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道醫千古不傳之秘藥性陰陽轉變大法


道醫千古不傳之秘藥性陰陽轉變大法

自古以來道醫(世醫)的神秘莫過於用藥的神奇,而用藥的獨到莫過於陰陽的轉變,何為陰陽的轉變呢?常聽人說道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其實藥量只是一部分,我說其實道醫不傳的是藥物的陰陽轉變規律,為推廣我中華國術,提高臨床療效特將天機述於有緣之人。

一,陰陽轉換大法一基本概念
1.任何事物陰陽的屬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隨外界環境改變而改變的。
2. 應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療的患者為基本參照物,而後立藥物的陰陽,而不是以藥物本身去立陰陽(很重要哦)。
3. 藥物陰陽的確立是以藥物的濃度、氣與味的厚薄、溫度為基本變數展開的。
4. 陰陽在藥物中的體現是以量變而變的,具體為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就是在一個太極中,陰陽平衡時,陰是陽的二倍或者陽是陰的二倍,比如陰是陽體積的二倍,而同時陽又是陰品質的二倍等等。
5. 改變物質的量就將改變了物質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範圍內)


二,舉例應用
如一人體溫為36。8度,你給他一杯水,如果水低於18。4度就是趨於陰性的水,陰則相下,向裡,你喝下去覺得肚子裡很涼快,那水對你來說就是淡味的涼葯,為什麼是淡味的呢?這是與你身體的酸鹼度對比而言的。但如果你喝的是73。6度以上的熱水,那水就是趨於陽性的水,陽則上行,趨於表,你喝下去一會就出汗了,那水對你來說就是淡味的熱葯。
同樣是水同樣是一個人,溫度變了,葯的陰陽屬性就變了,其實道醫很科學很簡單,其實內經中講的「要」也就是參照點的改變,一樣的葯在不同人身上藥性不同就是這個道理,道醫難嗎?很難不告訴你這個原則,你光研究葯那你研究去吧,這一輩子,未必能精通幾味葯,人有500變,有8萬4千演你就是窮其一生也不能精通多少。

三,陰陽法則陰陽各自有不同的運動規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應因性而辨,因辨而用
如味之薄者為清陽,清陽出上竅:味之厚者為濁陰,濁陰出下竅;如氣之厚者為陽;氣之薄者為陰。因有氣之薄者為陰,所以有茯苓利水而下行之功。
陰陽轉變凡此種種,陰陽不在藥性而在人心,人使之陽則陽,人使之陰則陰,至此則葯無有陰陽矣,至此可知為何滋陰寒涼一派,與火神一派,用藥天差地別而能各自取效,而後輩仿之則不效而多出偏,實未得真傳也。今有緣者得之,仔細玩味,可造福一方,揚我國術,振興我中華,不辱歧黃之旨。
以上僅為代言醫藥淺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僅供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