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比起教會孩子分享,允許孩子“自私”更重要

01

我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的一件事。

上小學時,某天,家裡來人做客。

客人家的孩子“相中”了我特別喜歡的書包,跑過來對我媽說:“阿姨,我想要這個書包。”

當時我也在場,有一種很不祥的預感,空氣凝固一般,我眼巴巴望著我媽,希望她能做出正確選擇。

結果,我媽很爽快的說:“這個書包就送給你吧。”

圖片來源:電影《小淘氣》

我內心的怒火“噌”一下燒了起來,立馬把書包奪了過來:“不好,我為什麽要給你?”

沒想到我媽繼續補刀:“你這孩子,怎麽這麽自私?!”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除此之外,可能還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是大的,要讓著小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告訴孩子要謙讓,不要太自私,要懂得分享,似乎這樣才是一個孩子該擁有的優良品德。

可是被迫的無私、分享,對於孩子而言不是一個雙贏選擇,而是一個零和劇本,而這個劇本,通常是以犧牲自我需求而結尾。

只會讓孩子的自我邊界被侵犯,從而不會維護自身利益。

那父母要怎麽做,才能在“自私”與否的問題上,更好的引導孩子?

02

對外“自私”:

我必須有捍衛自己界限的能力

這裡的自私,其實指的是界限:我必須有捍衛自己界限的能力。

只有真正被尊重過界限的人,才有力量捍衛自己的界限。

一個總被父母侵犯界限的孩子,他的邊界意識已經嚴重被破壞,以後有人侵犯他,他也習以為常。

一個4歲的小女孩非常喜歡公共遊樂區的一隻玩具熊,另一個2歲的小女孩也很喜歡,她們就爭起來。

4歲女孩的媽媽立刻說:“妹妹喜歡,你不能搶,你必須要分享,你跟妹妹道歉!”

圖片來源:電視劇《查莉成長日記》

不久後,即使這個2歲的孩子被她的媽媽轉移了注意力,這場要求道歉的道德批判會還沒結束。

4歲的孩子非常委屈,大哭不止,同時懷裡緊緊抱著那個玩具熊,再不想玩兒其他的玩具了。

一個不被尊重物權的孩子,一個沒有屬於過“我”的東西的孩子,你讓她如何分享呢?

她懷裡沒有東西是她的了,她還需要分享什麽呢?

這個場景可能也反映了我們的焦慮,不能讓別人說我教子無方,所以我必須要道德正確。

但當一個孩子說:“這是我的。”,父母需要先學會尊重他,不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

即使這是個公共玩具,也應該按照先到先得原則,我玩好了再給你。

尊重孩子的“自私”,尊重他自由使用自己物品的權利。

除了物權的界限,還有情感的界限:孩子悲傷不已,你喝令他不許哭;

圖片來源:電視劇《查莉成長日記》

感覺的界限:我覺得你冷,你就冷;

學習的界限:我不監督你,你永遠不會學……

可以說,父母在哪些方面入侵,孩子那些方面的能力就會出現退化。

就像一個嚴苛的老闆,總在你工作時找茬,你的工作必然會做的一塌糊塗。

一個孩子只有先被父母尊重,才能到了社會為自己的利益有禮有節地去爭取。

3

對內“不自私”:

我愛你,也請你愛我

在這個語境裡,“自私”是個不恰當的表達。

它所強調的更像是同理心:我愛你,也請你愛我。

而同理心形成的基礎是在嬰兒期——媽媽看見了我,回應了我。

於是, 我知道了“愛”的模樣。

但當嬰兒發出呼聲,卻常得不到回應,他必然迷失在心靈的荒蕪中。

圖片來源:電視劇《家有喜旺》

溫尼科特將這樣的嬰兒形容為“衝擊反應的回收站”,他的一切反應只是保護虛弱的自我避免受外界過度的衝擊。

他無法看見別人,也無法看見真實的自我。

只有來自父母持續的“看見”與愛,一個孩子才能逐步建立起看見別人的能力。

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必然先是“自私”的,他一無所有,只能索取。

父母只需要做一個成熟結實的容器,允許他,供給他,等他慢慢成長。

前段時間,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十年前的一段成長期心理教育影片在網上廣為流傳。

其中她提到一個如何培養孩子不自私的例子:

5歲的女兒去爺爺家,她給女兒剝了一個桔子,但這第一個桔子她讓孩子必須一瓣瓣給爺爺、奶奶、姑姑們送去,不能自己吃。

這個做法無可厚非,但如果有人因此斷定,不自私是可以靠“教”出來的,靠講道理講出來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世界早該沒有犯罪了。

所有美好的品德,都是在愛的關係中自然養成的。

圖片來源:電視劇《查莉成長日記》

任何親密關係,只有在令雙方都舒服的愛的滋養下,才能最終達成一種狀態:我願意為你成為更好的人。

孩子只有先在愛中不斷吸收營養,之後才能發自內心地去愛別人。

04

愛的寬度與品質

決定內在力量的大小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將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前道德階段(0-3歲):自我中心,行為易衝動,不顧規則。 

?他律道德階段(3-7歲):以尊重順從權威者及規則本身為義務,但並不理解規則,不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看問題。

?自律道德階段(7-12歲):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他人平等協商創造規則,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位置,判斷不再絕對化。

?公正階段(12歲以後):道德觀念開始傾向於公正,發展出關心與同情的真正的道德觀念。

你無法逼迫一個孩子去理解他心智發育未到的領域。

圖片來源:電視劇《家有喜旺》

當成年人評判一個幼童的行為是否自私時,他們需要明白,這只是孩子內心真實的表達,無關道德批判。

道德的形成與軀體的成長是一樣的,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必經的發展階段。

一個孩子從生命的開始,他最核心的任務就是構建自我。從靈魂的混沌狀態到完整的“我”,是從0到1。

只有內在的“我”足夠有力量之後,他才可以走出自我中心,發展出清晰的邊界感,與世界建立真實的關係。

內在的力量如何建立?

尹建莉在她的書《自由的孩子最自覺》提到一個例子:

一個3歲半男孩的媽媽寫信給尹建莉,列舉了孩子缺少愛心的例子,比如母子倆撞在一起,孩子沒有安慰媽媽,或者家裡吃魚,孩子說自己要吃好的,爸爸吃不好的。

這位媽媽感覺“心特別涼”。

圖片來源:電影《兒女一籮筐》

但尹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

如果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是要求回報的,斤斤計較的,那麽這種愛就不純粹,是交換型的。

有條件,其本質就是自私的——那麽你教給孩子的正是自私。

愛的寬度與品質決定內在力量的大小。

父母應該做的,不是像個質檢人員一樣緊緊盯著孩子的瑕疵,而是蹲下身來,等他們慢慢長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