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因菲律賓屠華鄭成功才想出兵?真相並非如此

1571年,西班牙人攻克呂宋島,菲律賓進入西班牙人全盤統治的時期。在統治初期,西班牙人極力拉攏當地華人,多維開展貿易經濟交往。隨著當地華人的地位逐漸提高,當地華人與西班牙統治者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釀成1603年著名的菲律賓屠華事件。

此時的明朝正值明神宗統治時期,內憂外患的加劇讓大明王朝無暇菲律賓呂宋島。1639年,華僑再次起義,並堅持近四個月。這一次,西班牙殖民者徹底殺紅了眼,無數華僑平民包括虔誠的天主教徒死於屠殺。

1662年,鄭成功攻下台灣後,派人向菲律賓總督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

受到信函的西班牙人不為所動,反而組織了第三次屠華事件。

為此,鄭成功父子先後謀劃了三次從台灣進軍菲律賓,血洗西班牙人的軍事計劃。只是,這三次僅僅是個計劃。

為何鄭氏父子沒能將計劃執行?如果執行了,鄭氏集團又有幾成勝算?

不得不說,鄭成功的早逝讓攻佔菲律賓的勝算降了半籌。

就在西班牙人菲律賓第三次屠華後,鄭成功開始籌措軍隊與糧餉,計劃第一次攻佔菲律賓。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軍隊尚未集結,糧餉尚未籌備,鄭成功便去世了。因國姓爺的去世,鄭氏集團進攻呂宋島的計劃被無限延期,只能是同西班牙當局多次交涉,收效卻甚微。

鄭經上位後,先後在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征討馬尼拉,但因各種因素而未能出兵。如果說第一次計劃沒能執行,是因為鄭成功的去世。那麽第二次和第三次計劃沒能執行,將會是更深層次的因素。

回顧歷史,鄭氏集團絕非天生的野心級戰略集團,他們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是主動的,而是被逼的。

在沒有進入台灣前,鄭成功的目光一直在大陸的東南沿海地區。1645年,鄭成功連沿海地區都保不住了,只能靠海峽之險固守廈門和金門。1662年收復台灣,除了光複寶島外,鄭成功從戰略的角度上也是希望得到一個以供發展的根據地。

登島後的鄭成功卻發現,當時的台灣並非是自己最理想的戰略控制地。雖然資源豐富,但物產卻讓人感動的落淚。尤其是木材,合格合規、能夠供給船隊的都很少。

如果說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屠華是導火索,拿台灣當跳板,發展菲律賓才是鄭成功欲出兵的真正動因。呂宋島地處交通要地,同時也是西班牙統治者重點發展的地區,物資、建設配套相對完善,這裡才是鄭成功理想之地。

那麽,鄭氏集團要出兵菲律賓,到底能拿出多少兵力?

從金門到收復台灣,鄭成功的總兵力是兩萬。除去屯田、戰死等等因素,在第一次欲血洗菲律賓時,鄭成功能拿得出手的兵力絕對超不過六千人。第二次第三次計劃在鄭經時期,雖然台灣得到發展,但康熙政權的步步緊逼讓台灣鄭氏不得不提防,在兵力配置上依然是捉襟見肘。

反觀西班牙殖民者,以馬尼拉為中心,重點發展呂宋島已經有一個世紀了。相對比荷蘭在台灣的東印度公司,強的不是一半點半,兩者不在一個段位上。而且當時的大明火炮技術已經進入停滯期,想要攻克典型的西歐堡壘,更是難上加難。

綜合以上因素,鄭氏集團確實想攻佔菲律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