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要讀名校?這是我見過最深刻的答案

01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

如果不說,你肯定不會想到這個翻垃圾箱的女生是一名海外留學歸來的女碩士。

她叫陳立雯,80後女生,2015年留學加拿大,後來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研究中國垃圾分類和回收的歷史。

按照職業規劃,她本可以高枕無憂地在大學當老師,可這個“看過世界”的姑娘,回到了故土一頭扎進了“垃圾堆”,當起了“鄉村環衛工”,做起了垃圾分類的工作。

在老鄉們的眼中,陳立雯是個奇怪的人,他們不理解一個名校海歸碩士為什麽跑到這窮鄉僻壤來倒騰臭烘烘的垃圾。

很多人都對她“好言相勸”,有的還自告奮勇要給她介紹工作。

面對村民的不解陳立雯是這樣回答的:

“不了解我這幾年經歷的人會問,你覺得因為現在的選擇而放棄很多女孩子向往的大學教師的工作,不會遺憾嗎?不會不快樂嗎?

我回答,當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那他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我慶幸自己當初追逐理想的勇氣,雖然也曾遭遇工作的瓶頸,也曾經想過放棄,但那只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最終總是能夠勇於面對生活,面對理想遭遇現實後的衝擊,背起背包重新上路。

所有這些,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加豁達,更加遊刃有余。”

於是,她這一乾就從2015年做到了2018年,儘管收獲到一個略帶調侃性的稱謂——“收垃圾的”,但是在她的心中卻是一個充滿榮耀的“王冠”。

就連白岩松在《新聞周刊》的節目中,也不由得讚歎道:“希望像陳立雯這樣的人再多一些!”

《一代宗師》中有句台詞:“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名校給你提供的就是這樣一個平台。

一個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見過世界,才能看清自己,明白自己最應該堅持什麽。

02

曾經看過一期《奇葩說》,清華大學的學霸梁植,在大學待了十年,頂著法律學學士、金融學碩士、新聞學博士,這些甩了普通人上百條街的頭銜,卻在一個辯論的舞台上,問老師自己該找個什麽樣的工作。

高曉松多次勸誡無果,最後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下面這段話:

“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不是用來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嗎?

一個名校生走到這裡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欲望,在這問我們你該找個什麽工作。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越來越多的人被名利束縛,忘記了曾經最美好的初心。

錢理群教授在《大學裡絕對的精致主義利己主義者》中說道:

“在中國的大學裡,包括最好的北大、清華,有一群20幾歲就已經‘老奸巨猾’的學生,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稱這群人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一座名校匯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優渥的教育資源,我們就是寄希望於名校,以及它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和其他的學校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這種不一樣,並非因為名校的光環加身,能夠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地位,而是一個名校生應該擁有堅持理想的勇氣和改造世界的責任。

03

2018年4月22日,南京大學的官網上出現了這樣一段頒獎詞:

“他學出名門卻蝸居深山,才華橫溢仍別夢都邑!他摒棄的是浮躁喧嘩,燃燒的是少年壯志;他咀嚼的是寂寞鄉愁,種下的卻是智慧火種!崎嶇山路鐫刻著他的青春軌跡,書聲琅琅感恩著他的歲月芳華。”

文中的“他”名叫袁輝,2012年從南大歷史系畢業後,毅然辭去國企的穩定工作,前往西部支教,這一乾就是五年多。

這些年,他的大學同學或在北大、南大、武大讀博,意氣風發;或在銀行國企上班,收入不菲;朋友圈裡,也常有同學曬吃飯、旅遊、買新房、拍婚紗的照片......

而當年同一個戰壕的他,卻過著苦行僧般的日子,年收入不足一萬,除了滿足生活的必須,很多時候他還要救助貧困的學生,年近三十,依然煢煢孑立。

同學朋友的不理解,父母的抱怨,讓他越來越被邊緣化。

“有朋友擔心我今後怎麽辦,認為我這不是份正經工作,但我覺得我這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這裡的孩子需要我,我也愛這裡的孩子。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明明一個十萬塊錢的車就可以很好的上路,並且非常省油,但是很多非要去買三四十萬的車,他們認為這是寶貝,那他們就去追求,但是對我來說,我現在的生活才是寶貝。”

這是袁輝的原話。

袁輝和他的學生們

一個名校畢業生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

曼德拉曾說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僅僅是活著,而是我們給他人的命運帶來了何種不同。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有的人在苦苦追尋人生意義的時候,有的人早已經在實現生命的價值。

04

如果你是名校畢業,一表人才,你在畢業後最想找什麽工作?

我相信這樣的選擇可能不計其數,但是我也相信,在這萬千種的選擇中絕對不會出現一個詞,“找死”。

但是,有的人偏偏抬起腦袋一頭撞了上去。

2016年一部名為《象牙遊戲》的紀錄片在國際影壇斬獲無數大獎,並且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其中一個年輕的亞洲面孔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他深入非洲腹地,在槍林彈雨的險境中上演了一場絕地求生的“無間道”。

他的名字叫做黃泓翔,複旦大學高材生,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

這樣的身份分明就是馳騁華爾街的精英,可他卻辭去了全球頂尖谘詢公司波士頓谘詢的面試Offer,轉身投入到保護非洲野生大象的公益組織,並且以“臥底”的身份,深入調查象牙的非法買賣。

很多人不能理解,有人問他:就這麽幾個人在異國他鄉為了野生動物到處奔波真的值得、有用嗎?

要知道,畢業於常青藤名校的黃泓翔完全可以一畢業就過上人人羨慕的體面生活。

請聽聽黃泓翔在紀錄片《中國人在非洲》中的回答:“我當然可以選擇去賺錢,但是其實沒有意義。因為你沒有給世界提供一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常說:讀書改變命運。

有的人惦念著的是個人的興衰榮辱,而有的人的心中卻裝載下萬物生靈的命運。

05

複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先生曾在2011屆本專科畢業典禮上說過複旦的精神內涵,其中有兩個詞深深震撼了每一個中國人:

第一,“自由”。

第二,“無用”。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答:“複旦的自由而無用究竟指什麽?”

同為複旦大學畢業的作家@紐太普解釋道,自由即自己選擇自己的方向和路線。

而無用他將其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不追求“有用”。

我們習慣了用“有用”來判斷一個人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很簡單,也很經濟實惠。

但是,那些無用的事情,才組成了一個人的全部,甚至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那些部分。

一個完全有用的時代,是無趣的。

第二個層次,不追求做“有用的人”。

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以獲得更大的權力,擁有更多的資源為目的,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有權重的、更“有用”的人。

第三個層次,不願變成“被使用的人”。

中國人有句古訓:“君子不器。”

就是指一個人不該成為一種工具,在社會上扮演一個無需思想和靈魂就能生活下去的角色。

一個人立足於世間,有的不應該只是器物之型,而是無論環境如何,都不會改易彎折的靈魂。

06

現在,我們越來越習慣於用金錢和權力衡量一個人的成就,尤其是名校生,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他們的未來似乎一開始就和財富地位掛上了鉤。

否則,就不能夠被稱為“有用”的人。

還記得2014年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在其母校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典禮的那場演講嗎?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

你們或許不相信了,因為追求級別的越來越多,追求真理的越來越少;講待遇的越來越多,講理想的越來越少;大官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

因此,在你們走向社會之際,我想說的只是,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北宋理學宗師張載也為後世讀書人立下過四句振聾發聵的誓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讀名校為了什麽?

借用同樣在山區支教的南開大學畢業生陶潛的一句話:

“我們只是在做一件自己70歲後回憶起來還會微笑的事情。”

這是我見過最好也是最深刻的答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