”和“南夷道”,雖說供數萬軍隊通過很吃力,供商旅往來,卻是相當暢通。

也正是因為這條低調的商路,作為貿易轉運站站的大理,也悄然發展起來,甚至還有了“亞洲文明的十字路口”美譽。三國時代正為“克複中原”蓄力的蜀漢呢?其精美的蜀錦,也同樣通過這條路線源源不斷的輸出。甚至,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史上,比起多次中斷的西域絲綢之路,以及多次閉關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條連接蜀地與南亞大陸的“蜀身毒道”,卻是從未中斷,一直默默的為西南大地創造商業繁榮。

而對於把蜀錦看做經濟財源,執政時發動全民織錦的諸葛亮來說,蜀地的這些“寶貨”,也是通過這條路線,還有北方傳統的西域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賣出去。而同時代貴霜帝國統治下的印度地區,則是蜀錦重要的買家。以這個意義說,諸葛亮雖說沒有征討印度,但他治理下的蜀漢,確實賺足了印度的錢。

這低調的繁榮,也見證了古代中國,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所謂閉關鎖國,並非那時的傳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